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统治后,对中国国民习俗有什么影响?趣谈清朝民俗
一谈起清朝的文化影响,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八股取士、文字狱 等这些对国人思想上的束缚。但是,清朝时期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之后,汉族原有的民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特殊的时代、独特的历史背景,也使清朝时期的民风民俗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加丰富起来。并且,清朝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最后一个帝王时期,期间形成的民风民俗也有很多保留至今。
一、满清时期的礼仪
一说起礼仪,可能大家都会知道“请安”。而这个礼数就是满族的常见礼节,在清朝时期也是最为普遍。 满清时期的常见礼节就是请安和打千。请安是小礼,只需要垂手站立,倾身鞠躬道“请谁谁安”即可,而打千是大礼,不仅动作很有讲究,而且男女打千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男人打千时倾身,左腿前跨一步并弯曲,右腿后撤一步,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道“请谁谁安”。而女人打千时低头,双手交叉叠放在腹前,屈膝下蹲道“请谁谁安 ”。
《三字经》中提到的“晨则兴,昏则定”所说的也就是早晚向长辈请安,满族晚辈每天会固定向长辈“请早安”“请晚安”。《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这一回中也有请安打千的相关记载,“一见了宝玉,赶来都垂手站立。独有一个卖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请安打千。”
再有,面见帝王时的三叩九拜大礼也是从清朝时期兴起的。所说的“跪”与“叩首”之类的礼数,都是清朝时期统治下阶级分明的一种表现。 面见不同阶级的身份尊贵者,所施的礼节也不等。
二、修身窄袖的满旗服饰
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以宽襟长袖为主要特征,而作为游牧民族的满族为了与他们的生活习性相适应,其服饰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汉服有着很大的不同。 满族服饰衣身修长、衣袖短窄,清朝时期的服饰皆为改良旗装,大有满族色彩与阶级意义。清朝时期统治者的阶级意识非常鲜明,在服饰文化上也能体现出来。
服饰的样式、颜色和质地都必须符合穿着者的阶级地位,不可越级。 清朝服饰主要是以袍、褂、袄、衫、裤为主,最能体现阶级地位的便是最外的袍服,袍服的开衩数量不同,皇室开四衩,官员两,百姓无。清朝的旗装后来演变成了旗袍,现在的中国保留下来了这一服饰特色,旗袍也成为了一种着装风格。旗袍也与汉服一样,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三、自清朝保留至今的节日习俗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中,节日文化也是历史长河中饱含中华人们精神与意念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现在所有的一些节日习俗,大多数已经不再是最原始的做法了。各个时期各个朝代新的节日习惯相融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中华传统节日习俗。你知道现在的哪些节日习俗是清朝之后才定格下来的吗?
就拿端午节来说,最具端午节日色彩的便是粽子这一特色美食。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投江后百姓们不忍让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便用竹筒装了米撒在江中。 后来,这几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并且流传至今。习俗确实是这样演变过来的,但是这粽子的形态在各个时代也有所不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普遍样式的粽子,都是有着尖尖棱角四个面的角棕。而把粽子做成角棕的样式,从清朝时期开始流行的。
而且,元旦一词也是从清朝之后才正式规定的。 春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但元旦这个称呼却是后来才出现的。元旦一词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但是历代对于正月初一的规定却是不同的。清朝时期沿用的汉武帝时期对于正月初一的规定,并称之为元旦。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就正式将正月初一这一天定名为了元旦。而清朝时期宫廷中过年的礼仪繁琐、仪式多样,往往会延续很多天,后来就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都算作是过年了。
四、不一样的民间风俗
大家都知道这满族是游牧民族,男儿壮志女儿豪情,清朝时期的民间风俗也受其影响。 满清时期,民间流行着“拜把子”的风俗。有志同道合者,或者家门相对者,志气达成一致便结拜为兄弟。更有趣的是,满旗的女子不像中国传统女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清旗女子更有豪爽性情,遇到志气相投的人也会像男子一样结拜,颇具豪情。
清朝人多迷信,他们认为小孩子阴气大不好存活容易夭折,于是就此衍生出一种维持友情的方式——“认干儿”。 民间的迷信认为,小孩子只有多认一门干亲才能得到更多庇佑从而健康成长。而认干儿也是要基于双方家里相互认识多年,而且两家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实力方面都是门当户对的。那么这一做法密切两家的联系,从某种层面上也达到了人们想要拉拢势力的目的,进而更为众人承认并使用。
五、总结
满清时期虽然说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能获得诸多赞美的时代,但也仍旧是中华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如《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任何历史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不能一概而论。清朝时期少数民族满族的统治,对于中华文化的融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是这一独特之处,带来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新元素、新定义、新传承。中国民俗在满清统治的影响之下,也更加立体更有深意,使成为了中华文化中难得的一份非物质精神瑰宝。
参考文献:
1.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李治亭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活在大清》毛帅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冯尔康 中华书局出版社
图说清朝传统礼仪和民间习俗
晚清,虽然已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时期,但人们依然严格遵循着种种传统的礼仪,比如亲友见面时作揖打拱、男女的坐相、相互拜访时的穿着等等,都有讲究。本文借助老照片,来直观展示清朝的一部分传统礼仪和民间习俗。
磕头:磕头下跪算是最大的礼数了,臣子见君主、草民见县太爷时就须行此大礼。
打拱: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
见面作揖:老北京的居民十分注重礼节,街坊们平时见面也要作揖打拱。
告别茶:主人请茶暗示客人该告辞,所以听到“请茶”时,要留意看主人是否有送客之意。
晚清男人的坐相:双脚分开,脚掌着地,手放在膝上,即所谓“坐如钟”。图中的三个男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善庆、醇亲王和李鸿章。
晚清妇女的坐相:妇女的坐相,双脚必须并拢,双手合放在膝上(1907年,北京)。
满族贵妇的夏季服饰:简洁、明快,脚穿花盆鞋。
满族新娘:根据满族的风俗,女孩只有到14岁才可以订婚。新娘的服装是清一色的红色丝绸和棉质礼服。结婚当天,新娘坐着深红色装饰的轿子到新郎家。新娘头上也会顶一块精心编制的红盖头。
青楼女子。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相关问答
满族有什么习俗和 文化 ?1.礼节习俗: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
清代 文学 有哪些 代表作品?清代的文学作品可多了,代表作品倒是能列得出几部的。1:《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作。全书共四百九一篇,其中除少部分属于古谈逸闻等笔记性作品外...
北京 传统 习俗 有哪些 ?北京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包括市肆庙会、时令节年、婚丧嫁娶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北京传统习俗吧...
清代 的风俗与现在 有哪些 不同,哪些已经不见了? - 136****831...保留的有一些传统节日,像春节,在皇宫中,晚上都会举行“家宴”,王公贵族和皇上的妃子们都聚在一起吃饭,看歌舞表演,十分热闹。我们现在过年也会一起...
清朝民间的“认干儿子”、“拜把子”都是怎样的风俗习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结果搞出了一个“蜀汉”政权,这是异姓兄弟结拜创出的天下。异姓兄弟结拜是我国历史上留下来的传统,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了...
& #34; 传统 习俗& #34;等于& #34;落后 文化 & #34;吗? - 我是旻...传统习俗有的是落后文化,有的不是。"传统习俗"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正确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
你知道哪些中秋节的 传统文化 ?如今,很多习俗沒有旧时盛行,但与家人设宴赏月品尝月饼也很盛行,人们举酒问月,庆贺现在美好的生活,祝亲人健康快乐。中秋节的形式在各地也互不相同,但都寄托...我...
市井 民俗 什么意思?民俗mínsú:民众的习惯;民间风俗。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
重庆 传统文化 ?巴渝文化简介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古代民族:...
苏州 民俗有哪些 ?晒书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在这一天,图画书在法庭上晒太阳,昆虫和蟑螂被腐蚀,这是特别有效的。修道院和寺庙将西藏经文移到阳光中暴晒,僧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