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通渭:春叶遮面迎新年 传统非遗添“年味儿”
春叶、遮面,是通渭人家过年时张贴在房屋椽头、门楣高处的年俗饰品,每当家家户户开始挂春叶时,也就意味着要过年了。近日,记者来到通渭县马营镇马营村春叶、遮面手艺人刘小英家,一起去了解非遗通渭春叶、遮面的制作过程。
通渭人贴的春叶和遮面,大部分来自县域内的手工艺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制作这样的民俗产品。进入腊月,马营镇马营村村民刘小英就开始忙着制作春叶、遮面。数年间,她制作了无数的春叶、遮面,每一次的凿刻和印染蕴含着她对这门技艺的热爱。
通渭春叶、遮面手艺人刘小英:“我今年58岁了,断断续续做春叶做了十三四年了,不仅是我的爱好,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
作为通渭人家春节必备品的春叶、遮面等年俗用品,从制版、切纸、打刻、染色……整个过程全是手工活,其制作方式繁杂而原始。其中,最为重要的工序是打刻和染色。
春叶、遮面的所有图案,全靠艺人用木槌敲击錾子,一刀接一刀打刻出来,形成镂空造型。每一刀用力不能过猛,也不能过轻,用力猛了容易让纹样连接部位断裂、用力轻了纸张打刻不透,无法镂空。各种纹路、字样的錾子都有形态各异的形状,宽的、窄的、圆的、方的、扁的、粗的……
染色的工序和打刻工序一样,全凭经验取胜,有些色彩复杂的春叶、遮面,需要多遍洇染才能完成,必须染好一种颜色挂在一边晾干了,再上另一种颜色,流水线式染。
通渭春叶、遮面手艺人刘小英:“我在家做,女儿在网上发货,到腊月二十几,有几个超市和我的老顾客就会过来取货,剩下的到腊月二十八,我就去集市上卖,可以挣个两万多块钱。”
刘小英的女儿王东萍是一个热爱用视频记录生活的人,她会经常拿起手机记录妈妈制作春叶的过程。
“我平时用视频的形式拍摄我妈妈制作的过程,结果我发到网上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有的作品能达到22万的播放量,通过不断传播作品,很多慕名而来的文化爱好者也来订购我们家的春叶,说要挂到他们的家里。”王东萍说,对于他们家来说,制作春叶不仅是庭院经济的一种延伸,更是对通渭非遗文化的一种传承,可以让全国更多文化爱好者看到通渭的非遗,她也将继续拍摄发布作品,让通渭春叶这种手工艺制作的民俗产品更多人熟知。
像刘小英家一样纯手工制作春叶的人家,在通渭大概有100人,这门手艺活的制作方法,艺人们都是通过祖先手把手、口耳相传,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现在会制作这些年俗产品的人越来越少了。2017年10月,通渭春叶、遮面入选甘肃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去春来盼丰年,春迎吉祥有钱花。”农历腊月三十,随着家家户户开始张贴春叶、遮面、对联,通渭人家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在喜庆的气氛中,辛勤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热热闹闹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田倩倩 张赛 张莉 郭菲)
甘肃省通渭县的民俗文化
欢迎订阅〖 通渭总商会 〗微信公众号,通渭总商会twxzsh每天推送通渭本土文化、生活资讯、同城活动、美食探店、吃喝玩乐、旅游信息、搞笑视频等优质内容。做通渭人最喜爱的本地微信平台。
甘肃省通渭县的民俗文化
前言新通渭是西北民俗文化的极盛区之一,也是陇上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聪慧的通渭人民在与贫穷落后的不懈抗争中,孕育了丰厚的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体系。正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彰显了通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底蕴。
通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下我就家乡的饮食、服饰、居住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民俗文化作一介绍:
一、通渭县的饮食文化
农民多以小麦面为主食,馇面、炒面在日常食品中,渐居次要地位。洋芋也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浆水为农家喜用,味酸清洌,具清暑解渴、水食助餐作用。
1、其中以小麦为主的食物有:
长面(臊子面即浇上臊子汤;调以浆水的名浆水面;调入清油及煎炒好的豆酱肉菜的名炸桨面。);面片子(加鸡蛋花、葱花、肉臊子、调和等食用的名甜面片子;调入炝浆水的名酸面片子;面拌和后,以手拉条揪片,随揪随下入滚水锅内煮熟的名“揪面片子”。);饺子;棋花子;拌汤;蒸馍(分为刀把子;馒头;花卷儿;起面馍馍;包子。)。死面类有棋颗儿;油饼;韭菜饼(又以馅之不同,有肉馅儿、菜瓜儿、地软儿、麻腐儿)。
2、以扁豆面为主的食物有:
疙瘩子;懒疙瘩;搅团;拌汤(制法与麦面同,唯料用扁豆面与莜麦面。);凉粉;小米饭;小米汤;玉米虎;碗子(糜面或谷面和成糊状民酵后,盛入碗盘等容器中,入笼蒸熟即成。);糜谷面干炕儿;糁饭、搅团之类。
3、以甜、苦荞面为主的食物:
甜荞面疙瘩;苦荞面疙瘩; 摊饼(亦称摊馍馍);荞面馍馍;血面。
4、汉民肉食以猪、羊、鸡等为主。猪多在春节前宰杀,除留春节期间食用部分外,便腌晒腊肉若干块,供一年中诸节日煮 食。羊肉于每年夏历七八月至腊月间食之,“手抓羊肉”、“羊肉泡馍”是习惯吃法。鸡肉多在节日或宴请宾客,招待至亲好友时食之
5、风味小吃:
荞圈圈;酿皮子(将白面团用凉水搓成汁,倾入蒸盘,放滚水锅内煮熟,佐以油泼辣子、醋、蒜泥等食用)麻食子;腌白菜;粉汤等。
二、通渭县服饰文化
旧时服装,有极少数着绸缎和机制布缝制的长袍马褂,多数群众只穿土布长衫、长袄、汗衫、裹兜儿等。形似裹兜无袖者称袈袈。
兜兜儿,形似菱形,其上剪成内圆的月牙角,一角端缀长襟带,经绕颈后系于胸前另一角纽扣上。中部左右两角亦为襻带,系腹围一周。下部剪成外圆形。兜兜儿偏下缝口袋,袋面有刺绣花卉。男女裤子,以宽17厘米左右的布料作裤腰,无带襻,另以“裤带”束之。裤下口有以“脚巴带”缠扎者。套裤有皮、棉之分,只有裤腿部分。部分贫苦人家,冬天套在单裤或夹裤外面以防寒。或铡草时,草者作护腿之用。
旧时鞋式有浅眼深眼之分。单鞋浅眼鞋,制作简易,穿着轻便,适应性强;深眼鞋,在鞋帮与鞋面处有舌形突出部分,鞋帮结合处以宽约2厘米的松紧布相连接,故名“松紧带鞋”或垫眼鞋。小脚女单鞋,或宽帮,或窄帮,或浅眼、或深眼,呈尖头;大脚女式浅眼鞋,多用襻带。
棉鞋,皆深眼,面里料之间除打背的褙子外,或棉花、或羊毛,或棉毛混合作保暖层,由两扇鞋帮缝合而成。鞋面缝合处夹股布或股皮一条或两条。鞋面用牛羊毛线色制而成的称毛鞋。
三、通渭县的居住文化
通渭县建房木材多用松木为主。从70年代一些地方打破四合院的格局,采用大致坐北向南,高低一致的一排数房式结构,一房之内或置套间,其两端或对面则修建厕所、车棚、填坑棚之类。
农村多板筑高墙庄院,庄院周长一般为二十六丈,庄院小者,房屋依庄墙。土为长方块,以坯模( 圈子)加湿土,经石础子夯制而成。庄院内大门一侧可建过厅,其他三面分别建厅房(正方或客房)、对厅(俗称“倒厅”)、厦房、厨房等。厅房台阶最高,对厅、厦房次之,过厅、厨房最低,四角公别置厕所、磨房、牲畜圈之类。大门内左侧一角多建高房,也有建于右侧的。高房基层多以上土箍窑,窑面以上土垫平,建高房于其上。
箍窑为住人、装草、圈牲畜等多用途建筑,纯用土于宽高各一米左右的基础墙基上箍砌而成。土有专为箍窑而制作的斜头子。依其形箍砌而成。窑层较厚宜于掌握圆度;窑宽一般为2~3米,长度随需要可4米,亦可长至7米、8米不等。门窗安于顶端侧端俱可。有二三窑并箍者,内开偏门相通,谓之套窑。
崖窑,系在山崖经过刷削,略呈坡度的立面上,掘进去土而成。有并挖数窑的,有窑内再挖套窑的。有庄院的人家,常挖崖窑圈养牲畜、羊只、置放农具等。
另外,通渭县境内,有大量古城堡遗存。战国时所筑秦长城从西南向东北穿越全境,版筑墙体,历历在目,另有筑于北宋时期的城址两座,即今鸡川古城和什川古城。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堡城,俗称寨或堡子(bù zi)。通渭县境内的此类堡城有千余座,视为中国之最,恐不为过。如果加称其为“中国千堡之乡”,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四、通渭县的小曲
通渭不愧人杰地灵。“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新的色彩。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他们把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叫做“风搅雪”。
清嘉庆年代以后,秦腔艺人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通渭小曲”曲调很丰富,据民间艺人讲大概有一百多个。2010年,“通渭小曲戏”在第三次申遗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通渭县的社火
春节社火。耍社火亦称耍故事,是城乡群众在春节期间普遍开展的传统性文娱活动。它将歌舞、戏剧和各种小型文艺表演融为一体。每年正月初七八开始,十五六结束。多数地区以自然村开展活动,也有几个村联合活动的。大部分地方在晚间活动,少部分地方白天黑夜都活动。社火的内容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社火节目主要有春官、跑场子、纸马舞、腊花舞、旱船舞、狮子舞、高台、蛤蟆舞等。除次而外,还有幽默风趣的“推车子”,滑稽逗笑的“跑黑驴”,粗犷奔放的“探马舞”,气势磅礴的“龙灯舞”,妙趣横生的“高跷”以及短小多样的民歌演唱等 。
六、通渭县人的文化情结与挂字画传统
通渭县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经济相对滞后,生存就业困难,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崇尚耕读,重视教育,重视文化,力求从文化教育上寻找出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从而造就通渭深厚的文化底蕴,崇尚文明和书画艺术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家中无字画,不象通渭人”的通渭现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民间书画收藏量较大,有藏品5217件,其中明以前13件、清71件、民国122件、现代4773件,家庭居室挂画125万余件,民间收藏、收售、礼赠、饰挂书画之风越来越浓。“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著名作家张贤亮如是说。
历史只有一次,这些先人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和消失的危险。为了明天、收集昨天、珍惜今天。来全面保护和抢救“今日已难寻找,而昔日随处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今天的继承者,就意味着有了明天的传艺人,薪火相传。如此,才会代代相传,生机一片。
欢迎订阅〖 通渭总商会 〗微信公众号,通渭总商会twxzsh每天推送通渭本土文化、生活资讯、同城活动、美食探店、吃喝玩乐、旅游信息、搞笑视频等优质内容。做通渭人最喜爱的本地微信平台。
相关问答
你对“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 文化 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甘肃 通渭县 了解多少?对甘肃通渭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点,因为去参加过两届文化艺术节。先说说我看见的饮食。通渭人早上起来要喝罐罐茶,吃的有特色的要算象关中油饼一样的饼,好象是荞...
十三花碟宴的由来?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凡有十二和说》一文中就有饭有十二和,菜有十三花的不吝之词。随着清朝时期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使十三花宴席从宫廷深院走进百姓中间。...
通渭 温泉攻略?通渭温泉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一处以矿泉水为特色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天然矿泉水,具有浓郁的山野风情。景区内最大的特色就是“千年古泉”...
甘肃订婚习俗有什么讲究?1、下彩:在订婚之后,男方备好衣物彩礼喜酒两瓶礼酥糕点糖果红枣核桃染红的熟鸡蛋鲜肉双条等十多样礼物,用红纸条束之,上贴红双喜字,置于抬盒内(称“盒子”)...
你家乡农村建新房后还有在堂屋立香火神位的习俗吗?你怎么看这种逐渐消失的 传统 习俗?在我国很多的地方,每个族都有家堂。农历春节,供奉故去老人所用。牌位写上已故老人名字,通常由上而下排序。一般于大年三十过午“请回”,大年初一晚饭后“送走...
甘肃省特色小镇名录?1.定西市通渭县平襄书画小镇2.临夏州和政县松鸣冰雪运动小镇3.武威市凉州区清源葡萄酒小镇4.天水市麦积区甘泉民俗风情小镇5.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七彩丹...
甘肃天水有划分县吗[回答]甘肃天水有划分县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
甘肃省行政区划基本情况?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岷山、陇川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也传承着汉唐古风,使定西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黄河文...
从太谷县到长治的乘车路线是什么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
妻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丈夫骗去签了离婚调解书,就不叫妻子...按中国人传统习俗,双方能对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达成一致意见的,直接协商离婚,如果双方达不能一致意见的,需要起诉到法院离婚。那么,离婚起诉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