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
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概述
民俗是指一定社会群体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和风格的社会文化现象,包括节庆活动、传统礼仪、民间习俗等内容。民俗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宗教、伦理以及思想内涵,与中国传统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传统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释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些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塑造和影响了中国的民俗习惯和观念。
儒家思想对民俗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强调“礼”、“义”、“孝”、“慈”等传统价值观念被视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价值观念在儒家经典中得到了系统阐述,对于塑造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尊老敬老、重视家庭聚会、注重孝道传承等民俗习俗,都源自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民俗的塑造和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历久弥新,成为中国民众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释家思想对民俗的影响
释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释家对于善恶报应的观念对民俗的影响。释家思想主张因果报应,提倡行善积德,远离恶行,以求善报。这一思想观念在中国民间渗透广泛,形成了许多反映善恶报应的民俗节庆和风俗习惯。例如,传统的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中祭祀祖先和亡灵,实质上是基于释家思想中对善恶报应的观念而来,通过示爱亲友和慈悲济世来期盼善报。这一思想影响下的民俗活动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也延续了释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力。
释家思想还影响了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释家强调生死有命、感悯众生,提倡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的丧葬仪式和丧葬礼仪带来了独特的影响。中国古代丧葬礼仪倡导尊重逝者,祭奠先人,倡导家族思想,凸显了释家对于生死观念的影响。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受释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丧葬文化,体现了这一思想对于民俗的深刻影响。
通过释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将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观念和生活方式。释家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内涵,为中国传统民俗注入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在民俗中继续传承和发展。
道家思想对民俗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民俗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清净。这种思想观念渗透于中国民间文化中,影响着民俗习俗的形成和发展。道家思想提倡顺应天道自然,反对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因而在中国的民俗习俗中,常常可以看到节俭朴素、讲究自然、尊重自然的特点。比如清明节上坟扫墓时,会倡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境,就是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另外,道家思想对民俗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传统节气的崇拜和民俗活动的举办上。中国传统节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注重通过特定的仪式和活动来感恩大自然、祈求风调雨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元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道家思想对民俗的深刻影响。
同时,道家的无为而治观念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民间生活方式的影响促使形成了许多反映无为而治思想的民间传统,如在园林艺术中的“假山、假水、假山水”等构思,展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适度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分支,通过对民俗的影响,让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内涵,使得民间因风俗而形成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民俗在当代社会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传统民俗习俗面临着褪色和消失的危机。年味日渐淡薄,一些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在城市中逐渐式微。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民俗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一些古老的习俗在现代得到了新的诠释和表达,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和传承。
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民俗也得到了更多国际的关注和认可。一些中国的节庆和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互联网和传媒的渠道,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扶持。不少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促进了民俗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面对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融合,中国传统民俗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一些民俗节庆中的习俗和仪式,逐渐演变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活动,吸引着更多的参与者。例如,传统的庙会、舞龙舞狮等节庆活动也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中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和参与者。因此,民俗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民俗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民俗与思想的内在融合,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传统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依然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塑造社会风貌、传递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民俗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存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延续和弘扬。
传统民俗的传承和发展,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支撑。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传统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色和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外人士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是中国的窗口,通过传统文化与思想的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此外,中国的传统民俗与思想也为当代社会的精神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传统儒家强调的礼、义、道德、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上的有益借鉴。在当代社会,传统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仍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传统民俗所包含的和谐、敬畏自然、尊重先人等内在精神,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当代意义还在于,它是构建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传统民俗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对于增进社会文化认同、凝聚社会共识有着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民俗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推崇和传承,成为了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增进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民俗与传统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当代社会精神建设和文化自信的支撑。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将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智慧和动力。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
文化自信彰显民族与国家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我国文化历史悠久,长达数千载,在发展历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我们,让我们获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让文化自信有了历史积淀。新时期,作为大学生应当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革,肩负起国家给予我们的时代重任。在这一阶段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充分培养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氛围的关键举措。
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经过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历史内涵,同时具有时代活力,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之源。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提到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新时期发展焕发新生机的关键所在。
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来看,其覆盖广泛,从国家到个人、从自然社会到人类社会,均有所涉及。其中,不仅包括行为规范,更覆盖处世哲学,是科学系统的思想观念。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道纲要》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我国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语言方面,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均有所涉及,是受到各民族广泛认同的道德与情感展现,其思想内涵极为丰富。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来看,由于我国发展历史悠久,积累经验较为丰富,之前的许多内容在当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长期以来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培育。从我国奉行的文化主张来看,往往包括仁爱、德育等等,而这也是我国的当前道德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展现着十足的中国精神与力量。其次,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才有了根基与支撑力。其中包括的文化底蕴,是民族发展与壮大、国家繁荣与富强的重要理论根基。立足新时代,对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新要求。从理论思想方面来看,是要求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从日常学习、生活来看,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乐于奉献,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价值
第一,增强大学还是能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可以使其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认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其文化认同极容易受到来自不同信息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加便捷的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在大规模多元文化的涌入中,虽然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也同时受到了文化冲击。特别是其中较为消极的一面,会让青年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丢失信心。而弘扬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大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与认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中不断加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也能鉴定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立场,通过学习与实践,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第二,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新发展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面向世界展现我国文化自信的主体。而大学生饱含文化自信,是对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深刻展现。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用更加崭新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现我们更加出彩的一面。然而,从目前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生往往接受较多的专业课程学习,而关于文化素养培育方面的内容较少,导致文化自信普遍缺乏。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入手,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绽放新的生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对策
第一,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从该方面而言,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此,作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应当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让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做好相关记录。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此外,大学生应当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群体,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力量。只有做到如此,才能更好地从意识层面提升文化自信。不仅如此,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应当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并付诸实践。
第二,完善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体系。对此,第一步应当作好关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课程设计。从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现有形式可以看出,选修课程往往存在课时较短、内容较浅的问题。对此,高校应当积极改进,根据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制定更加合理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并根据时代发展的最新进展,编写相应的教材,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进程。其次要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中华文化教育意识。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引航灯。因此,一定要建立起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课题项目:该文为2020年度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一般项目”《青海土族盘绣图案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20PTJS03004;
(作者:乔秀花,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相关问答
习俗 与道德 、 道德与 法律的区别?1、在形成上不同。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即具有自发性。法律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由国家制定的认可。即具有阶...
道德 和风俗习惯的区别是什么?道德适用于一个国家或社会全体,带有共同的特性,要求这个国家或社会的所有成员的生活及行为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内行事说话。而风俗习惯不带有社会或国家的共同...
传统文化 , 道德与文化 都有什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 传统文化与 中国习俗?民俗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
传统 习俗参与 道德 评价的特点是什么?首先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
道德 是以什么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
习俗和风俗的区别 - 天气加[回答]1、定义不同,风俗指的是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的总和;而习俗指的是习惯风俗,包括风俗在内。2、主要内容不同,风俗里大多是...
中国 传统文化 习俗有哪些?谢邀:据我了解传统的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我记得每年家乡都会搞社火,大人小孩都会去参加,尤其是这种活动我觉得非常的好,是文化的传...
为什么要弘扬 民俗 ?因为现在中国正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它的精神支柱就是靠中国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
民俗 在时间和空间上来说,有哪些异同? - 134****4293 的回答...概念区别:习俗文化是指习惯风俗文化的意思。民俗文化是指民间风俗文化。范围与时间区别:习俗文化的范围比较广泛,有全国性的习俗文化,也有不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