上林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 非遗 悠悠渡河公,上林的独有民俗!

小编 23 0

非遗 悠悠渡河公,上林的独有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除吃粽子、洗药浴、挂菖蒲、喝雄黄等传统习俗之外,南宁市上林县的壮族人家重点祭奠的不是屈原,而是他们信仰的人类先祖——渡河公

上林人有一套当地特有的古老壮族民间仪式作为消灾祈福的集体活动,仪式在元朝已有雏形,明清时代就十分盛行,到现在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这项具有丰富壮族文化内涵的民间传统节俗也叫“渡河公 ”,现在已经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口耳相传的远古传说

“渡河公”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水淹没大地,人间一片汪洋。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渡河公”受天帝派遣,下凡到人间来视察灾情。只见到处浊浪浮尸,实在惨不忍睹。正当他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幸存者时,在荆州水面上发现了一对奄奄息的金童 玉女,“ 渡河公”便把随身带着的一个南瓜抛给他们,让两人起合抱着南瓜浮在水面上。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金童玉女漂到了位于上林县三里街南面的船山顶上,得以幸存下来。洪水退后,人间就仅仅剩下了这对男女,他们后来便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后来,这对男女被人们奉为始祖,“ 渡河公”也被奉为“救世神主”。

这虽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六百多年来,上林县三里一带的壮族人家对此却深信不已,而且还年复一年地传承着“渡河公”节。有一位当地的民俗学者如是说,这是上林勤劳勇敢、心地善良的壮家人充满感恩心的一种表现, 也是他们借以对“渡河公”的膜拜崇敬之心来缅怀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富足安康,人丁兴旺。

民族文化瑰宝

每年从农历五月初开始,上林县三里镇一带便开始弥漫过节的浓厚气氛。人们三五成群聚集一起, 一边说古话 今哼山歌, 一边各忙各的活儿: 女人们忙于缝绣“渡河公”,男人们则忙于制作“渡河公”船。

缝绣“渡河公”是个针线活儿,必须要心灵手巧才能做出来。女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彩色丝绸、布条剪裁,搭配色彩,然后要一针一线地 细致缝绣,而后填充内料:风干的艾草白芪、苍术等药材,艾草当地人管它叫“香艾”,谐音“相爱”,寓意相亲相爱。忙活几天后,一个个锦绣装束,怀抱金黄色南瓜,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渡河公”小布人便制作出来了。男人们则用竹子、芦苇、木板、藤条、纸张等材料,经过细致地设计、切割、拼扎、粘贴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之后, 一艘艘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渡河公”船也制作出来了。

“渡河公”工艺品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其中以一对金童玉女合抱一个金黄色南瓜造型为主,另外也有一人三人、四人等,小的如拇指般大, 最大的直径可达1米。“渡河公” 的外表多是以红、黄、青色的绸布面料为主色调来缝绣,金黄色南瓜不仅有给人们带来财富的意头,瓜内填充的风干的艾草、白芪、苍术等中药材也能起到驱邪防病的作用。正是由于“渡河公”意寓吉祥,所以它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当地壮家人最喜爱的吉祥信物。

“渡河公” 既是吉祥之物,也是护身之宝,当地人认为得到它和佩戴它将会给自己带来健康、平安、幸福......因而人们常常把“渡河公”用红色或黄色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通过药熏起到驱邪、压惊、镇痛、保健的作用;而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则多是通过互赠“渡河公”,以示爱意;大人们佩挂身上,就会交上好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事事如意。

色彩艳丽,形态可掬的“渡河公”是上林县三里镇带特有的一种纯手工缝绣的传统工艺品。“渡河公”是吉祥、平安、健康、富贵的象征,不仅具有装饰、馈赠、收藏价值,而且是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壮民族文化使者。它伴随着渡河公节俗而产生,以其历史悠久、寓意深刻、工艺独特、绣功精湛而远近闻名,成为了当地壮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也是游客最喜爱的纪念品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这 一天, 当夕阳西下时,三里带方圆数百里的壮家人便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地向船山脚下的汇水桥河畔聚集,举行条祀、祈福、渡厄、消灾等仪式活动。人们纷纷把从家里带来的“渡河公“船放置于河畔的草地上,安上“渡河公“,摆以供品,燃香点烛,一边祭祀, 边祈祷。人们就会焚烧冥币,燃放爆竹,恭恭敬敬地把“渡河公”、粽子牲品等放到“渡河公”船上,并插上点燃的红烛香烟,把它放到河中,一艘艘由“渡河公”撑舵的“渡河公”船,顺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向下游漂流而下。

祭送了“渡河公”人们又拉开了“行桥献花”,“倚摸钓矶”的帷幕。此时,人们随手采下河边的艾条、花草之类,拥上汇水桥,边走边把手中的艾条,花用广水河中以表虔诚,并拿起佩戴的“渡河公”贴近胸口,倚着桥栏朝着“渡河公”船漂去的方向远眺,心中默念着美好的祈愿。

入夜时分,人们还举办歌会,以优美的“奶调”唱起“三顿欢”(壮族山歌种类之一,壮族人称山歌为“欢”),沿河踏歌而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其乐融融。在《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卷四》中载有: .....妇答歌曰‘打跋' ,或曰‘打下'。举国若.....从中足见,当地的壮家人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盛况。

“渡河公”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行的不仅是一种“意头”,更是一种乐趣。独特的祈福习俗活动在社会变革中虽古老,但它却历久弥新,让人从中倍感到别样的温馨与愉悦。在潺潺流荡的汇水河里,在古老烂漫的石拱桥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摩肩擦踵的亲密感,嬉戏逗乐的亲情感,在乡里乡亲中弥漫,这是种久违的对距离的不刻意,更是一种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信息来源:上林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13667745535(微信同号,非景区电话)

南宁上林县三里镇传承民俗文化 品味多彩端午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0日电(蓝洲 李林玥)6月10日,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2024年渡河公民俗文化旅游节又激情上演,活动以“传承多彩非遗 共享幸福生活”为主题,吸引3万余人欢乐参与。

图为渡河公巡游。韦福高 摄

当天9时,来自来宾市忻城县、相邻的马山县山歌爱好者们齐聚《徐霞客游记》描述过的三里壮族歌圩,嘹亮的歌声深情诉说着民族团结和家国情怀。

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渡河公文化,是最令游客眼前一亮的重头戏之一。在该镇社区室内篮球场,40名青少年用指尖传承非遗技艺,展开渡河公制作比赛最后冲刺。

图为活动现场。韦福高 摄

据了解,“渡河公”非遗文化传承人覃美华,退休后利用到深圳带孙儿的机会,常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往圳兴乡村帮扶服务中心为女职工和少年儿童传授渡河公制作技艺等。“渡河公”非遗文化传承人,南宁市乡村工匠名师覃晓燕,从去年至今,已志愿到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五象校区等单位,为小学生及有志传承渡河公技艺人士培训二十多场……

图为民众选购渡河公。蓝洲 摄

当天,除了赶歌圩,还有壮乡韵味的舞蹈《河公绣娘敬酒歌》等文艺表演,还有猜谜、投壶、蒙眼抓鸡、“粽”星拱月等趣味十足的游园活动,男女混合拔河和背篓投绣球比赛等。

在特色产品市集上,游客们纷纷驻足选购以渡河公形象制成的抱枕、玩偶、挂件、首饰等产品。而猪血肠、艾叶糍粑、油馍等特色美食被争相购买。(完)

相关问答

鄢陵的 文化 习俗现象?

鄢陵有“蜡梅冠天下”之称,作为鄢陵花木的代表,当然也有自己的节庆。鄢陵蜡梅文化节是为了发展鄢陵蜡梅产业,弘扬鄢陵蜡梅文化为目的,以赏梅、赞梅、咏梅、以...

壮族“二月二,龙抬头”有何习俗?

广西壮族二月二习俗赶歌圩邓龙屯壮族歌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远近群众汇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歌圩节,赛唱壮族山歌。他们以歌传情,以...2...

南宁都有哪些 文化 ?

#了不起的城市#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古傩戏;傩属于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民俗仪式,用以驱...#...

配阴婚是哪里的习俗?为什么执着于给亡者配阴婚?

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

南宁乡村旅游必去景点?

以下是南宁市一些值得推荐的乡村旅游景点:1.燕子岭风景区:位于南宁市西北部,环境优美,有着许多水果种植基地和农家乐。2.桂林山水田园牧场:地处南宁市北...

广西南宁有哪些历史 文化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南宁简称“邕”,唐太宗贞观八年定名为邕州,因此南宁的简称由此得来。元朝泰定元年,即公元1314年,元朝政府为了...

历史上有哪些奇闻轶事?

因为丈夫误交匪人,从而导致年轻貌美的妻子遭受匪人觊觎,为保贞洁,妻子以死明志,最终成就了自己“烈女节妇”之名。这就是真实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的“海烈妇案”...

广西14个市的111个县(市、区)中,都有哪些好玩景点?

龙胜梯田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一个规模极为宏大的梯田群,由东向西分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景观区(大寨红瑶梯田)、平安壮族梯田景观区(平安壮族梯田)、龙...这些构...

济宁过年习俗是什么?

大年三十中午开始帖春联,并上林请先人回家过年。到了晚上,家家点亮天灯,一个大家的男人们一般聚在一起喝酒熬夜,而妇女则会在一起包水饺,包完后一般就...到了...

你所在的农村有哪些风俗呢?

过去确实有好多的民俗风俗,从过了春节说起,1,初一早起给老人拜年,小孩身上必须装着压岁钱,只能说吉利话,假如小孩打碎了盘,碗是不吉利,赶快说岁岁平安,...每年...

 和慧  萨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