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传统民俗文化装宝罐 原创临夏市博物馆精品文物简介——枭首陶罐

小编 23 0

原创临夏市博物馆精品文物简介——枭首陶罐

鸮,也作“枭”,俗名猫头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昼伏夜出,善闻死腐动物之气,鸣叫声凄厉,飞行时无声,因此在人类眼中充满神秘感。

鸮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始终和人类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鸮在中国的形象演化,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神圣、被崇拜的动物到被视为不祥恶鸟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期,鸮的地位非常高崇,被人们看做一种神圣的动物,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先民通过模仿鸮鸟的形态来制造不同材质的器皿。

临夏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齐家文化时期的枭首陶罐(鸮型陶罐),为三级文物。材质为泥质灰陶,呈非金属土状光泽。高19.1厘米,鸮首口,口沿后部饰有锯齿状花纹,似鸮头部羽冠;其面部正中穿两个圆孔,两空间堆塑锯齿状泥条,颇似眼和喙。短束颈,鼓腹,平底,颈有单耳。此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很实用,可盛水,倾斜时水可从鸮眼中倒出,实用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

(图文:王燕燕 编辑:马海燕 审核:马玉香)

「文物图鉴」史前“陶”宝,够潮

漩涡纹、水纹、蛙纹、鸟纹、弦纹

……

简朴的线条和图案

勾勒出史前先民眼中的美

纵使穿越几千年时光

仍然

极具时尚感

它们是中华彩陶艺术中的纹饰

甘肃的彩陶文化

经大地湾、仰韶、马家窑、齐家

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

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

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特别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

被誉为

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让我们一起走近

那些来自千年前的“陶”宝们

领略国色初光

马家窑彩陶

因首先发现于

定西市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

它出现于

距今五千三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

彩陶比例一般达陶器的50%以上

陶器多为红陶或橙黄陶

黑彩为主

兼用红、白彩

纹饰华丽典雅

图案繁缛多变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可划分为

马家窑、半山、马厂

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或类型

(马家窑遗址全貌)

马家窑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早期

距今约5000-4650年

在这一时期

器形以盆、钵、壶、瓶为主

并扩展到罐、豆、瓮等器类

盆、瓮常作为盛器

钵、豆常做食器

罐常作为炊器

(漩涡纹彩陶双耳罐)

(漩涡纹彩陶双耳壶)

(弦纹彩陶双耳瓶)

半山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中期

因1924年发现于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

距今约4650-4350年

这一时期的制陶技术更加成熟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锯齿纹彩陶双耳罐)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

马厂类型

出现于马家窑文化晚期

距今约4350-4000年左右

彩陶器型更加丰富多样

盛行红色陶衣

并以黑彩逐渐取代了

半山期黑红两彩并用的做法

图案渐趋纷繁而抽象

(菱格纹彩陶双耳罐)

(连珠纹彩陶豆)

这些或庄重 或典雅 或清秀

或鲜艳 或活泼 或热烈的彩陶

虽不像金银珠玉那般

有着绚丽的色泽

但璀璨夺目

“潮”感十足

一陶一罐

一笔一画

都焕发着文明的曙光

将先民们的烟火日常

娓娓道来

今天

除了在博物馆中收藏展示外

马家窑彩陶

还“变身”各种文创产品、时尚用品

“飞”入当代人的生活

用另一种形式

获得新的生命

千年窑火不熄

文明之脉永传

“陶”

你我喜欢

制作:宋燕 李欣宜 杨雅蓉

资料来源:临洮县博物馆

新华网甘肃频道

出品

相关问答

中国彩陶艺术有多久历史_土巴兔装修问答

富邦帮您解答;中国的彩陶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就有彩色陶器。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年间就出现了,至今广为流传中国的彩陶艺术历史悠...

甘肃省永靖县的景点有哪些要详细的介绍?

黄河三峡古遗址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永靖,在块热土上留下了祖先们的足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根据国家黄河考古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州文...

在兰州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酿皮,当地人首选的下酒菜酿皮是西北地区流行的一道传统面食,有点像凉皮,兰州酿皮分两种:水洗(加筋)和高担(不加筋),调料有辣子油、芥末汁、蒜汁。||...小街非...

 贝克汉姆退役  心跳回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