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问题 加快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开发,利用,保护

小编 23 0

加快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开发、利用、保护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加快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开发、利用、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悠久、文明久远,节日风俗较多,比如说像春节放鞭炮、元宵赏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等等,这些都是经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挖掘,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协调。”民俗文化特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如果民族失去了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文化发展力。但是,当前中华传统习俗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开发、利用、保护。

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将传统习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区域的实际,制定当地传统习俗文化的保护、传承的总体规划,利用互联网络、新闻媒体、主流报刊等多元化媒介,通过开展“宣传周”等活动以及主题展示、专题记录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传统习俗文化的魅力。

完善组织机构,加大对传统习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各级政府应建立传统习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或依托文化部门建立传统习俗文化保护中心,指定专门人员,给予预算经费,专门负责本区域内传统习俗文化保护、传承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发挥各级非遗中心、博物馆或文化馆(站)的作用,开展传统习俗文化资源的摸底、整理、建档等工作,同时,做好传统习俗文化的定级评审、项目申报、经费申请等日常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传统习俗文化保护、传承的保障机制。将传统习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传统习俗文化的资源普查、整理、建档、挖掘、抢救、传承、发展的经费。依托“非遗”申报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关于文化保护的专项经费,加大对传统习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扶持、奖励的资金保障;加大传统习俗场所抢救、修复、保护以及对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资金投入。(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场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孙建博)

来源: 人民论坛网

民俗与迷信的关系和区别,摆脱陋习盲从,让习俗更科学简化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中国民俗,为什么古谚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这源于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口不断进行迁移,变换不同地理环境,不得不做出适当调整,以及和地方土著之间又相互影响后,再经过一代代人改革创新,才化成现在这种多姿多彩又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民俗与迷信的关系和区别是非常微妙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不能正确区别。 就如清明扫墓,这其中有对先人的敬仰和对故人的缅怀,也有对神鬼的敬畏和遐想;端午,有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的情怀,也有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儿童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很多传统,是定居在风俗里的“迷信”。

民俗“迷信”带着信仰力量,是建立在有益于规范群体活动基础上的。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我们主流思想上,传承了儒学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悌”等 道德观念,而要维护这些文化精髓并得以实现,风俗的形成至关重要。

民俗与迷信的本质区别

清明扫墓时,二姐说前些天,七十多岁的林叔特意步行上来家里,告诉说家中去世的老爷子,在梦里向他诉苦,他在那边住的房子残破不堪,雨天还漏水。今天二姐到坟上一看,墓上确实裂开了一条缝,这可难怪了,所以赶紧弄来水泥砂石来给补上。

这里扫墓,是民间传统习俗,而托梦,就算是迷信。

民俗和迷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二者的群体参与范围的大小。民俗是民族性的,比如汉族有汉族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苗族有苗族的特色,土家族有土家族的传统……我们讲究入乡随俗,给予尊重。

迷信是指极少部分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盲目相信,个人创造出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怪力乱神活动。

比如占卜、风水、命相,进行测字、扶乩、请神、驱鬼、符水治病等。

而民俗中的“迷信”,是建立在教义思想上的,往往也受制特殊地理因素影响。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风俗都很有地方特色,但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现代教育的普及下,风俗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着。

比如海边的渔民出海前要拜海神、西藏大部分地区施行天葬,而林芝保留着树葬、水葬、火葬;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有崖葬、石棺葬、崖洞葬,现在渐渐也改为土葬或火葬,但白裤瑶族等民族依然有砍牛送葬的传统。

民俗中的“迷信”在社会功能上,和个人盲目崇拜是有明显区别的。这就如同解释佛教和迷信之间的区别一样。

如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在普通人眼中,这似乎就是一种拜偶像的迷信活动。但礼佛,其实就如同我们爱人爱国是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只因释迦佛已入涅槃,已不在我们的世界,但佛的禅理却在人间继续普渡慈航,于是人们用真诚的仪式去虔敬,用一种行动去佛教里寻找自我光明清净,礼忏诵经,也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前尘业障。

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扶乩等活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纯正的佛教是不容许此种行为的,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

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然而佛教在民间早已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迷信活动,没有皈依的普通民众,不得宗教要领,对神佛有了各种不同的解读,以此寻求心理慰籍,也更容易被不明来路的“大神”蛊惑去钱财。

而一如佛教一样,一不留神,民俗也容易衍生出真正的迷信。 比如各地不同的丧葬文化,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传统迷信”的活动。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夜间还要亲人在棺前守灵,入土头天晚上还要放河灯等等,都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这种“迷信”习俗,是敬重生命的一种仪式,对促进孝道文化有其积极的意义,因此也一直得到传承。

然而,记得隔壁阿婆逝世时,也一如传统的方式进行丧事,期间却被人发现阿婆生前穿的一双布鞋被人放在了厕所的横梁上,于是,族中人就非常气愤,认为这存在一种恶意的诅咒作弄,这是害人的行为。

这种做法,就是纯个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丧葬传统文化下创造出来的真正的迷信事件,这种诅咒人的恶意迷信就如同巫术,是一种不能被公众接纳认可的活动。

对这种迷信最好的化解是自信,迷信论是信者有,不信则无。

民俗与迷信也有共通处

比如风水,如果说是一种迷信,估计很多人会反对。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讲究“行法和礼法”,“天地人合一”。 风水自古在帝王家更是受到非常重视,都城选址、宫殿建造、陵墓构建等等,帝王非常在意陵寝的位置,因此每个帝王总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迷信于龙脉的存在,期望可以更巩固帝王家族的延续。还讲究“事死如事生的传统”, 将生前所有物品带到另一世,好继续享受人间拥有的一切富贵,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规模就是很好的证明。

西安的风水,南屏地势磅礴的秦岭,东近险拔峻秀的华山,西临冬夏积雪的太白,北连逶迤延绵的北山,古有“膏腴天府”、“陆海丰饶”之称。被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个朝代王者看中,于是给我们留下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遗址、古代城阙遗址、77座帝王陵墓、众多名寺古塔、 以及先民遗迹等优秀文化艺术遗产。

佛教也讲究风水,俗语说“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

在民间,这句话可不单单是指寺庙的选址,常建在风光秀丽清幽的名山之巅,还有平常百姓眼中当地最好的墓地选址,大多都被僧塔先占去。

可是,历史王朝的梦依然一个个接连破灭,帝王的风水龙脉论,已成为了类似电视剧《龙岭迷宫》 里才会出现的桥段。所以说,风水论除了占河山的便宜,神话预断部分成为很不靠谱的迷信。

风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技艺文化,起源于易经,慢慢结合道教一起变成堪舆风水地理的一门玄学,在民间,也有朴素的共识。

从地理学来说: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是季风型。冬天会有西伯利亚的寒风流,夏天有来自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的风向是变幻不定的。

因此,民间风水,建房讲究坐北朝南 ,为“正房”。这个方位大门可对直开,从科学上来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上午到正午的日照都是温暖明媚的,而到了日近西山时,气温渐凉,朝西边的门户都要在这时关上。

家居自然是讲究干爽温暖、光线充足的,如果大门向西向北,时间长了,那整个房子里终日潮湿阴凉,容易使人生病,心理也会不健康,这也被意为风水不好。所以,就算是现代大厦,有坐南朝北反方向的房子,也是要改变大门和窗户朝向的。

民间讲究坐北朝南 建房是风水学,也是地理学,也被人们普遍认可接纳,和民俗文化起到异曲同工的服务作用。

但风水中未知的更多是玄学,并不能融合进民俗文化里,算不算迷信?就要看风水大师们怎么延伸发展了。

都说越是有钱有权的人就越信风水信算命卜卦,大到工程的定位招标,小到家居一面镜子的摆放,越是心有不安,就越想要得到神灵的庇护。而市井之中,差不多人人都像风水大师,理论一套一套,各说各话,保证能忽悠得你心满意足。

乡下大姐说,我家的牡丹花不能对着大门摆放,花,意味着花钱;书,意味着输,也要远离;只有鱼,才是个好兆头,她建议我在家门口摆个鱼缸,养点金鱼,但我懒,怕饿死鱼儿,因此,对此种谐音预言,我继续保持信则有,不信则无好了。

民俗“迷信”是传统文化,而盲从迷信是善变的骗局

民俗是整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参与的活动习惯、心理习惯,而且是约定俗称的相沿已久的习惯。

龙王庙求雨、七夕鹊桥会……民俗塑造了各种“神话鬼怪” 故事,有我们对亲情或爱情的期许,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祝福。但盲从的迷信,也成为一种传统式的存在,骗局,总是可以随着意愿临时编造。

生活故事: 小宝每天不定时呕吐,在上学路上,在学校里,呕吐物中带着血丝,大家都被吓坏了,也耽误了学习。父母带他到附近各大医院做了检查,从头到脚,心肝脾肺肾,全部检查了个遍,就是没找出一点病因,也开了一大堆调节脾胃的药,吃了没见一点改善。于是,有人提议家长去请“神婆”问问,第一次去,神婆说是小宝家动土了,伤了山神,这是惩罚,封了一个香包挂在小宝身上,耕田种地,哪有不动土的时候呢?好了三天后,小宝犯病了。这次神婆要求带一只雄鸡,七枚铜钱。神婆把鸡提到房子后面去了,做了一场法事,最后将铜钱丢到一个装满水的罐子里,让小宝家人把这个罐子放在小宝床底下,这次肯定见效,问神费一千元,当然,那只鸡干什么用的,至今没有答案。问完神小宝又好了三天,第四天准备去学校,他又开始犯病,老舅悄悄提醒小宝妈,看看他的牙齿是不是不好?一句点醒梦中人,最终确诊的病因是小宝厌学,在用这种方式逃学。

这个神婆在当地民间是有一定名气的,而她的名气培养,肯定离不开大量的拥拓者,但骗子的话总是很容易被拆穿的,信者有,不信则无。

迷信,也随着民俗一起传承下来,就像生老病死,人间疾苦,总是无法被完全摆脱,生活有艰难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

我国有元旦、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以及年尾最后一天的除夕,让我们一年四季过得有序而又丰富。

每个节日该做什么该忌讳什么,都已深深刻进我们的生命里。这就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格一样,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下来的最基本的精神模型,凝聚了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

人类与人科的区别,就在于感情,在于思想,人因此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也从底层文化慢慢走向高雅的殿堂。

民俗文学、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诗经》 ,它完美展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是我国最古老的民俗史料总集。比如《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所表达的便是对婚姻嫁娶中媒人的存在和重视。

民俗与迷信,相伴相随,在看似千丝万缕的相似中,又背道而驰,民俗和迷信的未来,区别就在于民俗只会愈加科学简化,而迷信依然一成不变的在蛊惑人心。

我们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着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关问答

民俗 被流传和消失的原因?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民俗的流传和消失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趋势造成的。比如民间的结婚闹新房,就是陈规陋习,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以前人们的婚礼结束以后,...

民俗文化 看法的作文RT.注意是作文啊.褒贬戒可,最好是原创...

[最佳回答]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正月拜年、元宵灯火、清明祭祖、端午龙舟、中秋赏月...

为什么要保护 传统 节日和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传统...

哪些 传统民俗文化 适合孩子传承?

我认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绝大多数适全孩子传承,为什么呢?中国传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去除了糟粕部分外,很多的优秀民俗文化,均具有一定的或是教化、或是游戏娱...中...

民俗文化 包括哪些?

1民俗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如节日、习俗、传说、民间艺术等。2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

你知道 传统 里,新年初六有哪些 民俗文化 吗?

新年初六到城隍庙拜太岁,要知道,每年都会有四到五个生肖流年不利,有本命年犯本命太岁,还有破太岁(也就是这一年你要破财),害太岁(这一年有人要害你),刑...如果在...

诗词属于 民俗文化 吗?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常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文化指的是某个地区或社群所共同传承的习俗、风俗和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诗词虽...

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 民俗文化 对应错误的是()A.①地的民族服饰...

[最佳回答]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民俗文化对应错误的是()A.①地的民族服饰...

图中序号所在地区与下列 民俗文化 对应错误的是()A、藏袍是①...

[最佳回答]族风情专题:分析: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地区名称,根据我国各民族独特风情作答.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①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蒙古...专题:...

郴州桂阳庙下古村有哪些特色 民俗文化 ?庙下古村好玩吗? - 红...

庙下村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洋市镇,形成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2)年间,盛于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今为国家住建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庙下村...

 杀医  台湾选举的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