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传统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何以“出圈”?(文化只眼)

小编 23 0

传统民俗何以“出圈”?(文化只眼)

殷 波

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簪花围”是蟳埔女簪发戴花的传统民俗,已成为当地文旅IP顶流。事实上,自春节以来,一系列地方传统民俗成为文化仪式、节日旅游等网络话题的焦点,除蟳埔簪花,还有福州游神、广东潮汕英歌舞等。这些活动不仅现场人山人海,线上观看播放量也数以亿计。

原本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并以不同形式进行参与,曾经乡土化的民俗活动成为流量热点。所谓“民俗热”、民俗文化“出圈”,不仅表现在于某一类民俗的受关注度,更意味着民俗文化生态实现了新的建构和发展。

从今年大热的游神、英歌舞来看,新主体、新创意、新媒介和新场景的融入,成为传统民俗活动鲜明的特色。

在这些“出圈”的民俗活动中,年轻人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所谓“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组织模式,体现了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特点。年轻群体的生活视野、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传播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使传统民俗呈现“年轻态”特点。

许多新创意融入民俗活动。例如今年福州游神活动,对庄严肃穆的传统形象进行创新,在脸谱及服饰图案中融入“漫画脸”等当下审美元素,还就“世子天团”的人设等进行人格化解释和生活化演绎,打通了传统民间信仰与当代生活,建立起具有亲切感的关联。又如英歌舞,在原生态民俗歌舞基础上,融入文化IP、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并运用数字虚拟技术营造仪式感,实现了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同时,新创意的融入与新媒介的应用密不可分。特别是短视频的多元化剪辑和网络空间里实时互动、现场沉浸式的直播,使传统民俗热闹的线下活动与网络转发、创作、“造梗”的线上活动连成一体,民俗活动从“在场”到“在线”,快速裂变式传播,使之成为“爆款”。

此外,新场景也是当前民俗活动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文旅融合、虚拟空间等体验需求增长,以往地方性民俗活动场景进一步丰富。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龙年民俗庆典活动此起彼伏,跨越山海奔赴一场传统仪式、文化盛典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文旅消费选择。广东卫视湾区春晚上英歌舞与摇滚乐“混搭”的文娱场景,佛山“行通济”民俗的元宇宙场景——将走古道、逛庙会、燃烟花等民俗活动纳入虚拟空间,都体现了民俗文化数字化、审美化、旅游体验化的新趋势。

当前,传统民俗在新的传播媒介、文化创意、参与人群以及文旅场景融合发展中,正在实现文化生态意义上新的建构。

民俗生态的变迁是文化现代化演进的必然。从古至今,节日民俗从原始祭祀发展到公共交流,从祭天娱神演化为民众游乐,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历史上,古老的游傩、傩祭等突出驱疫避邪、祈福纳祥、酬神娱神的意义,如今的游神、英歌舞在保留吉祥祈福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向现代社会的欢庆、交往和娱乐功能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节日民俗活动中大众的高度参与、创意的更新介入、网络空间的互动传播、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化,都凸显了传统民俗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根本意义——通过活态的实践体验,不断唤起民族文化记忆。

可以看到,今年热度很高的民俗活动往往以鲜明的视觉形态加以呈现和表达,通过歌舞仪式等使人参与其中,古老的传统由此进入当下生活,历史积淀的记忆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要以客观、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民俗的更新发展。比如,网络媒介的介入,固然存在信息“碎片化”、图像“拟像化”的问题,但网络社群和平台算法构建起新的联系,也使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新的逻辑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维度的认知、参与和记忆。又如,新创意、新场景的植入,虽不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改写和功利化利用,但也由此促进了大众的高度参与、跨地域的交流传播,进一步建立起传统民俗与当代生活新的连接点。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对民俗本质意义的把握,包括在社会公众层面,进一步普及提升对于民俗的历史文化认知,普遍葆有对民俗传统内在意义的理解和尊重,确立创意衍生必要的“边界感”,使传统民俗在网络、社群、文创、文旅的新传播生态中处于正向的发展轨道中。

笔者认为,在政府相关工作层面,应把握传统民俗之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从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建设文化家园的意义出发,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活动。从文化赋能经济的角度看,也需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民俗与当下生活深度契合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致力实现文化的深度赋能、长久赋能。此外,在民俗相关研究者、传承人层面,还要持续关注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向审美体验发展的趋势,从传统民俗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维度,推进必要的研究阐释和普及传播,避免民俗活动沦为空洞的视觉影像,使民俗传统始终保持精神纽带的韧性。

民俗如长河,从旷古奔流而来,在当下生活中回旋激荡,时时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也不断融入新的活力。守其根本,建其生态,民俗之河还将涌向更广阔的未来。

(作者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农村十大传统风俗,传统民俗习惯有哪些?

在社会主义社会,传统风俗有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之分,好的习俗能引导人健康向上,在与城市相比更加保守的农村,有着更完善的传统风俗的继承。本文就此盘点了十大农村风俗习惯,其中有戴长命锁、舞龙舞狮、年画、杀年猪、窗花、百家衣、跳竹竿、泼水节等,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农村民俗习惯!

长命锁

给孩子戴长命锁是农村老风俗之一。长命锁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流行于全国,象征着保平安、长命百岁。长命锁的形状与古锁相似,正面刻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发其祥、后生可畏”等文字,反面则有“富贵牡丹、麒麟、龙、虎、吉祥八宝、祥云瑞兽、莲花蝙蝠”等图案。很多儿童从出生不久就挂上这种饰品,也有在新生儿满百日或者周岁的仪式中挂长命锁,一直挂到成年。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农村传统习俗。龙是古老的图腾,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不仅代表吉祥,还是尊贵、勇猛、权力的象征。舞狮则分为北狮、南狮,不管是哪一种,都象征着祥瑞,每逢喜庆日子就会表演。舞龙舞狮不仅是民俗,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技艺。

年画

年画是中国农村传统风俗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始于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在春节时张贴,不仅能作为装饰,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有两千多种,堪称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全书,主要类别如娃娃美人、故事传说、世俗生活、戏曲故事等。

杀年猪

杀年猪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亦是最重要的农村传统习俗之一。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窗花

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农村风俗习惯,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具有鲜明的汉族民俗情趣。在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但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窗花能烘托节日气氛,象征喜庆,其样式自由,题材也能多样,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制作完成。

百家衣

百家衣是一种特别的民俗讲究,在农村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人们都会慷慨相助。百家衣是一种婴儿服,由上百个家庭贡献的布料做成。缝百家衣的讲究有很多,如布纹走向、拼图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待孩子满月后再将口子缝住。穿百家衣,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托大家的福,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农村民俗习惯,是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同时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

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最著名,这不仅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风俗,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会采一些鲜花和树叶,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献哈达

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哈达是一种传统丝织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向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离别时在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人虽离去,但心仍在此。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内蒙古农村牧区最盛大的农村传统风俗,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那达慕”是蒙语,亦称“那雅尔(Nair)”,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好多风俗慢慢的都淡忘了,你们那边现在还保存着哪些风土人情呢?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握手]

相关问答

中国有哪些 传统民俗文化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1、腊八节: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2、冬至节: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

世界多元 文化 习俗举例子?

1朝鲜春节-年糕汤、屠苏酒还有玩陀螺2.瑞士人禁忌"13"和“星期五”,认为其会给人们带来不幸或灾祸。3.阿富汗是伊斯兰国家,所有伊斯兰教的禁忌同样适用,如禁...

列举我国几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 文化传统 :写出两个即可___...

[最佳回答]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雪顿节,彝族有火把节,回族有开斋节,...

你了解生活中的 传统文化 吗?

是的,我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价值观、习俗和艺术的集合体。它包括传统节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反...

家乡的 传统民俗 民风有哪些?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你能适应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的本土除了使用特殊方言交流外,还有继承先辈遗存下来的风俗习性和习惯,这种民俗性的民间传承,已经深入人心和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中国非物质 文化 遗产有哪些

[回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扩展资料民...

你的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 民俗 活动是什么?

通过对具有悠久历史的广西桂林灌阳县西山乡地区传统文化习俗了解,这里的人淳朴,乡土人情和优秀的地方相处文化并加以传承宣传和推广,发挥乡村文化积极作用,自...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 民俗 ?

祖国的传统文化悠久灿烂,景象万千,深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其中,山西襄汾的代表性地方民俗活动有:1、尉村跑鼓车: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汾城...

远去的习俗(转载)作文_作业帮

[回答]元宵节,家里甚至连汤圆也没有……突然发觉,在我们身边,古老的传统习俗正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开始被人淡忘,直至遗忘。像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吃冷食...

世界多元 文化 习俗介绍?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各异,涉及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

 孙维城  哥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