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棍 散落民间的闽南武术绝学!泉州民俗踩街队伍探营之洛江俞家棍

小编 23 0

散落民间的闽南武术绝学!泉州民俗踩街队伍探营之洛江俞家棍

排练现场

俞家棍发祥于洛江区河市一带,由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创,并世代相传,远播海外,对国内外武术有着深厚的影响。今年农历正月初六,闽南传统民俗踩街活动将重启,俞家棍作为洛江区的非遗项目,也将亮相。目前,排练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那么,俞家棍将带来怎样的精彩表现?近日,记者前往排练现场一探究竟。

排练:长棍上下翻飞 气势磅礴

“走!往上劈,右脚收,一步,两步……”刚走进洛江区消防大队,记者便听到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放眼望去,20名消防队员队列整齐,随着俞家棍非遗传承人刘真真的口号,执棍上挑、点刺……动作整齐划一。

作为本次俞家棍踩街活动的动作指导,刘真真在队伍前教学示范,她手持长棍,有进有退、有跳有闪,手中的长棍如出海蛟龙,上下翻飞,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气势磅礴。随后,她走近消防队员,细心为他们调整动作。“持弓步,右脚在前,不要驼背,把腰杆挺直了才有精气神。”

“这次踩街活动,我们带来的是俞家棍中的一套基础棍法——集体棍。”洛江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刘培欣介绍,此次俞家棍表演以俞家棍和舞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由15—20名打棍表演者位列方阵中央,四周环绕20—30名舞旗者,他们将身着战袍,挥舞俞大猷军队出征的军旗——俞家旗,为打棍表演者加油助威。参演人员是来自洛江区的消防队员和泉州市第十一中学的学生,背景音乐选自原创歌曲《赤胆忠心》,为洛江区文化馆所作。

历史:源于抗倭英雄 强调实战性

俞家棍发祥于洛江区河市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源于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剑经》中的棍术,属于南少林武术范畴。据史料记载,俞大猷是洛江河市镇人,自小弃文就武,从李良钦学“荆楚长剑”,得赵宋宗室赵本学以《易》推演兵家奇正虚实等嫡传,加上自身天赋异禀、勤学苦练,不久后,棍法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俞大猷50岁左右,将多年抗倭经验与少林禅学、儒家文化融合,并以南派少林武术和荆楚长棍为基础,撰写了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棍术技击理论《剑经》。

“俞家棍的实战性很强,讲究以静制动、虚实结合。”据洛江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俞家棍属单头棍,具有带棒兼枪的技法特色,主要由刺、劈、敲、磕、滚、弹、拦、剪、打、揭、捧、挂等三十六种棍法组成。另外,俞家棍突出的实战技法有“八刚十二柔”,战略战术讲究以静制动、顺势借力、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具有很强的技击价值。

2011年年底,俞家棍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将俞家棍传承下去,2015年,俞家棍陆续走进洛江区各中小学、少年宫的课堂。学生们在俞家棍的学习中,切身了解民族英雄俞大猷的故事,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俞家棍也在进入校园的同时,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乳山民俗 乳山牛郎棍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地处威海、青岛、烟台三市的中间地带,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济威铁路、309国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乳山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沿海有大小港湾12个,岛屿13个。

乳山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时,地属嵎夷,亦称东夷。商时,属青州。周时,属莱国。春秋时期,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秦时,属齐郡腄县(治所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境内置育犁县。其先民智慧早开,善于发明,巧攻技艺,勇敢勤劳,民风淳朴,孕育有灿烂之古代文化。

清康熙元年春(1662年),山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在锯齿牙山起义失败后,在师父胡登起的帮助下,趁夜逃至原宁海州西南乡留格庄村(现山东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留格庄村),因伤势过重加上饥寒,已是奄奄一息。在村头练武的年轻后生萧思德发现后背回家中。思德之父萧文和,毫不犹豫救治于七,使他得以康复。于七为逃避官府的追捕,化名“燕飞”,隐身于萧家长达一年之久。

于七在萧家养伤期间,不但将自己的拳脚功夫传授于思德,并把毕生所习之刀、枪、剑、戟、鞭等器械,融于一根放牛用的短棍上,精心授于思德。萧思德白天进学堂读书,夜间习武,几年后已成为乡里有名的文武双全之士,将于七传授的技艺广授乡民。萧家为了纪念先师于七,将棍法取名为“牛郎棍”,代代相传。萧家后代萧明魁,现为“牛郎门”第十三代宗师,他继承了“牛郎门”的全部技艺。

牛郎棍是牛郎门武术中所使用的主要武械,整合了刀、枪、剑、戟、鞭等各兵器技法的优点。主要套路有田字鞭、十字鞭、一字鞭、双折鞭、单折鞭、龙虎斗鞭、长蛇鞭等。这套武术既有抗敌防身功能,又有健身康体作用。

牛郎棍的基本功法:包括手形、手法、棍法、腿法、身法等。手型主要有掌、勾、握等,手法主要有半握拳、日字拳、摆拳等,棍法主要有挑、劈、架、戳、扫、格、撩、攉、点、刺、绞、剁、舞、压、拧、拨等,步形腿法主要有弓、马、仆、歇、虚、并、丁、叉等,身法主要有闪、转、腾、窜、缩等。并根据实战需要,加以点穴绝技,先击要害,有效地提高了御敌防身功能。

牛郎棍的主要特征是拳械齐全、系统严密、一械多用、风格独特,男女老少皆可学练,易于普及推广,并具有十大风格特点:讲阴阳、重意念、走螺旋、发寸劲、练腰劲、气自然、形逼真、神慑人、多套路、易推广。

牛郎棍不但棍法结构严密,招奇实用、虚实相生,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男女老幼皆可学练,便于普及和推广。而且器械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长期练习,可达到一械多用,融会贯通之效果,实为防身健体之宝,是这套古老武功的突出特色。而注重心性涵养修炼,又是确立这门武术是高品位正路功法的属性,并以此体现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城乡人民忙于各种经营活动,缺乏学习、钻研独家武功的心境和时间,尤其是青少年喜欢习武的人很少;现代的一些健身操和各种功法的冲击,导致武术一类的强身健体运动日趋衰败;再加上社会各界对牛郎棍的宣传力度还比较小;社会上个别人擅自将牛郎棍法篡改更名为“太极鞭杆”、“太极棍”,私自传播;缺少研究、训练需要的专门活动场馆,现在的乳山市牛郎棍研究会一直是借用某私营企业的办公场所;唯有一人(牛郎门武功掌门人萧明魁先生)能全面、规范地了解掌握牛郎棍法、缺乏优秀的继承人等诸多原因,制约着牛郎棍的传承。

200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棍作为唯一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列入其中。2009年乳山牛郎棍被列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乳山牛郎棍研究所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习所”荣誉称号。2008年6月,牛郎棍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牛郎棍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郎门武功掌门人——萧明魁

萧明魁,四岁时就入南庙山随雪云大师习武,八岁跟随父亲萧和恭及亲友习练牛郎门拳、械及太祖长拳,后随族祖父萧云龙——著名螳螂拳大师姜化龙的徒弟学习螳螂拳,十二岁随舅舅周锡剑——八卦掌祖师爷董海川的徒弟,学习八卦掌。20世纪70年代初,萧明魁又拜陈式太极拳名家洪均生先生为师,成为洪先生的入室弟子。在老师的介绍下,与同门师兄冯志强、师妹陈豫侠(陈式太极拳弟17代传人陈发科之女)学习陈式太极剑、太极刀。

1974年清明时节,萧明魁与众师兄弟随恩师洪均先生到济南英雄山游览,众人一时兴起,在恩师面前各献绝技。萧明魁也遵师命演练了一套牛郎棍法中的田字鞭套路,其虎虎生威的风姿深得师父与众师兄的交口称赞,洪均先生更赞其曰“牛郎神棍第一人”。萧明魁虽师从名家,武功深厚,但淡泊名利,憨厚淳朴且为人谦和,从不争强好胜,故很少参加各种比赛,然一经出手必有收获。在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国内国际武术比赛中,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1983年,萧明魁参加烟台传统武术比赛,获短器械牛郎棍冠军;1984年,参加山东省传统武术比赛,荣获牛郎棍一等奖;1998年,在济南国际武术节上又获牛郎棍金牌;1999年,年过六旬的他应邀参加济南国际武术比赛,再显神威,一人独揽棍术、拳术两枚金牌,足见其武功超群。2006年,萧明魁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武术七段”。

萧明魁不仅武功深厚,而且武德高尚。为弘扬中华武术,将祖传武术遗产奉献社会,造福人类,他呕心沥血十余载,将“田字鞭”套路及“双折鞭”、“单折鞭”写成《牛郎棍》一书,2003年9月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又与北京华视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将《牛郎棍》一书中的“田字鞭”、“双折鞭”、“单折鞭”及未出版的“龙虎斗鞭‘制作成光盘,向海内外发行,以飨读者。

萧明魁先生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著书立说,再写四本书,为丰富祖国武术宝库添砖加瓦。第二本书将“十字鞭”、“长蛇鞭”写成《牛郎棍续集》;第三本书为《牛郎拳》,包括擒拿短打及暗器的练习使用;第四本书为《南斗六星刀与北斗七星剑》,内含棍与刀剑对练;第五本书为《牛郎门健身养生篇》。 萧先生从师名家,博采众长,其道德高尚,武功非凡。在全国武术挖掘中,将三百余年秘不外传的“牛郎棍”献于世人,为弘扬中华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名字已列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中国武术人名大辞典》。他整理奉献的祖传“牛郎棍”,亦被列入《中国武术大辞典》,属国家重点挖掘整理和保护的优秀拳种之一。

老牛更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现任山东省武术协会咨询委员、威海武术协会副会长、乳山市牛郎棍研究会会长的萧明魁,深知自己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因而不敢懈怠,每日闻鸡起舞,笔耕不缀,令人感佩。(作者:宋晓宁 王英男 郑华)

来源:“母爱乳山”客户端

相关问答

民俗 丧棒尺寸?

易活,还因为“柳”与“留”谐音,寓意...哭丧棒尺寸没有严格要求,以手拿方便为易,不易太长也不易太短,一般1—1.5米。哭丧棒选材通常以柳树为主,不仅因为柳树...

五年 是啥?

说的其实就是五虎棍。五虎棍是一种民俗舞蹈。起源于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登极前,路过董家桥,遇到当地恶霸董家“五虎”,拦桥要钱,因此双方发生了争斗。正好卖...

为什么人们小年吃芝麻 ,其来源是什么呢?-九州醉餐饮网

[回答]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小年吃芝麻棍是想要灶王爷上天去说甜甜的话,好让来年幸福美满。芝麻棍是甜甜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小孩最爱吃,同时也是希望小...

迪拜人为什么人手一根点金 ?

是他们的一个习俗阿拉伯人拿棍子的原因,阿亚拉舞俗称棍舞,它是阿联酋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已成为阿联酋的一个文化符号。过去在阿拉伯沙漠上有许多游...

插棒香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农历七月三十,苏、浙一带民间原有插棒香的风俗。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七月三十晚上,人们将点燃的棒香和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

僵狮子手上的红色 子是干什么用的?

这项技术极为考验表演者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力量掌握能力,也是舞狮表演精彩的一环。此外,红色的棍子也是表演中浓墨重彩的装饰之一,象征着喜庆和吉祥。据了解,...

走路拿两根 子干嘛?

走路时拿两根棍子可以有多种原因。首先,这可能是某种传统习俗或仪式的一部分,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会使用棍子来保持平衡或表示尊重。其次,棍子也可以作...

烟花棒算烟花爆竹吗?

烟花爆竹是指通过爆裂产生声响、颜色、光效等的烟花制品。因此烟花棒不算烟花爆竹。烟花爆竹是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但由于安全问题...

山脚下支撑那么多小 棒,到底有啥意义?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回答:我们在旅游时会经常看到内凹的山体或者巨石下面有很多树枝和木棍,而这些小木棍都是在支顶着大石头。想想得知这些小树枝怎么会...

怀化溆浦三棒鼓是什么 民俗 ?溆浦三棒鼓的特点是什么? - 红网问答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朝时期流入溆浦县,是一种曲艺走唱形式。古代的人们为了活口,纷纷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门乞讨,奔走四方,经...

 防盗手册  华为荣耀小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