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后继无人 社火流变折射年俗变迁

小编 23 0

社火流变折射年俗变迁

俗话说,“春节要热闹,锣鼓加社火”。春节期间耍社火是我国北方农村的古老年俗。

社火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远古先民祭祀社神和火神,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从文献记载来看,社火在宋朝已非常流行,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社火表演的盛况。

20世纪80年代,“耍社火”重新盛行起来。进入新世纪,随着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很多年轻人对社火越来越不感兴趣。随着老一辈“社火人”的离去,社火可能会陷入“无人耍”的尴尬。几十年间,社火起起伏伏的命运,也是年俗变迁的一个缩影。

我国幅员辽阔,社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西北地区,古浪社火最具特色。春节期间,村民自发组织“元宵会”,专门负责闹社火活动。从正月初六到正月二十,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的社火队披红挂彩,浩浩荡荡出街。

锣鼓充当整个社火的前导,掌握社火队伍行走的方向和速度。两人抬一大鼓,一人司鼓,6~8人打腰鼓,另外3人各持钹、锣、铰子,锣鼓齐鸣,声震霄汉,气氛热烈。“春官老爷”紧随其后,这是社火演出中的灵魂人物,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思维敏捷的老者担任。“春官老爷”头戴乌纱帽,身着蟒袍,手持羽扇,在“差役”前呼后拥下,威风凛凛。社火行进中遇到庙宇、泉头及百年老树都要上香祭神,香由“春官老爷”来上,上香后磕头,以祈神灵保佑。

“春官老爷”之后才是整个社火的核心——“身子”。“身子”采用踩高跷、跑旱船等多种样式,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社火所经之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增添了浓郁而又祥和的节日气氛。元宵节,“春官老爷”带领各路“神仙”挨家挨户继续“串门”,把祝福送往千家万户。社火每至一家,主人燃放鞭炮相迎,热情招待。“春官老爷”来到堂前祈福焚香,社火队敲锣打鼓,绕院数圈,祝福主人一家健康平安。等社火队串完门,举行卸“身子”仪式后,一年一度声势浩大的社火表演才算正式结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社火“祈福敬神”的功能早已淡去,转而成为春节期间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尤其近几年,社火表现出更多的综合性发展趋势。

从表演内容来看,除了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之外,还出现了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比如,在社火表演中“春官老爷”的领唱歌谣,以往都是单一的祈福消灾内容,现在则增加了党的惠民政策、改革成果,并表达出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喜悦。

从表演形式上看,今天的社火从早期原始的单一祭祀仪式,演变为包括踩高跷、跑旱船、耍狮舞龙、扭秧歌等多种形式。同时,由于表演乐器的增加,音乐与舞蹈交织,体现出传统内容与现代形式的完美结合,甚至在一些社火节目中逐渐有了街舞、流行歌曲演唱等新内容。而彩车队从牛车马车,已经变为机动车,车身上更是展示着各村镇的特色产品,成为广告宣传的绝佳载体。

从传播方式上看,随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社火表演开始打破区域限制,社火不再是一村一社的自娱自乐,而在流动演出中实现了与不同地域年俗文化的交流。同时,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社火的传播。今天一些社火队在表演中玩起了网络直播,让社火从乡野间耍到了网络上,从家门口影响到千里外。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火,当下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农耕社会为社火表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在现代社会,社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方面,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社火的传统功能早已消失。同时,如今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彩,手机、网络、歌厅、影院等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要远大于社火,这些都极大地挤压了社火的生存空间,使得作为乡村年俗的社火逐渐被边缘化。

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火表演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每年都是踩高跷、跑旱船,必然难以满足现代人求新、求变、求刺激的审美口味。即便是踩高跷、跑旱船这些传统社火表演,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拿踩高跷来说,原来高跷的高度1.5米左右,不仅能行走,还能跳跃甚至翻跟头,难度系数较高。随着一批批社火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人又不愿学习这些古老的民俗项目,不要说高难度的踩高跷表演已难以见到,就是普通的踩高跷也渐渐后继无人。可以说,没有特色与绝活的社火,是无法吸引人们关注的,自然无法延续和发展下去。

2006年,民间社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遗的社火,集中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是春节期间传统民俗活动的亮点,一直扮演着传统农耕文明传承者的角色。

进入新时代,社火传承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传统的社火表演形式越来越“不受待见”,但传统社火活动中“阖家团聚”“祈求幸福吉祥”的主题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此外,快速的城市化,也让人们对“故乡”和“乡愁”更加迷恋,而社火则是寄托乡愁的可行载体之一。因此,社火传承最重要的是将社火中崇德向善、团团圆圆等传统人文精神,凝聚提炼出来,丰富和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推向海内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传统社火是年俗,也是民俗,所以传承的关键在于突出主体参与者“民”。现代生活不像以前一样辟土植谷、弄土成器,社火要让民众成为参与者,就要采用现代的形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比如有的社火表演引入直播就是很好的尝试。

作者:梁军(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3日 13版)

寻龙记·舞香龙 型厝舞香龙:不灭的千年传承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一条火光闪烁的巨龙从人群中蜿蜒而出,龙头高昂,龙眼炯炯有神,火光映照下,插满贡香的香龙熠熠生辉。在锣鼓声和鞭炮声的伴奏下,巨龙开始舞动,时而翻腾跳跃,时而盘旋飞翔,仿佛在天空中遨游。

这就是晋江东石镇梅峰型厝村传承千年的元宵节游灯舞香龙民俗活动,该活动有舞香龙、烧火鼎、烧火把、酒盏灯、踩轿脚等,而舞香龙是重头戏。

从乡村到全国传承千年“舞”出圈

尽管元宵节已过去半个月,但梅峰型厝村街头巷尾依旧张灯结彩,问起村里的孩童什么是香龙,他们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今年大年初六,泉州民俗踩街活动时隔20年再度回归,型厝舞香龙亮相其中,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化盛宴。另外,舞香龙这一民俗文化频频亮相央媒,向全国人民展示闽南特色民俗。

据传,舞香龙习俗始于北宋时期。那时,因梅峰型厝村常有水患并流行时疫,人口损失不少。时值元宵,家家户户扎火把、点酒盏灯、烧火鼎、舞香龙,连续游灯三夜,驱瘟除疫。村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自发组织起来,模仿龙的形象制作香龙,在龙头、龙身插满贡香,通过舞龙的形式来祈福。自此,型厝村舞香龙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代代相传,历久不辍。

“舞香龙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们村有超70%的青壮年男性都参与过舞香龙民俗活动。”梅峰型厝村舞香龙负责人蔡东列说,自己年轻时也是舞香龙的队员,还参加过1992年晋江撤县建市庆典大会,受邀进行踩街表演。蔡东列表示,为了这次踩街,他们特地做了一些造型,比如“卧虎藏龙”“飞龙在天”“龙腾四海”等,让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舞香龙看似简单,却是一项苦力活。今年参加泉州民俗踩街活动,梅峰型厝村一共派出了65名壮汉。“这条龙身长28米,舞动时插上1500支特制的贡香,每支贡香有42厘米长,总重达150多公斤,单龙头就有35公斤多。”蔡东列说,一条香龙需要13名壮汉共舞,因为龙身太重,60多名壮汉要分成多组轮番上阵,每舞动2分钟就要更换一批人。

由于舞香龙需要耗费许多体能,并且经常烧坏衣服,这项民俗文化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现在村里大部分青年都不太热衷参与舞香龙。”作为舞香龙负责人,蔡东列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这项民俗文化。他告诉记者,他从2010年开始为舞香龙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舞香龙民俗活动被列入晋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列入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防止这项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流逝,村里老人会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每年元宵节前,老人会都会带头进行该项目的发动、管理和实施,包括统一服装、辅以适当经济补贴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激发年轻人的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梅峰型厝村舞香龙有82名队员,其中15名为“00后”。“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愿意来参与舞香龙这项民俗活动。不过,由于他们动作还比较生疏,主力队员依旧是30岁到40岁的壮年。”蔡东列说。

从传承到创新技艺传承“扎”出花

舞香龙是一项技艺性很强的民俗活动,需要传承人具备扎龙、舞龙、踩轿脚、火鼎公婆等技能。这些技能的传承主要依赖于老一辈艺人的口传心授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传承人的培养是舞香龙这项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

扎香龙是舞香龙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充满传统韵味和工艺美感的技艺。香龙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选材、设计、扎制、装饰等步骤,每个步骤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

香龙以麻绳为“筋”,外裹稻草扎成“龙身”,前扎“龙头”,口、角、目具备,“龙目”以手电筒为睛,“龙尾”扎成叉状,“龙身”密密插上点燃的贡香。

“香龙的制作相当繁杂琐碎,制作一条完整的香龙需要10天至半个月。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扎香龙传承人是蔡文顿先生,他今年77岁,从事参与扎香龙已经有30多年了。”蔡东列介绍。

作为扎香龙技艺传承人,每年正月初三是蔡文顿最忙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三,大家都在过年,他就要钻到制作香龙的场所,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来。”蔡文顿的老伴告诉记者,30多年来,蔡文顿每年如此,要赶在正月十三前完成香龙的制作。

对于扎香龙,蔡文顿打心眼里喜欢。“我这个人就喜欢手艺活,年轻时,我也是舞香龙的好手。”蔡文顿说,村里的年轻人都会舞香龙,但不是人人都会扎香龙,所以他对扎香龙一直非常好奇。

“每次村里老师傅扎香龙时,我都会跑去看。”后来,蔡文顿发现自己也能够简单地扎一些龙身,之后,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他很快学会了扎香龙。

不仅如此,他还对原有的香龙样式进行了创新。“当时,龙头是用两个竹编的簸箕相扣在一起,前扁后高看起来更像一个蛇头,没有龙的气势。”于是,追求完美的蔡文顿重新设计了龙头的样式,并制作了香龙的舌头和牙齿,让整个香龙更加形象。此外,他还对“龙目”进行了改进,将两个手电筒扎进稻草里,如此一来,即使在夜里,香龙也能炯炯有神。

如今,全村懂得扎香龙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成为蔡文顿心里的一个结。“扎香龙的环境并不好,因为要经常接触麻绳、稻草,不仅全身弄得脏兮兮,还会全身瘙痒。此外,在扎香龙的时候,要不停地续稻草并用铁线扎紧,不仅要技术更要力气,双手起泡是正常的,而且经常会被铁线割破。”蔡文顿说,经年累月,他的双手都是伤痕。目前,蔡文顿有一名助手,他希望助手能够传承自己的手艺。

从广场到校园非遗文化“创”出彩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传承舞香龙,东石型厝小学、东石钻石海岸幼儿园、潘径中学等学校把“舞香龙”和“扎香龙”引入校园。

“我们小学2016年开始开设‘舞香龙’课程,2017年与蔡文顿先生合作,请他来教学生制作香龙,还专门请他定制适合学生的‘小香龙’。”型厝小学校长许福裕介绍,每周四下午课后时段,学校还会邀请该村的舞龙队员入校教学,开展“舞香龙”训练。

型厝小学学生表演舞香龙。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舞香龙的技艺和知识,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和演出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华。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年味,更好地促进舞香龙非遗项目的传承,型厝小学于2021年10月建设“香龙文化展厅”。“2022年9月,我校再次对香龙文化展厅进行装修,与学校禁毒宣传室及心理辅导室整合成一条‘研学路线’,吸引了南天小学、玉峰小学、洪塘小学及东石镇中心幼儿园的师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在研学中,师生参观香龙文化展厅,亲身体验舞香龙,同时学习禁毒知识、参加心理健康团建课,可谓收获满满。”许福裕说。

对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香龙,许福裕已经规划了一张蓝图,“接下来,我们将把舞香龙这项非遗项目编写入校本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还将开拓一些兴趣班,如用超轻泥制作香龙、用编程制作乐高香龙、用剪纸剪出香龙等,多角度让学生感受香龙的独特魅力。”

除了型厝小学,钻石海岸幼儿园自创办以来,每年春季开学时都会将非遗项目请进学校,多次开展元宵游园会,并邀请蔡文顿入园手把手教授孩子们“扎小香龙”。潘径中学于2023年11月将舞香龙活动引入学校,今年2月,来自马来西亚的中学交流团在潘径中学体验了舞香龙。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为舞香龙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年轻一代的参与和传承,晋江型厝舞香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记者 林小杰 陈巧玲)

人物专访

蔡志抄:15年的坚守与期望

在东石镇梅峰型厝村,元宵的夜晚总会被五彩斑斓的香龙点缀。在璀璨的火光下,有一位舞龙传承者,用15年的坚守,诉说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就是蔡志抄。

15年前,蔡志抄是一名对舞香龙充满好奇的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舞香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名观众成为舞香龙队伍的一员。

回忆初次舞动龙身的时刻,蔡志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怀念。“第一次举起龙身时,内心的兴奋感远远超过身体的疲惫感。因为我的身材比较高,所以被安排在‘龙二’的位置,也就是靠近龙头的位置,这样可以把整条龙举得高一点,龙的姿态会更威严。”蔡志抄说,从那时候开始,他便对舞香龙充满了热情,每一年都参与其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志抄终于得到了舞龙头的机会。舞龙头代表着舞龙队伍的核心,但也是对舞龙技巧与体力的双重考验。然而,他并未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传承舞香龙文化的决心。

“一条龙长28米,重150公斤,龙头就有35公斤,这劝退了许多初学者。”不过,蔡志抄坚持练习,不断琢磨龙头的动作与节奏。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舞香龙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春节很少在村里,所以参与舞香龙活动的人越来越少。”这让蔡志抄感到担忧,他害怕这一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后继无人,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参与到舞香龙活动中,一起传承这项文化。

今年的泉州民俗踩街活动,东石型厝舞香龙在自媒体大火了一把,也将这项民俗文化传播到全国,这让蔡志抄感到些许安慰,他知道,自己的坚守没有白费,舞香龙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希望舞香龙不仅是晋江的非遗、泉州的非遗,今后还能够成为福建非遗甚至是全国非遗。”蔡志抄说。

(记者 林小杰)

来源:晋江经济报

相关问答

中国 传统文化 逐渐流失原因?

流失原因分析如下:一,历史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现代化说白了就是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适合于农业农耕文明,传...(...

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

唐语砖雕,研发生产各种规格的砖雕,把传统民俗图案雕刻成砖,针对已完工的基础进行内外包装。广泛应用于景观,园林,古镇街景,祠堂庙宇,别墅会所等场地;唐语砖雕,研...

年轻人不种,荒废的田地,农民一辈子的糊口种植产业应当如何传承?

现在关于“三农”的很多话题都是一些“非农人士”虚幻出来的,根本不是农村的真实现状。他们大多是为流量而找话题,为求赞而发议论。看到地里长草,就感慨农民抛...

农村有哪些 传统文化 值得弘扬?

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传统文化。那些值得我们弘扬呢?1.24节气。24节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是祖先们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形成的。在农业...都...

古代的人如何取火?

火,对于我们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又不可或缺,它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取火,对于今天的我们是顺手拈来的事儿,但在古代,这并不是十分简单的...宙...

在农村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据传说,小孩子不能吃,吃了会长胡须,这主要是过去因为家里穷,年也过了,大人吃了好干活了。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农村最古老,最传统的习俗,而且一直流传着。你...这就...

方言 文化 的出现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吗?

方言文化的出现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有调查发现,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出现了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孩及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不愿意,甚至完全不会说方言的另...

世界哪些国家地区还有刺绣历史?

一、塞浦路斯手绣的历史要追溯到几百年前。当时这里是威尼斯统治期间,许多威尼斯贵族在夏天来这里度假,威尼斯的手绣也传到了这里。塞浦路斯的手绣既受到威尼斯...

为什么绸段不能用来做寿衣的材料? - 134****9450 的回答 - 懂得

绸段是上好的料子,一般棉麻用来做寿衣的材料唐装属。而寿衣是死者的衣服。二、二者的特点不以清朝中期的满族马褂改良而来的服饰,特征是立领。清中...

 吉利 沃尔沃  雅堂金融 

上一篇云霄的传统民俗文化 云霄的民俗,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