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书批发 2024东城文化月 本期主打民俗文化,“旧书新知”金秋“晒好书”→

小编 23 0

2024东城文化月 本期主打民俗文化,“旧书新知”金秋“晒好书”→

金秋时节书香伴,阅读时光韵悠长。9月7日至9月8日,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发行集团共同主办,中国书店、安定门街道工委办事处承办的“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阅赏金秋”民俗文化精品旧书展举办。钟鼓楼广场上,微风拂过广场旁的树叶,吹动着书摊上书页,沙沙作响间,古建之美与书香经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吸引众多爱书之人前来书海拾珍,沉浸式感受旧书历久弥新的鲜活生命力,共赴一场绚烂多彩的文化盛宴。

晒书新风

让书香温暖流转

东城区“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自今年4月起,每个月初的周末在北京钟鼓楼广场举办,围绕“阅沐春光”“阅享青春”“阅乐童趣”“阅聚初心”“阅培铸魂”等主题,目前已成功举办六期,淘书、赏书、晒书,精彩不断,邀请广大阅读爱好者来东城,尽享文化之乐,共赴阅读之美。

作为今年第七期活动,此次市集以“阅赏金秋”为主题,不仅精选了3000余册文学历史类名著和民俗传统类精品旧书,还创新了更多“旧书新知”新体验、新玩儿法,特别设置了“晒书”专区,开展“晒一本好书 讲一个故事”活动。西游记主题书摊精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西游记》连环画、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后西游记》等精品旧书,跟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玩家,一起追寻“天命人”,也让更多读者探索中国古典文学与神话的奇幻。

许多市民前来晒旧书分享心得体会,从“淘书人”变身“讲书人”,将对书籍的理解、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市民王先生参与了此次“晒书”活动,他表示,通过分享和表达能让更多书友集结起来,找回热爱文字的初心,共享阅读和思考带来的快乐。

旧书新读

让知识能量传递

今年以来,东城区创新策划了“邻里共读 旧书陈香”系列活动,依托街道便民服务网络,以旧书为媒介开展邻里新社交,重点打造龙潭中湖“旧书新知”市集、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肆时藏书节”、朝阳门街道“时光书卷”、北新桥街道“邻里读书荟”等系列旧书品牌活动,设置旧书交换角、旧书漂流专架等方式将旧书流通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旧书承载的情感与记忆链接更多社区居民,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此次市集联动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举办“肆时藏书节”——“因书而遇”旧书漂流活动,30余名读者朋友携带精品艺术旧书前来互动分享。现场设置了沉浸式朗读活动,在《阿伽门农》剧本朗读活动中,邀请读者在四合院的舞台上化身“剧中人”,深入感受书籍蕴含的魅力和力量。

活动结束后,读者朋友们表示,朗读与阅读带来的体验大为不同,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学蕴藏的极致美感。

引领驱动

为旧书市场护航

为推动旧书经典重新焕发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北京旧书市场繁荣发展,今年伊始,东城区发布《东城区繁荣新时代旧书市场的若干措施》,16条具体举措突出系统性、创新性和引领性,构建以古籍高端拍卖为引领、示范书店和品牌活动体系为支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为织补的发展布局。

《若干措施》着力打通空间链,构建覆盖均匀的流通体系;做强产业链,构建旧书的交易服务体系;提升品牌链,构建旧书线下的展示销售场景;构建宣传链,形成旧书市场的集中宣发平台。

通过促进旧书市场上下游有效链接和发展协同,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和首都核心区特色的旧书市场流通网络平台、古籍善本展示交易拍卖平台、旧书展销服务平台、旧书市场文化传播平台。

在良好政策的滋养下,“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已茁壮成长为爱书人心中的精品阅读活动之一。

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做实做优“旧书新知 悦读东城”品牌,办好“古建新声 书香致远”“阅动创新 书海淘金”“展藏互联 古韵流芳”“邻里共读 旧书陈香”四大系列30余场品牌活动,推出“一页大千”“古韵新声”“京华阅见”“创绘书香”“旧卷新章”5条打卡线路,不断织密阅读网络,通过全域文化资源整合、多元创新场景融合,推动旧书赓续文脉、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持续涵养“书香之城”生态,努力谱写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崭新篇章。

文字:区委宣传部

图片:区委宣传部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

部分图片来自往期

【习俗】《赶酒》《晒书节》《烧袱包》《平安符》《天地君亲师》

赶 酒

乞丐,是指那些以讨米要饭为生的人,地方上也叫“叫花子”。何谓叫花子?即叫化残粥剩饭的人。叫花子的行头,鞋儿破、帽儿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手端一只破碗,一手拖一根棍子,俗称“打狗棍”。叫花子一路行乞,一路疯癫,游荡着叫花子这一特殊身份江湖人生的漫漫生涯。

叫花子民间称他们为“东行”,为什么叫他们东行呢?是针对地方上有称拍渔鼓的为“西行”而言的。按照江湖规矩,东行比西行身份要高,如果他们聚会坐席,叫花子坐桌子东首,拍渔鼓坐西首,也称大、小首,又以东首为上席,西首为下席。叫花子为大,是因为他们聚伙为帮,势力大,也不是纯粹以乞讨为业,多以济贫行善、打报不平。他们可以杀人放火,坑蒙拐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提起叫花子,即使是那些有权势的人,也惧怕三分。相反,拍渔鼓的则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艺人,多因家庭贫困,以演唱来乞讨生活。

“赶酒”是地方上的一种风俗,谁家办红白喜事,就有“东行”和“西行”来赶酒,当然也有那些无依无靠,生活无着,纯讨米要饭的“讨米佬”。不管是来自那路的赶酒人,他们上得主家台坡,先说些吉利话后,再去拜访支宾、礼房、厨师,以讨得酒席和打发的安排。

叫花子赶酒,他们先是在主家台坡前燃放一架小鞭炮,然后怪声怪气地讨赏、讨酒喝,但绝不“入棚”,即台阶上搭起的凉棚,借指留或不留陪酒。地方上的习俗,叫花子不得上酒席,支宾安排跑堂的用筛子端来几个碗的酒菜,他们在室外席地而坐,吃吃喝喝,酒足饭饱、酩酊大醉后,讨得喜烟、红包,方才而散。

拍渔鼓艺人赶酒可入棚,以留下来陪客人,一是凑热闹,二是获取主家的馈赠和客人们的赏钱。为抢得入棚,这些艺人往往是天不亮就来到主家,渔鼓筒往棚里一挂,标志着自己可以在主家呆上一天,有酒喝,有肉吃,还有钱赚。但拍渔鼓艺人之间,他们也为争“地盘”,大打出手,带给主家不悦。

请酒也有接连过好几天客的,但渔鼓艺人在此仅呆一天,好让别的渔鼓艺人再来,叫“吵一不吵二”,这是行规。他们互通信息,哪村哪户有喜事,都是事先打听好后,有目的地去送恭贺。

渔鼓艺人赶酒取彩,凭的是演唱的才能。艺人在演唱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发出“嘭、嚓”的渔鼓乐器声响,那千变万化的音色,优美而清脆。

渔鼓艺人唱词即兴发挥,朗朗上口。比如新娘娶进门后,支宾安排新郎和未婚的女子作陪新娘吃第一餐,民俗叫吃“下米饭”,意为新娘已正是成为家庭的一员,锅里下过新娘的米。这时渔鼓艺人前来取彩,盅子首放在新娘面前,唱道:

“大红门帘落地拖,一对凤凰来搭窝;凤凰不落无宝地,千年媳妇万年婆。”

可新娘就是不理不睬,假装不给,这时,渔鼓艺人接着唱道:

“大红门帘七尺长,一对金钩挂两旁;中有游龙来戏水,来年生个状元郎。”

这下可唱得新郎眉开眼笑,急忙双手敬奉喜烟;唱得新娘含羞低头去掏出红包,毕恭毕敬地放在了渔鼓艺人的盅子里。

“讨米佬”赶酒,他们不举礼节,主家也随便。多是打发一包粗烟,盛一大碗饭菜递给他们,让这些衣食无着的人去饱吃一顿,或蹲在主家门外吃完,或打包带走,肚子饿了又来了。但主家也并不嫌弃这些人,按农村的说法,家里有喜事,要是没有赶酒的,会少了喜庆。体现出农村人的实诚厚道。

赶酒是一种群众文化、地方文化,是活跃在城乡的一道风景。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赶酒人依然存在,但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只是讨酒饭,而把赶酒作为了一种赚钱职业,就如今天的讨米佬一样,给米不要,只要钱。

晒书节

岁时年节中的六月初六,民间流传有“六月六、龙晒衣”的说法。天时谚语:“你不给我磨刀雨,我不给你龙晒衣”讲的是关羽与龙王的故事。五月十三下雨俗称“磨刀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恰是关公磨刀日,六月六则又是龙晒衣。磨刀日这天龙王必须降雨,若是龙王在这一天下雨的话,六月六这天关公就让龙王晒衣。生活农事按气候现象推测,就是如五月十三是下雨天,那么,六月六则可能是大好晴天。据传说,有一年五月十三,龙王忘记下雨,于是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没有太阳,龙王也就无法晒鳞衣了。

把龙比喻为皇帝,似乎周朝就已经有了,将龙绣上皇袍上叫龙袍。“六月六、晒龙袍”,则是皇帝晒龙袍的日子,老百姓不得与皇帝同晒,要从初七起才能晒衣物,人们又称之为“晒福(伏)”,这是老规矩。

“六月六,晒龙袍。”在民间也流行有这样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在扬州巡行,不料天降一场雷阵雨。虽然很快就雨过天晴,云开日现,但皇帝的龙袍已被淋湿。身为九五之尊,不便穿平民衣服,下属官僚就出主意说,趁太阳火辣,不妨将龙袍脱下来晒一晒。这天凑巧是六月六,于是,皇宫就将该日定为“晒龙袍”的日子,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

旧时的农村,每逢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人们都会将衣物拿出来翻晒,如洗蚊帐、被单、被套等,逐渐地形成了“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人们认为这一天衣物晾晒了可以防霉、防虫,这一习俗也不无道理,因为每到梅雨季节,天经常下雨,家中的衣物很可能受潮发霉。农历六月,正好是梅雨季节过后,季节进入初伏,太阳也最热最辣,趁天晴翻箱倒柜、洗洗晒晒,当然是一件难逢的好事。

农历六月六相传为“天贶(kuàng)节”,又称“晒书节”。六月六为什么要晒书?民间有几种说法。

一说:宋代时有一年六月初六,上天赐给宋真宗赵恒一部“天书”,赵恒将天书视为珍宝,收藏起来。为了防止天书霉蛀,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他都要把天书拿出来曝晒。后来读书人也在六月初六这天,将所藏的书籍、字画摊在太阳下晾晒,故称六月初六为“晒书节”。

二说:相传朱彝尊在六月六这天露着大肚皮晒太阳,正好被微服私访的康熙看见,康熙问他缘由,他说一肚皮的书派不上用场,快发霉了,所以要晒晒。康熙回宫后就招朱彝尊进宫,经过交谈,发现朱彝尊果然满腹经纶,于是把撰修《明史》的重任交给了他。此后读书人都在这一天晒诗书字画,以示学识高深,系成“晒书节”。这当属是野史了。

三说:晒书节还与佛教有关,相传唐僧从西天取经归来,途中经书掉进河里。他把经书捞出来晾晒,而这天正是六月六。此后寺庙里就把六月六作为晒经书的日子,并称此日为“晾经节”。

其实,晒书与传说毫不相干。都知道,书籍的纸张是丝帛或草纸的,文字的印刷用的是油墨,装订用的是索线。遇多雨天,书籍接触水汽后,纸质会受损,油墨会挥发,索线会朽断,所以“晒书节”这天,把书籍、字画搬出来掸掸灰,见见光,既能起干燥收潮的作用,又可驱赶藏匿于书页间的书蠹。

晒书品书香,展示的是悠久的藏书文化。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爱书的精神品格,能陶冶人的情操,改变人的气质。知识就是力量,通过读书思考,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增加见识。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充分说明了古时候人们对于文化的无比崇尚。重视读书,成就未来,则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吃斋的乡下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侯没到。这句向善的俗话,咱乡下人谁都会说,其意思是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这一因果报应也就是:做好事有好的回报,做坏事会有坏的报应,总之是规劝人要多做好事,弃恶从善。

斋,是一种不食肉的说法,吃斋,就是不吃荤腥,从佛道的角度来讲,吃斋就连五辛也不能吃,即:葱、洋葱、蒜、大蒜、韭。而吃素则不同,纯粹是有益健康。

吃斋往往与念佛联系在一起。念佛是心中所装的那一句“阿弥陀佛”,在嘴里喃喃不断念的时候,佛的一切功德便回到内心,佛所付出的苦行,就会代替自己受苦。所以,吃斋念佛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造化下辈子不变牛变马,再投人胎、脱人生。

我所知道的吃斋,在农村一般分为吃长斋和吃花斋两种。吃长斋则是终年不食荤腥,按其年限分有吃一年、三年、五年的,也有终生吃斋的。吃花斋又叫“观音斋”,只是在初一、十五拜菩萨那天才戒荤腥,平常日子不禁嘴。

现代人认为,吃花斋是为了荤素搭配,有益健康。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一年到头像在吃长斋,瓜菜半年粮,米都没有吃的,又谈何搭配。

焚香拜佛,吃斋行善多是寺庙和尚、尼姑、道士的事,而在封建传统沿袭的乡村,信佛的信徒也大有人在。在我的老家,上世纪,就有些爹爹婆婆,他们有的吃长斋,有的吃花斋,每月的初一、十五除了到本地寺庙去拜菩萨,过年时,这些虔诚的人们,身带干粮,徒步几百公里,到武当山去敬香朝拜,以登上金顶为荣耀。为的是祈祷家丁兴旺、财源广进。

真正说来,这些爹爹婆婆中,尤其是那些婆婆,有些是孤老,也有些是中年丧夫、丧子的人。认为自己前世做了恶人,必得报应。为蓄来生,才修德、修行来吃斋、放生,去修桥补路,惜老怜贫。

记得,我儿时的村子里,每年的春节,这些爹爹婆婆都到各家各户去收香火钱,逢节去敬奉各路诸神,保一村平安,被称之为做好事。真所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起村子里的葛奶奶。老人家一生不育,中年丧夫守寡。土改时,仅有的三间列架砖瓦房被冲公两间,一人住在毫无遮挡的破屋里,用土陶罐煨菜,一直坚持吃斋30多年。她一生与人为善,从不与人结怨,一生积德行善,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她放生、行善,甚至不会打死一只蚊子,宁愿让蚊子把手臂盯得红肿。她用善良、正直诠释生命真谛,用无私大爱修成人生正果。“五保户”的她,直到活到90多岁才仙逝。

在我兄弟姐妹小的时候,父母整天下地劳动,为了有人照应我们,请了邻村的柯奶奶吃住在我家多年,父母平时也给老人的小用钱和为她缝制寒暑衣服。80多岁的柯奶奶儿孙满堂,拿老人家的话来说,是儿子不讲良心才出门的。柯奶奶吃长斋,但很少听到老人念佛和看到老人去拜佛。有时,她做蒸蔬菜,事先从木甑里给自己盛一碗,淋些植物油后放在一边,其余的刮出来,装在大陶钵再拌猪油给我们全家人食用。老人不吃鸡蛋,说是家家有公鸡,是母鸡可孵小鸡的蛋。豆制品是老人的美食,笋类、芋头、青菜萝卜是老人的家常便饭。老人与我们生活多年,没有见到她害过一场病,灵醒安康。

我母亲的俵姐嫁人后,所生两子,54年发洪水丈夫被淹死。其大儿子结婚后,所添一子,后大儿子因久患结核病逝世,儿媳妇也拿脚讨人离家,小儿子也当兵走了,剩下祖母、孙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的俵姐叫嫜儿,我们管她叫“嫜伯伯”,这也是当地特有的称呼。

听母亲说,嫜伯伯自打她的丈夫死后就开始吃花斋,为逝去的亲人祈福。后其大儿子死后改为吃长斋修行,她超度佛事,好让死后去亲人到天上享受一切。

嫜伯伯每次来到我们家时,母亲总是叫我到街上去用杂粮换几块豆腐回来。有时,也约我母亲一起到寺庙去烧香拜佛。

我只知道,在嫜伯伯当兵扛枪的儿子转业到工厂炼钢后,她的家境开始好转时,经常给家大口阔的我家贴补。大到钱和衣被,小到仔猪、小鸡鸭。

嫜伯伯一共有五个孙子,儿孙个个都讲孝道,都有出息,是她教育有方,也是老人修来的福分。

如今,乡下吃斋人逐渐被人遗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素人越来越多,也大多是为了改变体质,保持身材。多吃瓜蔬少杀生,可谓一举两得。

平安符

平安符也叫护身符,平安符多是在寺庙或是宗教店铺里所请,以开光为佳。

“跑马行船三分忧”,平安符可庇佑人、车、船出行平安,顺风顺水,也就是说,平安符能消除一切不吉利的因素。平安符可佩戴在身上,也有挂在床头,或放在枕头下面,还可以塞在钱包里,无论放在什么隐秘的地方,只要你心中满怀虔诚的信仰,平安符都会化煞辟邪,百解消灾,保你吉祥平安,身体安康。这些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诠释,当属佛教的一种说法。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历史悠久,香火旺盛。人在异乡,好似一只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随时都有可能会遇到风浪。为了寻求避风港,每年的春节,我都要来到潭柘寺敬香,以祈福纳祥、求全家平安。也为观赏潭柘寺天门山风景和体验异乡的民风民俗而来。

第一次来到潭柘寺,是在跨入新千年的春节。听说寺内店铺的香卖得贵,于是,事先在路上的地摊买好了几把。走进潭柘寺,面对这千年古刹,心生敬畏。怀着虔诚的心,我是会到菩萨就敬香,作揖祷告。当逛完潭柘寺的大雄宝殿、地藏殿等多个殿宇,塞了几元钱到功德箱后,来到挂满了人们祈福的红色平安符的戒坛,因戒坛的平安符是开过光的,于是,我也求了一枚平安符。

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静气柔和;“女戴佛”,则是希望女人能够多一些豁达心胸。这种佩戴习惯,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祈愿,在佛教里并没有此说法。但我还是求了一枚正面是一尊打坐莲花的观世音菩萨的平安符,一直是塞在钱包里。

时光荏苒,算起来,这枚平安符跟随我走南闯北流浪,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带给我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人和睦相处,平平安安。

北京算得上是我第二故乡了,而我却谋生在乌鲁木齐。北京孙女出生那天,儿子告知我母子平安这个天大的喜讯,顿时我热泪盈眶!我想家、念孙女,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北京,看看尚未谋面的孙女,看她长得是像她爸爸,还是像她妈妈。当孙女满月时,我丢下千功万夫回到了北京,抱着孙女,亲着孙女,那“富态”的体格,哪像是个刚满月的婴儿。唯有此时,我才猛地掂量出平安二字的分量,平安健康就是福,平安符也是我心中的平安福。

于是,我坐线路车,专程来到潭柘寺,为宝贝孙女求了一枚写有姓名、“护我平安”字样的平安符,红绸穿坠后,挂在了孙女的脖子上。

当年呱呱坠地的乳童,现在已上幼儿园了,孙女活泼可爱,身体健康,平时就连感冒都没曾得过。

古代,游子在离家时,父母会为他准备一枚平安符,平安符是一份挂念,一份祝福。看到平安符,游子会想念起生他养他的父母双亲,想念起家乡的那片土地。正如席慕容诗云:“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叶落归根,我恋故土,故乡才是我最终的归宿。

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平安符,求的不是富贵,求的就是一生的平安,平平安安过日子比什么都幸福!

我的平安符,也定能保佑我防受骗上当!

天地君亲师

天地君亲师:天:老天爷、上天;地:土地爷;君:皇上;亲:父母;师:老师。“天地君亲师”合称“五圣”,是我国民间供奉的“神”。因为以前没有照片,只有用红纸把“五圣”书写后,贴在木制的牌位上,奉于中堂神龛里,供家人祭拜。供奉天地君亲师,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也是儒家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

民国时期,由于没有了皇帝,“天地君亲师”就改为了“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

旧时,书写“天地国亲师位”六个字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只用繁体而不用简体,因为古时沒有简化字,习俗遗留下来就只用繁体字。其次,各个字有其特定的书写要求也十分严格,即“天”大、“地”不分家、“國”无缺口、“親”不见目、“師”不带刀、“位”要正。再次,不可草书,神龛位置厅堂上席,属庄重正中之处,书写定当正规,不可潦草。

书写“天地国亲师位”六个字的口诀就是:天不连二,地不离土,君不开口(國无缺口),亲不闭目,师不齐肩,位要端固。

“天不连二(人不顶天)”,指“天”字里面的“人”不能顶着“天”字的第一横,意为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人再高也高不过天,甚至还到达不到天。“天”,上横要短而轻,下边要书写粗实有力,突岀“大”字。让人一眼看去,“天”字象“大”字,它缊含着“天大”之意。

把“天”字排第一,一说是指天子皇权至上;另一说是指天理法度高于一切;说法不同,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点,天代表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地不离土”,指“地”字的“也”与“土”旁写成连笔,不能断开,称之为“地不分家”,意为地由土构成。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地为万物之基,“土”、“也”不分离方称地利。

“君不开口”,指“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须封严,不能留口,谓君子一言九鼎,不能乱开金口;繁体“國”字囗里笔划多,象征国家财富多,所以不用简划字。其二,囗字四边相连不能有缺口,寓意国度边疆牢固,有缺口外敌就会入侵。“國无缺口”之说就是这个理。

“亲不闭目”,指“亲”(親)字右边的“見”字上部的“目”,四周不能封闭无缝,要留缝缺,谓亲人和朋友要真心对待,不能遮遮掩掩。带迷信色彩释义是:目字直接含义指眼睛,目字四周无缝隙,说明眼睛睁不开,成了瞎子。要求“親不見目”,如违反了,下代要出瞎子。

“师不当撇”,指“师”(師)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谓师不当撇(撇开)。又谓为师者以文为业,以文服人,切不可师者行武动刀。民间也有“師不带刀”之说。

“位不离人”,人不离位,位要端固,指“位”字的“人”部与“立”字要相连,且字形端正稳固。谓为人要端正,且做好自己的事,而不能越位。“位”,写正当。其含意是上列五圣之位正当,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江山稳当,社稷强盛。

“天地国亲师位”牌两侧有一幅小字对联,右联是“九天司命”,左联是“历代祖先”。九天司命指的是“九天司命”"灶王爷",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司命老爷",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历代祖先并非指生生世世,仅限于家谱中有记载的。

天地国亲师位下就是神台,神台是用来摆放香炉与神佛的地方,同时还用来摆放先人灵位,也供土老爹、观音菩萨、如来佛、关公等。

烧袱包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七月十五烧袱包是老沔阳民间历来的一种习俗,传说“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五鬼门关”,故袱包可以从七月初一烧到七月十四,但根据“新月半”和“老月半”来匡算,烧袱包在初七、八到十四为宜。

何谓新、老月半?一般说来,不满3年的死者称新亡人,满3年的死者称老亡人。

民间传说七月半前,新老亡人都要回家看看,又说亡人不是约好了一起回来的,时间有前有后,新亡人先回,大约在初七到初十这几天;老亡人后回,一般在初十到十四,所以就有新月半和老月半之说。

新老亡人者,祖先和已故的亲人也。他们回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谁知道他们哪天回,又什么时候走?后人只能是以虔诚的心对其祭祀和思念。祭祀的方式有做一桌好饭菜敬亡人和烧袱包寄钱等。

在鬼门关闭之前,家里做一桌好饭菜敬亡人,也叫“送亡人”,是啊,哪有后人让祖先和已故的亲人饿着肚子离开“家”的道理。主人把饭菜摆上桌,先将一双筷子横放在一空碗上,盅子里斟点酒,主人依次喊着祖宗们的称呼,为之“叫灵”,也称“叫鬼”。再接他们就坐,叫他们喝酒吃菜,礼毕后,将酒洒在地上,这时,全家人才可入席就餐。现在烧袱包时,在火堆周围浇水淘过的饭,实际上是以酒菜“送亡人”过程的一种简化。

烧袱包首先是准备纸钱,纸钱买回后要先用如小括号的凿子打眼,然后把纸钱分均匀,一份份用白纸包起来,这包袱包的白纸也要打眼。打眼也有规矩,要逢单不逢双。这纸钱为什么要打眼?不仅就是为了好烧,更深的意思,可能与“钱眼”一词有关,没有考证,纯属猜测。袱包,只有包好后封口用毛笔写过才是袱包。

写袱包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根据老人口授,写袱包多半写三代祖宗,男性尊为“考”,女性尊为“妣”,祖宗名字之前写个“讳”字。成语“如丧考妣”便出于此。写袱包格式是竖写,右起顶上写收袱包人地址,中间写称呼,左边写落款,添上“享用”二字。为防止把列祖列宗写漏,要多写几包作为机动,以祖先一词概而括之。袱包背面,在粘接头处写上一个大大的“封”字,便成了袱包。

烧袱包的时间多选择在傍晚时,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草木灰画个圈去焚烧,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烧袱包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祖宗们来领钱呐!”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叠散钱,用来打发那些孤魂野鬼。

烧袱包是后人向已故的亲人寄冥币,好让祖先和已故的亲人在“阴朝地府”有钱用,不受穷。看似迷信,实际上是后人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孩子们参与了全过程,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力推了传统的孝悌文化一代代地传承。

中秋之夜,农村旧时有一个习俗,就是到别人园子里去偷摘瓜果,叫做摸秋。

摸秋的人为婚后不曾怀孕的女子,要在中秋之夜到田里摸一个瓜回来,就会怀孕生子。瓜,最好是南瓜,因为“南”谐音“男”,意为可得男孩;如果摘的是蛾眉豆,意为可得女孩,因为蛾眉豆形似女子眉毛,如果摘的是白蛾眉豆,寓意白头偕老,女子今后可婚姻美满。

月明辉清的中秋夜,又不是黑灯瞎火的时候,为何叫“摸”?其实是光明正大去“偷”月亮菜。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相关问答

民俗 学专业经典 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11,巴赫金:《拉伯雷研...

求推荐一些关于民风 民俗 ?

《华夏诸神》、《中国神话研究》、《史记》(文言功底好的,可以看原著)、《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推荐原著文言)、《神话的故乡-山海经》、《山海经的...

十大 传统民俗 小说?

1、司马迁:《史记》。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2、王充:《论衡》。3、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4、东汉崔寔撰:...

中国 民俗 故事 目类型?

《中国民俗故事精讲》主要内容包括:一年复始话春节、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大年和小年的传说、春节倒贴“福”字的传说、吃年夜饭关门趣话、压岁钱的传说、龙...

我国首部 民俗 学专著?

2000年田传江写作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村庄民俗专著——44万字的《红山峪村民俗志》。书中记录了农业、副业、度量衡、贸易、纺织、饮食、居住、交通、婚嫁、...

中国 传统文化 籍?

1.“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关于扫墓的 ?

扫墓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扫墓的书籍主要介绍了扫墓的历史、文化背景、礼仪和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扫墓的意义和重要性,还能...

想了解各地的人文习俗应该看哪本 ?

可以看的书很多,经典的古代笔记小说中有着大量的民俗记载,尤其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南朝宗懔著、杜公瞻注的《荆楚岁时记》,唐代戴孚撰、陈尚君辑录的《广异...

各位大神,请问一下有哪些 是讲述远古神话典故的?

比较入门的有袁珂的《中国神话史》,但老实说这本书我不太推荐,因为这书多少有点预想好一个框架再来往里面填补和编写内容的感觉,这在神话研究方面是要不得的。...

中国 传统 故事绘本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故事绘本可以分为:时令节日类、传说故事类、中国戏曲、童谣、国学启蒙、名家经典等1、关于时令节日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节日...

 高通是哪个国家的  于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