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生活习俗
一、饮食
广德城乡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面粉为辅,很少吃杂粮。通常一日三餐,城镇吃饭一稀两干,早餐吃泡饭的居多,农村三餐干饭。面食花样不多,常见的是面条、饺子,为调剂口味,偶尔食之。入冬,城乡家家加工或购买糍粑、年糕食用。吃菜偏咸喜辣,农村尤甚。来客招待讲究丰盛,鸡鸭鱼肉一般为必备之肴。80年代以来,粮、油、肉、禽、蛋等主副食品日趋丰富,吃饭已不仅是为了充饥,而成为一种享受,更加注重营养和口味,主副食搭配适当,口味趋向甜、淡、鲜。民间常有“过去算了吃,不足;现在吃了算,有余”的说法。
喝茶为广德的传统习俗,不论城乡,来客招待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且用茶杯现泡,而不是从茶壶中倒出,不泡茶就显得不恭敬、不热情。县民家家喝茶,以粗茶淡饭而自足。城镇遍设茶馆,茶馆内摆着方桌,几张、十几张不等,从凌晨开门直至夜深,茶客入座,跑堂的立刻端来有盖茶碗,用特制的长嘴铜壶(后亦有白铁制的)冲开水泡茶,只要茶客不走,跑堂总是冲水不停。上茶馆喝茶的多为手工业者、商店业主和进城的农民,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到茶馆喝茶,有的是了解市场行情,洽谈生意;有的是消闲解乏,听“百样话”,即听人扯山海经。一些卖香烟、瓜子、花生、芽蚕豆及油点的提篮小贩,穿梭其间。午后至夜晚,有时还设书场,由鼓书艺人说书助兴。
喝酒亦为县民的一大嗜好,向以散装全粮酒、高梁酒居多。80年代,各类瓶装白酒品种繁多,啤酒、雪碧、可乐和低度酒也日益受到欢迎。
二、服饰
古时,邑人崇尚俭朴,“富贵不服绮罗”,城乡各有特点。随着时代演进,变化愈益显著,城乡渐趋一致。
清末,城镇男穿长袍马褂、长衫,女着大襟短褂,下穿盖脚长裙。服色除衬衣多为白色外,余为蓝、黑、灰、青等色。脚穿自制白布袜,纳底圆口布鞋,雨天穿桐油布帮钉鞋。农村仅有少数富庶人家仿效城镇穿戴,大多数男女都着土布(家机布)制作的短衣、短袄,无门襟的宽腰长裤。冬季,老年人喜穿长棉袍,束腰带。夏季,青壮年下田习惯披5市尺长的单幅蓝布批肩,俗称“大手巾”。白天赤脚或穿草鞋,夜晚或天雨休息才穿布鞋。山民上山劳动着老布山袜和草鞋。
民国时期,服装多有变化,旧式服装逐渐淘汰。城镇男性冬春多着长袍、长衫,夏秋多着对襟短衫;公务人员多着中山装,学生穿学生装,少数穿皮鞋;妇女在家穿大襟短衣、短袄,出门穿旗袍,梳“粑粑头”,着长筒纱袜,绣花鞋。女性服装款式先是长袍、长袖、高领,逐渐改为短袍、短袖、矮领。40年代后期,时兴长只齐膝,袖口齐肩,领高1~1.5厘米的“二五旗袍”。农村变化不大,只是土布渐少,用斜纹布 、士林布、印花布制衣的增多。青年女性喜着大红大绿,蓄长辫,戴银手镯。
建国后的数十年间,衣着急剧变革。初盛行列宁服,后中山服、解放服,“文化大革命”期间着草绿军装,戴军帽成为时尚。70年代末喇叭裤风行一时。80年代以来,穿西服的人日渐增多,布料则愈来愈好,卡叽、哔叽、涤卡、涤纶为一般人所采用,用毛料、呢绒的人亦日益增多。妇女衣服艳丽,花色品类尤多,色彩缤纷。皮鞋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其它鞋类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妇女戴金银饰品的也较普遍,烫发、抹口红、敷脂粉习以为常。
三、住房
古代民居,一般为三间两厢,(多为土墙草顶),天井、大门(包括门楼)组成单家独户的院落。富豪之家,一般是两进或三进的楼房。木架、青砖小瓦,窗户少而小,光线不足,主要是为防盗。少数人家卧室装有地楼,堂屋则用青砖或水磨方砖砌成。隔墙用木板,俗称“鼓壁”。山墙高出屋脊叫“风火墙”或“马头墙”,用来防风、挡火。古代民居迭经战乱,所剩无几。
民国26年冬,城镇建筑几乎全部毁于日军战火。公路沿线较大的村庄破坏也很严重。战后重建的民居限于物力财力,除城区市房多为砖木结构外,一般为因陋就简搭盖的草屋,少数是土墙小瓦,多用土坯隔间。农民住宅式样大同小异:三间草屋,中间做堂屋,两边为卧室和厨房。屋山头搭盖毗屋,饲养禽畜,放置农具。
建国后至60年代后期,城乡拆草屋盖瓦房的很普遍,多数是土墙大瓦,房间都有较大的双开窗户,安装玻璃。堂屋后面有的还隔成“退堂”。除正屋外,屋山头搭盖的毗屋做厨房或猪圈。有的毗屋长于正屋和廊沿均齐,称“钥匙头”,便于雨天行走。到70年代末,草屋已基本改建成瓦房,土墙瓦房也日见其少,青砖大瓦房逐年增多。屋内平顶天花,水泥地面,用青砖隔间。有的不用柱子,叫“硬山到顶”(每间屋都有山头墙)。屋内外用石灰粉刷。进入80年代,城乡兴起楼房热,一般为上下两层四至六间,建材采用钢筋、水泥、预制板,木材门窗,也有安装钢窗、钢门的。
建国前,无论城乡、贫富,堂屋大都供有“香火”。湖北、皖北籍人供奉“天地君(国)亲师位”的中堂;河南籍则供奉“祖宗昭穆神位”立轴,左边供灶神,右边供土地或财神。城镇人家亦有中堂挂山水、人物、花鸟画或书法作品,两边配以条屏或对联的。
建国后,城乡居民纷纷烧掉“香火”、家神牌位,贴上毛泽东主席画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在供桌上放置《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石膏像,时称“宝书台”或“忠字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居民室内布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普遍悬挂山水中堂及诗词条幅。
四、洗澡烤火
洗澡旧志载:“居人不论大家小户皆有浴室,男女老少,夜必澡洗,寒暑无间”,此习沿存至今。本县山区,家家都有澡锅,经常洗澡,澡水用来浇菜、肥田;畈区,农户家庭有澡锅的也不鲜见。城内浴池有“雅座”与“普通”(俗称大澡、小澡)之分。雅座有躺椅,供茶水,可提供捏脚、修脚、擦背等服务。每当工作疲劳或身体稍感不适。人们总想去浴池浸泡全身,然后靠在躺椅上休息,闭目养神,以消除困乏,这叫“靠大澡”。洗小澡比较简单,称之“花钱不多,洗得快活”。爱上浴池洗澡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部分中老年人,把洗澡看作是一种生活享受,一年四季,每天必洗,故俗谚称广德人“早上皮包水(喝茶),晚上水包皮(洗澡)”。近年,由于住房条件改善,生活富裕的家庭建有卫生间,自备浴缸、热水器;一般家庭则用澡盆加薄膜浴罩,仍然保持常年洗澡的习惯。
烤火又称取暖,是广德冬季传统的习俗。无论城乡、贫富,冬季都要烤火。山区以烧木柴、竹片为主,或挖树蔸搭配。入冬以后,自晨至暮终日不断。农村家家都有“火塘”,有的在厨房一角,居室较宽的单辟一间或半间。火塘用砖扣砌,或在地上挖个坑。火塘上一般都悬挂一只炊壶,兼烧开水。每逢雨雪天气或晚饭后,全家围坐火塘边烤火,来客也坐火塘边。旧时农家习惯:男的搓牛绳、打草鞋,妇女纳鞋底或做针线活,老年人则抽旱烟管,天南地北闲谈的话题很多。城镇普遍烤炭火,用木制边长约50厘米的正方形盆架,上置特制浅底铁质火盆。无论山区火塘或城镇火盆,多数在临睡时将“底火”用灰压实。如底火不足,则再加生炭一块,以便次晨生火。从冬至前后开始,直到春暖,从不间断。
五、行旅
县境属山区,旧时行旅以步行为主。老弱病残者乘坐独轮手推车或骑毛驴。少数官绅富商出门坐轿,新娘坐四人抬的花轿。30年代,宣(城)~长(兴)公路通车,沿线村镇居民偶尔搭乘客车。城镇中极少数人以自行车代步。
建国后,山区通公共汽车的村镇逐渐增多。80年代后,乡乡都通公路,自行车已经普及,三轮车、摩托车直通山区村落,人们外出多以车代步。
旧时,过桥让路都让老人先行,出门者远道行旅十分谨慎。民谚有“行船走马三分命,小车后面跟死人”、“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穷客人,富盘缠”等,有的中老年人习惯在出行前静坐半小时,检点有无疏漏之处,如行旅用品是否备齐以及必要的嘱咐等。
六、生活器具
家具旧时,城乡一般中产人家有雕花床、八仙桌、立柜、两截橱、抽屉桌、条几、梳妆台、木椅、条凳、衣箱、碗橱、脚盆、水桶、马桶等。贫穷人家为架子床、板桌、条凳等。家具多为木制,竹制的也有,用料和制作比较考究。无论贫富,木质家具多用红色油漆。70年代后置家具之风渐盛,且不断更新换代。始时兴大衣橱、五斗橱、床头柜、高低床等,80年代流行食品橱、装饰橱、席梦思床、沙发、钢折椅、组合家具等。用材有木、竹、藤、金属、三合板、装饰板等,色彩则趋向淡雅。电视机、收录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使用的已较普遍。
炊具旧时,城乡人民煮饭、 烧菜均用砖砌土灶。灶面画有山水、花鸟、万年青等、并写有“福寿禧”、“忍耐为高”、“五谷丰登”、“福”、“水克火”或“水火”等字样。饮食用具有铁锅、铜壶、瓦罐、水缸、坛盆、砧板、火钳、蒸笼等。民国时期,搪瓷、白铁和铝制品开始出现。60年代塑料制品日增。80年代初城镇居民普遍使用煤墼炉,使用柴草炉灶的越来越少。
照明用具清末,民初有蜡烛、菜油灯,室外用灯笼、火把,后用煤油灯,演戏、集会用汽灯、美孚灯。民国13年(1924),县城始有电灯照明,至抗战爆发时停止。50年代中期,县城复用电灯照明。70年代城乡普遍使用电灯。
取暖降温用具寒冷季节,除使用火塘、炭盆取暖外,还用火桶、火坛、汤焐子,后又增热水袋、电热毯等。夏季扌扇风多用香蒲叶(俗称芭蕉扇)、羽毛、纸等制作的扇子。现在普遍使用电扇。
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丁酉清明节前记
广德新貌
“土民”与“客民”的春节风俗
春节,又称过大年,是除藏历年之外所有民族的盛大节日。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过春节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民族既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特点。
春节
广德是个移民县四方客民杂居处。大的移民潮据说有三次。第一次是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中原地区人民迫于战乱陆续南迁。第二次是公元十一世纪宋金战争时期,宋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大批中原人民随康王南渡移住江南。最近一次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及其后的瘟疫暴发,人口损失殆尽,清政府招移民垦荒。中原及其他各地的人民却因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而大批来到南方求生。移民的到来,与本土居民和谐共生,不仅带来了原地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带来了那里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因而表现在春节活动上也呈现出丰富多采,异彩纷呈的面貌。
从河南,湖北,绍兴,温州迁徙到广德的人们,与广德老本地人都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神,也叫过“小年”。送灶神的程序是,先把灶台牌位上的灶神像撕下来,放在托盘上,再摆上三荤三素、炮竹、香和纸类的祭品。本地人还要用油煎一块糍粑,说灶神爷吃了糍粑糊住嘴,到了天庭见了玉帝不会乱说。除此,本地人还有“男不拜月亮,女不送灶神”之说。意思是说月亮乃女人的象征,不值男人尊重。再则女人通常话多,管不住嘴,怕她在灶神爷面前瞎说,惹灶神生气,给家庭带来厄运!所以,送灶神时不让女人插手,全有男人操作。待灶神送上天后,需在除夕夜再举行同样的仪式,贴上新的灶神爷像,把灶神请回来。据说灶神爷上天这几日,凡间无神管辖,本地人称“赶乱岁”。也就是说这几日民间百无禁忌。而河南人并不刻意贴灶神,而是存在于他们的意念中。他们在打灶时,灶头上已经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和“忍耐为高”的字样,提醒主妇在断炊或缺油少盐时,切勿生焦发脾气,惹灶爷生气。他们在过小年时,为灶爷供上一碗豆腐,和几条小鱼,其意为,我们都富了,而且小有节余,让灶爷上天报喜不报忧。
过去广德本地人春节不贴对联,贴门神爷,贴唐代君王身边的护卫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其意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崇拜。再则二位勇士的像貌威武贴在门上有灵气,能护家守院,可辟邪。同时也贴“招财进宝”类的财神爷。后来因受外来客的感化,也贴对联了。但却没有外来客那么多规矩,他们只是在大小门上贴,别处不贴。外乡客不同,不光是大小门上要贴,房前屋后,舍内舍外到处都得贴。并且春联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喻灶神爷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其意是灶神爷上天要多说好话,下界多带吉祥。土地爷的对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寓意是只要肯勤劳,就能在土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对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别看这简单几个字,却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进去。院内大树也贴:“树大根深”。墙壁:“春光明媚”。舍内床头:“幸福健康”。厨房:“勤俭节约”。连鸡窝,鸭圈,牛栏都得贴:“鸡鸭满圈,牛羊成群”等。总之,到处都得贴红彤彤的对联。这就是广德外来客与本土人区别所在。
据悉,外乡迁移来的居民多数没有挂中堂的习惯,他们堂屋供的是:“祖宗昭穆神位”的字样。供桌上的香案是一对蜡台,八只香炉。大年三十除了祭神,祭祖仪式外,八只香炉一夜烧到天亮不间断,从正月初一烧到十五元宵节,有的过了元宵节还烧,烧到二月二龙抬头。而广德本地人不同,他们堂屋上方不供所谓“祖宗昭穆神位”字样,挂的是《山水》、《寿星》、《关羽》、《财神爷》、《钟馗》、《松鹤延年》之类的中堂。供桌上也摆香案:有蜡台一对,香炉一只。除了大年三十祭神祭祖外,香火只烧三天,那就是初一至初三。平时初一和十五烧平安香,求得一年四季全家老少平安如意。但老广德人有特点,大年三十要掂着猪头到庙堂去敬香,并且都争烧头香,放头炮!意味在新的一年里家庭更加红火,兴旺发达。
老本地人春节剃头也很讲究,他们不剃“煞尾头”,就是一年中理发师所剃的最后一个头。说剃煞尾头来年灾星重,有厄运。同时在新春正月不剃“开刀头”,说新的一年拿你先开刀晦气,这年中不死也要蜕层皮。在传统民俗中,广德老本地人“洗年澡”也有讲究,素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还有二十六“洗禄福’’之说。老广德人把过年叫“年朝”。把初一叫“三朝”,其意是年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并从初一至初三日不扫地,扫地怕惊动土地爷。不向屋外泼污水,泼污水会泼走财气不说,还怕泼到’“太岁”头上惹灾星。不可下河洗衣:洗衣污染天河会影响穿衣人的健康。不动菜刀,动菜刀怕惹祸。不吃稀饭或喝汤,怕出外下雨。另外,初五不干活,干活会阻滞全年的财运。总而言之,整项习俗都是以祈福消灾为核心。
老广德人与外来客的习俗有不同之处,但也有相同处:除夕要守夜,还要烧大火,火烧得越大越旺越好。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一家人围着火笼旁取暖守夜。守到半夜吃“元宝汤”(饺子或馄饨)。放过迎岁炮后,睡前要把火加大,烧旺。把椅子板凳摆好,让老祖宗回来烤火取暖,在一起谈心。而火笼里的火不能断种,初一接着烧,意为薪火传承,子孙相继。初一拜年也很讲究,村民们都挨家挨户地拜,并且每到一户没进门前老远就喊“拜年”。待主人出来相迎才进门!这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在殷商时期,人间出现一个叫“年”的怪兽凶猛无比,每在除夕夜出来吃人,由于这叫“年”的怪兽体大凶猛,吃掉的人不计其数,并且吃人不吐骨头,吃一次要管365天。每逢新旧岁之交就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闻“年”丧胆!因此,便把这天视为“年关”,各个村庄的庄民们都要在正月初一这天挨家挨户奔走相看。看看谁家吃掉人没有,表示关心!就这样,年复一年,时间一长人们便把这些礼数称为“拜年”。不仅村邻拜,亲戚家也要去拜,看看有没有被“年”吃掉!那个时期的拜年,人们非常害怕,因为不知哪家的人会被“年”吃掉!所以每到一家都不敢轻易进门,只能站在门外喊,待主人出来才敢进屋。时间一长便成习惯!有甚么办法能降服怪兽是庄民的一大心病,后来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把各个庄的庄民都组织起来,集中在一片空旷的原野,再把干柴,毛竹,杂木堆放在一起,燃烧一堆熊熊篝火。火光冲天,映红了漆黑的夜空!尤其是毛竹,经大火一烧,噼哩啪啦响个没完。各庄的男女老少都围在各自的火堆旁取暖躲灾!壮劳力拿着斧头,挖锄,砍刀等利器,守候怪兽的来临,准备以死相拼!岂知,这叫“年”的怪兽生性怕光,怕火,还特别怕那毛竹燃烧的爆炸声。见到这些吓得浑身颤抖,不敢近前,缩了回去。正月初一,人们又纷纷挨家挨户拜年,没发现有人被“年”吃掉。后来人们就开始研制炮竹,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贴对联,烧大火,挂红灯,放大炮。自此,那叫“年”的怪兽再也不敢出来吃人了。但“拜年”已成为人们的习俗,传至如今。
自“年”无意中被人们降服后,天下太平了!为庆幸这盛大壮举,便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大放花灯。有的还到祖宗坟地为被“年”吃掉的亲人们烧纸,送灯,以此表示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纪念。而广德老本地人原来也送灯,后因送灯烧山被县衙禁止了。到后来元宵节活动越演越旺,还组织年青人玩狮子,划旱船,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等活动。
然而,“春节”顾名思义,是个不平凡的节日,不仅陋习繁多,覆盖面广。还承载着中华56个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传统文化。尤其是广德,自1865年瘟疫后,从河南,湖北,绍兴,温州迁徙来的外乡客甚多,他们将各个不同区域的生活习俗带到广德,汇于一体。再加之老广德人的风俗习惯,真是五花八门,充满着传奇,让人难以释怀!文/解宗来 周永梅
河南移民“元宵节”为祖坟送灯
“元宵节”是有近两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夜”。又称“上元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大放花灯,为已故亲人上坟送灯的习俗。故尔,人们又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之为“灯节”。俗话说:“除夕夜的火,元宵节的灯”,它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对火的崇拜和对光明的追求,除夕夜火要越旺越好!就意味着来年全家红红火火,人丁兴旺。正月十五,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照得满屋通明。大人、小孩、姑娘、嫂子奔向场子、村头、路口观看玩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而对于身居广德的河南移民来说,却还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为已故亲人送灯。
上古之时,野兽很多。初葬的坟墓常常被野兽刨开而将尸体尽食。为防野兽的侵袭,人们就在坟墓四周燃放火把,吓退野兽。久而久之,就演化为元宵节为已故亲人送灯的习俗。
元宵节
十五一大早,家长们就开始为送灯忙乎起来。先用心设计灯的式样;有的扎牌灯,有的扎宫灯;有的是荷花灯,有的是西瓜灯,有的是两种以上图形的组合,有的还配上各种纸花。骨架的材料则按灯的形状、式样选择,有的用苎麻杆,有的用小圆竹,然后糊上透光纸。灯扎成后,有的还在灯上作画涂彩,近似于居家张挂的彩灯,俨然一件工艺品。这样的灯扎起来费时费工,一般是村中上等人家,而且是为最有名望的某位祖先特制的。而一般的中等人家,就是扎一只插在坟前、上下为四棱锥形、中部鼓出的高脚灯。即用一根小圆竹,将一头劈成四瓣,中间撑一个小十字架,再将顶端收拢,用细麻绳或铁丝扎紧、糊上纸也就成功了,一、二个小时可以扎很多。而最普通的人家只是扎一只“裤脚灯”。削上四根或三根竹签,插在地上,一张红纸或白纸裁四开,对边一粘连成一个圆筒,套在签子上,也就成了。送灯时,不管什么灯,一座坟一只。燃亮的蜡烛大都选红烛,管的时间越长越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灯的式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市面有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塑料小灯笼出售,里面安放电池,到坟上只需把开关一开立马就亮了,管的时间长,而且不易发生火灾。
亮灯的时间是在煞黑之前。有的坟墓离家几十里,所以有的吃了十五元宵饭,家长就带着大点的孩子,匆匆赶往墓地,让孩子从小认识祖先的坟墓,知道为祖先送灯上坟尽孝道。在坟地,家长还要对晚辈们讲述祖先的光荣历史和些不平凡的经历。如此一代一代,上传下教,这大概就是“薪火相传”的本源吧。
送灯时,对于特别有名望的至亲,像太公太婆,爷爷奶奶,父亲或是母亲,都要特殊对待,通常还要郑重举行祭奠仪式,鸣放炮仗,焚香化钱,供奉三荤三素和美酒,行跪拜礼,祈祷祖先对子孙的护佑。当然,送灯也很有讲究:到了坟地,说是谁先点燃灯就意味着今年的运气好,办事吉利。另外,在坟地送灯的人,点灯必须用自己的火柴:若借用别人的火柴,或是在别的坟上取火,就意味着祖先得不到,还是见不到光明,等于白送!在点灯时还必须念念有词:“正月十五来送灯,送什么灯?送金灯,送银灯,送给祖先一盏通明灯。子子孙孙来送灯,我祖坟上得光明……”之内的词。
广德河南移民念祖敬宗,元宵节为已故亲人送灯的习俗不仅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灵里,而且也感染和影响了来自其他各地的移民后代。每逢元宵节,他们也驱车几十里、上百里,前往各自亲人的墓地,带上一只灯,送去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夜幕降临,但见漫山遍野,灯光璀灿,犹如繁星点点,与村庄集镇此起彼伏的烟花彩灯连成一片,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画卷。文/解宗来
河南与湖北移民不同的风俗清明节
誓节镇位于广德西部,人口约7.6万,面积342平方公里,誓节属移民大镇,大多数为河南、湖北两省迁入。清明节属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留下了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现已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现就誓节地方清明节习俗介绍如下: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与寒食节时间相连。但寒食节是禁火,将冬季保留的火种熄灭掉;而清明节则要重新钻木取火。所取之火称为“薪火”,也就是意味着“薪火相传”。唐朝的皇帝在清明节这一天还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将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示君主对臣民的仁爱之心。据说,介之推死的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登山祭奠,发现介之推焚身的那棵柳树,居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昭示天下,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寒食与清明不仅时间相连,而且主要内容也是相同的——都是祭奠先祖,缅怀前人。所以唐朝以后,清明节的许多习俗慢慢地就和寒食节融合在一起。在那时候人们看来,这两个节日是连在一起,不分轩轾的。到了后来,寒食节渐渐地被清明节所取代。晚唐、宋代以后禁火令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袭此俗了。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为了清明节的一部分。在现代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只知道“清明节”,而不知“寒食节”为何物。如今,我国江南地区的人们到清明节这一天,大多都要吃“青团”是一种草汁与糯米粉糅合做成,里面放入豆沙,外面呈青碧色的冷食食品,看来就是从以前的寒食节习俗延续而来的。
清明节是节气之一,有着气候、历法等一套制度仪俗为依托,容易为人们可沿用,尤其是清明节里扫墓习俗,为人们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找到一种释放的形式,因此,受到了人们普遍认同。因此,清明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一年之中重要而又内涵丰富的节日了。
清明节
踏青、采蒿、挑荠、插柳、放艾篙: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屋外,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郊外踏青、或去郊外放风筝,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春游,这些户外游活动被称为踏青。
古时还有“踏青挑荠”的习惯,这种习俗在少数地方直到现在还可看到。每到清明节前后姑娘和媳妇们出门踏青。采蒿子包蒿子粑,挑荠菜包饺子、馄饨,饶有风情。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有的把柳枝插在门边,有的供在堂屋里的供桌上,或放在灶台上,据说能驱除灾邪。
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清明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中原河南是华夏人文始祖发祥地,洛阳是周公营造的城邑,乃七朝之都。传说凡华夏子孙在去世后,每年清明节其英灵皆要赶赴洛阳与各地宗亲英灵相聚,参加朝拜先祖的大会。所以其后代均要赶在清明正午前为已故的亲人送纸钱,作为他们旅途的“盘缠”。这也是昔日将祭祀用的干古纸称为“洛阳纸”的来历。湖北、河南移民,祭祖习俗有所不同:河南人先在草地上铲两块锥形的草坪,锥尖相对,中间夹上一摞印有钱纹的干古纸,称为“坟帽”压在坟头上,再烧些纸钱供祖先,同时,还供上一些蒿子粑,作为干粮,以备先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充饥。而湖北人则大多数在坟头上用竹枝挂上红红绿绿或白色的纸钱吊子,称为插青,同时也供蒿子粑。而挂纸钱吊子的小竹竿还大有讲究,一定要用空心竹,不用实心竹,因为空心竹轻,实心竹重,所谓路远无轻担,只怕遥迢路远亲人背不动,可谓用心良苦!而绝不可省事将钱吊子挂在墓上生长着的树桠或竹枝上,那样的话亲人就带不走。这就是河南人称为上坟、湖北人称为插青的来历。在通常情况下,扫墓时都要对祖墓进行修葺,砍去墓上的荆棘、杂草。若不是闰年,还要为墓葬培土,称为包坟。若要为墓葬立碑,大多也选在这一天。文/张传文
“鬼节”七月半的由来
七月半鬼节
年小月半大,指的是中国节中七月半“鬼节”,又称中元节。仔细分析,春节是个承上启下、辞旧迎新的节日,其意义非同一般,但和七月半相比,它还要逊位一些。足以显示七月半这个鬼节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七月半这个鬼节并不只是七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从七月初七开始直到七月三十近一个月。 七月半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佛教和道教。
目莲救母:相传古代有个小女孩叫目莲,从小丧父,和母亲刘氏相依为命。母女过着清苦而快乐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小目莲已长到十七、八岁。 俗话说女长十八变,越长越好看,小目莲现已出落的如出水芙蓉,妖娆动人,真是人见不走、鸟瞰不飞,村里村外的小伙子无不仰慕目莲的美丽,纷纷上门求亲,但均遭目莲拒绝。
一天母亲刘氏将目莲叫到身边对她说:“孩子,你已经十八岁了,老母已年过六旬,你还是选一个好人家出嫁,过上好日子。”
目莲听了含着眼泪摇摇头……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有一天,目莲的母亲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驾鹤西去。目莲哭得死去活来,不管乡亲们如何劝解,小目莲无法从悲哀中走出来,想起和母亲在一起,想起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小目莲又放声大哭!
由于日夜思念母亲,小目莲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上苍让小目莲在一个夜晚来到阴间见到她死去的母亲刘氏。可怜她的母亲已经被一群饿鬼折磨得瘦骨嶙峋。目莲用钵盆装上菜饭送到母亲面前,可阴间的饿鬼们夺走了她的饭莱。母亲痛苦地含着眼泪忍着饥饿。
小目莲痛苦地回到阳间,天天哀求佛祖,一日三遍给佛祖烧香磕头,终于一天,目莲的孝心感动了佛祖,佛祖收目莲为女弟子,授予目莲《盂兰盆经》,并赠给一只法宝盂兰盆交给目莲。
目莲按照佛祖的示意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满珍果素斋高诵《盂兰盆经》。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
地藏开门:目莲救母的故事迅速在村里村外传开,人们纷纷效仿目莲的做法,向目莲请教《盂兰盆经》,备上鲜果美味诵经敬奉亡灵。
地藏菩萨在阴间地府听到阳间经声阵阵,来到阳间转了一圈,深受感动,想起自己老母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悲从中来,世间凡人尚能如此,难道神仙不如凡人。如此一想,在七月十五这天,徇了私情,让看守偷偷打开牢门,饿鬼们蜂拥而出,来到人间,享受贡品——
消息传到天庭,玉帝考虑到是佛祖的旨意,就没有追究地藏菩萨的责任,反而顺水推舟,定七月十五为鬼节,这样以来,人间就又多了一个年小月半大的“鬼节”。
广德南乡居住的人大多都是清朝曾国藩时期从湖北迁移过来的,到现在还保留着湖北人生活习俗。
据老人们说,到了七月半这天,家家要备上冥钱草纸,准备饭菜酒水面向老家方向,当家的背着手,在正堂转上三圈,口中念念有词,大概的意思是说,作为后代被绑着下了江南,但不忘祖先,准备酒菜供奉祖先,祈求保佑——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七月半已经演变为孝敬长辈,合家团圆的节日。到了七月半,人们除了不忘烧香烧纸,还早早地杀鸡宰羊,摆上一桌酒席,将已嫁出去的老姑娘、小姑娘都接回娘家,共度中元节,一家大小喜气洋洋边吃边谈心,谈谈上半年的成绩,叙叙下半年的打算。这正是:千古目莲孝亲母,感天动地诉母苦。玉帝定节七月半,教化尔等莫忘祖。文/黄大臣
腊八粥的来历
提到腊八粥,首先要说说腊八节。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吡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在公元前525年的某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练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曰,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腊八粥的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曰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常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佛之日是腊月初八,称为“佛成道节”。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顾名思义,就是由8种原料煮成的粥,至于原料配制,则根据当地出产及生活习性而定。因受佛教影响,原料皆为素食。现介绍两种传统原料配制:一是由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秫米(粘高梁米)、红小豆、莲子、桂圆、花生米、栗子、小红枣、白糖为原料;二是由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为原料。现在,由于生活条件好了,思想禁锢少了,也有不少人将自己喜欢的肉类食物加进粥里熬制,比如加入火腿肉、咸腊肉等。文/阮从银
东亭安庆人文化与习俗
近来,《安徽商报》对安徽的“徽”文化,炒的沸沸扬扬,加之全县开展的《加快文化发展》大讨论。而我作为一个“博客”,灵魂深处的那颗孜孜不倦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也总是在为某一种文化的起点和它的产生,苦思冥想,相互撞击和摩擦,形成一种挥之不去,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理念,缠绕着我!迫使我执笔,把那些沉积已久,言传身教的文化背景写出来,以示读者,告诫子孙。
严格地说,广德的文化属于移民文化。清朝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此展开的拉据战,以致瘟疫流行,十室九空,除卢村甘溪沟及小余里的大洪保有部分原始广德人外,其余的全是移民;有这么一个说法,四分是河南人,迁居在邱村、新杭一带;三分是湖北人,在大南乡定居;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庆人,定居在今天的东亭乡和新杭的松敦村,原凤桥的一个小村也有部分安庆人。安吉,良朋也有安庆人的群居点。在《安吉县志》中,安庆人称“客家”人:因为他们本地人占多数,而我县大都数是移民,所以就没有客家人之分了。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失落的群体》对这件事有着详细的描述。
据说,我们的祖籍是安庆“怀宁”人,和陈独秀饮的是一溪水。当然,我没法去考证: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文化旗手,大名显赫,曾推动过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魁、方孝孺,曾在清朝代表着中国的文化现象;古代有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是描写安庆、怀宁人的悲壮爱情故事。耳濡目染;我伯母年过九旬高龄,依然会背诵《增广贤文》《三字经》等古代的教科书。安庆人注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言传身教的。比如有几句孺夫皆知的俚语,很值得回味,“三代不读书,不如一条猪”;“穷不离猪,富不离书”;“求人不如求土,求土不如求书”。可见安庆人中把读书已经推到了一个至高点!安庆文化人中,对读书寄予厚望,求真务实。哪怕家境再困难,也要让后生念书。
安庆人在伦理道德上很讲究,他们善积“阴德”,尤其是对村邻、亲戚、朋友,遇上困难都能鼎力相助。对父亲的称胃叫“da”(大),我仔细评这个“大”字很有意思,按民间的说法是“天”为大,父为“天”,母为“地”,父为“乾”,母为“坤”。这“大”就意味着父亲是家庭里的一片天,最“大”的意义所在吧。管叔叔叫小爷,伯伯叫大爷,姑夫叫姑爷,反之又把爷爷称“爹”。所以,这种称胃把许多河南和湖北人,经常闹的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安庆人在广德东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几代人同堂,这样有利于把家业做大、做强。往往你会看见若大的家庭,主事的人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奶奶。安庆在广德的人群中有一句俚语特别有意思:叫“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过去,你别小视那位手捧旱烟袋,穿着极朴素的老太太,往往她就是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安庆人娶新媳妇进门,做婆婆的首先要对媳妇进行一番疏导:教她如何做人、如何逆来顺受、三从四德、保守名节、维护家风、尊老爱幼、坚守妇道等家规。婆婆还要先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在公公、婆婆面前讨叫生活,当好自己的媳妇等。
东亭安庆人在祭祀方面,先拜自家祖宗为根本,然后再拜观音、祠山菩萨为精神依托。他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处境,都能找到一位在历史上有显赫地位的名人,作为自己膜拜的偶象。
“耕读传家”是安庆人的文化之本,之所以这样,有许多人对安庆人产生误解,说安庆人是吝啬鬼!其实也不为然:安庆人善于苦心经营,至于干那些打杀抢劫之类的坏事是很少涉足的,因安庆人胆子小,考虑任何事都很周全:所以说,安庆人在东亭,尤其是在民国混乱时期,当土匪和参加一些暴动类的非法之事很少。他们职业选择有当木匠、瓦匠、蔑匠、补锅、补碗、接犁头等。他们逆来顺受,以沉默作代价,但骨子里确有一股不屈不饶的精神意念,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很理智。
旧社会安庆人在婚事安排上,门第是不重要的,选择安庆人,同安庆人结婚是必定条件,因为东亭安庆人不愿和异地人结亲:原因是安庆方言不好听,受人歧视,怕招惹是非。不过,也别怪先人们有种不合理的条件,就我们这辈人在异地,一听我们操有安庆口音,马上就有鄙视的目光,那样的目光,会让我们感到耻辱,惭愧。所以,那种感觉非安庆人能体会得到的!
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东亭有几个推独轮车的,在卢村老街东河桥,碰上几个年青人,也是推独轮车的,在一起开玩笑,惹“倒了毛”,学安庆话,安庆人不服,抽出“开棍”,对其腰部就是一开棍。有人说:这一开棍打掉了对方的“腰子”,哈哈哈……大笑三声!安庆人见其大笑,更加来气,又连补几脚,伤者当即毙命!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吃了官司。自后,笑安庆人说话的人就少了。因为,这是血的教训!
在清同治年间,广德十室九空,首先招募的是河南、湖北人的。因当时大概安庆有人在广德做官,看到家乡水灾严重,便上奏朝廷,允许在安庆也招一部分难民来广德开垦。在整个东亭的安庆移民中,汪、程、张、吴、刘、方、黄这几大姓最多,象我倪、储之类虽户数不少,但不属大姓,他们谱系脉络清晰,其中好几家的家谱,我都认真拜读过。如程家:就有把宋代的“二程”的理学家奉为先祖;在阳岱山的邱家,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裔。据说,吴三桂被满门抄斩时,他们扶老挈幼逃到安庆,在安庆改吴姓邱,安居落业,后又迁移到阳岱山定居。他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九过年,祭祀供的牌位是封缰大吏吴三桂。
湖坝村民组的黄姓,他们活着的人姓黄,死后的灵位上的姓氏必须改为姓“潘”,原因是以祭祀他们先祖,北宋时期的政治核心人物——潘仁美。黄带村民组的方姓,他们是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方苞,视为先祖;可见安庆人习俗独特,姓氏来历更为复杂。他们家族既使再苦,每一代必须集体出资培养一位读书人,以传承他们的姓氏文化。
自同治与咸丰年间,安庆桐城、怀宁、潜山、枞阳、太湖等各地的移民到了广德、东亭及安吉、良朋,在文化取舍方面,也有许多有意义的事。当时,迁移过来的居民,一般是安群分居的。安庆人归安庆人,河南人归河南人。皖南花鼓戏在演唱过程中,当时的安庆人很是看不起,那时安庆程长庚已经带领徽班进京,将昆剧与枞阳高腔有机的结合,成为了一个新剧种——京剧。当然,安庆人最喜爱的还是“黄梅戏”,它的唱腔、道白都合安庆人的口胃。安庆民间文化中的“小调子”很有特色,语言丰富,取材广泛,都以歌唱男女爱情为主题。同时还有薅秧号子、车水号子、舞狮等方面,都是安庆人的强项。
在丧葬习俗方面,安庆人有独立的一面,人死后,一般是不请河南道人做丧事的,因为安庆人有自己的道人,那就安庆道人。其实也没别的区别,差异是河南、湖北道人与安庆道人唱腔不同罢了,做道场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供的神位大致一样。
“农耕文化”安庆人有几项操作流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对土地进行“烧包子”。在田里用杂草烧一堆土粪,第二年的桩稼,就会长的更好。还有就是接犁头,这件事也只有安庆人会做,犁头接长了,牛就可以省力,耕地的面积增大、加快。以减少牛的劳动强度。“打草腰子”,也是安庆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捆柴,必须要这个腰子,就是用稻草很自然的连接,打出来的腰子像只鸟窝,很有艺术。
安庆人在饮食上很讲究,有一种野菜叫药芹,东亭人称“安庆菜”,药芹不同于香芹的,它入口清爽,东亭人将这个菜做到了极致,煎、炒、烹、炸、淹、烂、臭,这几个方面怎么弄都很好吃,不过,你要天天吃这道菜就不行了,会吃厌的。尤其这种菜的臭菜水,炖出的小南瓜汤,比起腌白菜水来,其味道更逊一筹。不过现在很难吃到了。还有一种菜也很有特色,就是把豆渣进行霉制,然后烧汤吃。当年,东亭老街的,徐造飞豆腐坊的霉豆渣,想起来就流口水,我们经常拿几分钱去买一大串豆渣饼回来吃,现在我也还喜欢吃,但总觉得没有以前的好吃。将山芋杆子腌制,也是安庆人的一大发现:山芋杆腌烂,用饭锅一蒸,那味道实在极好。这几道菜都是以腌、烂、熏、霉,从营养上是不科学,但它确是安庆人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广德,人们视东亭人为广德的“犹太人”很有点象,东亭的安庆人,基本上是以安庆的桐城文化为代表,当然,一百五六十年的文化大溶入,他的原始成份已逐渐退去,各种文化的大渗透,已经不是它的本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这是自然现象,因为整个中原文化,就是一个不断同化的过程。但是他的真实内涵,同与异,只有进行比较时,才能清晰和分辨。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安庆人,不管你用什么语言说话,我都能知道你是安庆人,因为他的语言无不透露着安庆人的信息。
安庆人文化底蕴深厚,他们更多的是以《耕读传家》,崇尚读书,当然,读书不是每个人都能培养成材,这些他们理解。他们除读书,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从事的产业五花八门,让其家族得到发展,得以升华。全县不足十家的龙头企业,而东亭就独霸三家,他们的发展前提就是凭着勤劳、苦干,加实干的精神。
不守旧、不固执,利用最佳优势,率先兴起中药材生产基地,苗木培植、蘑菇种植基地。沙坝、颂祥村在土地资源较少的情况下,他们组建瓦工、木工、油漆工程队。大厂、小厂星罗密布,这是他们的本色,不怕被歧视,用实力说话。这就是东亭安庆人的文化特点,首先是自律,宽容,融入和渗透,传承和发展。
相关问答
广德 哪些地方好玩?1、太极洞2、桃姑迷宫3、横山国家森林公园4、灵山大峡谷1、太极洞:太极洞又名长乐洞、大洞,位于广德县城东北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新杭乡石龙山中,是全...
安徽 广德 属哪个市?宣城市。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是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苏浙皖交汇处。境内有文房四...
雷州有哪些风俗 文化 ?雷州半岛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长约130公里的半岛伸入南海,全境属于热带地区;雷州半岛地属边陲,向北群山阻隔,向南茫茫大海,因此雷州半岛开发较晚,在...
我需要一篇关于遂宁观音 文化 或 佛教文化 知识的作文作业题目:...[回答]观音所代表的那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与人为善的信仰是中国深厚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民众广泛信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最为知名的中国三大观...
雷州 文化 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是什么?这个有趣的现象,民俗学家给了我们解答:盘瓠崇拜历时几千年,到了现在已逐渐式微,后人虽然还会受其影响,但已不可能再顶礼膜拜了。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半岛外...
永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永州,湖南省地级市,地处湘南,境内潇、湘二水汇合,故雅称“潇湘”,下辖2区9县,总面积22441平方千米,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2018年常住人口545.21万...皆隶...
安徽省宣城市有哪些必玩的景点?景点推荐1、龙川风景名胜区2、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3、宣纸文化园4、太极湖村5、夏霖九天银瀑6、水墨汀溪风景区7、太平湖8、徽杭古道9、中国鳄鱼湖...
安史之乱的爆发跟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有联系吗?时值唐王朝鼎盛之际,而渔阳鼙鼓动地而来,安史胡骑席卷而下,直扣潼关,竟然两京不守,天子出奔。从天宝十四年到广德元年,前后历三朝八年才粗定叛乱。大乱之后...所...
有人说湖广填四川,那四川话是从湖广地区方言转化来的吗?有何依据?说四川话是从湖广地区的方言转化而来,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现代四川话的形成,绝不仅仅是源自“湖广填川”,而是建立在长期、多次中原移民、同化的基础之上。常...
天然森林氧吧哪里最漂亮?地处秦岭西端的甘肃麦积国家森林公园毗邻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山东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齐长城遗址、古代文化名山徂徕山、“五岳之首”泰山、“海上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