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传统民俗文化 秦腔演出都有哪些习俗?

小编 23 0

秦腔演出都有哪些习俗?

荟萃演出:

剧院(固)参加的由政府部门主办的艺术节等演出,从中中再选拔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集中在指定地点进行一种演出。这种演出带有展览性质,不评奖。如1987年、1989年陕西省文化厅组织参加的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分别在兰州和西安举行。

街头演出:

剧院(团)为配合党的一项具体政策、法令和号召,上街头或乡镇所进行的专场演出。这种演出多在人口较集中的广场进行,一般为小型多样的节目,演出时间也仅一小时左右。

实习演出:

50年代至80年代陕西省戏曲学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京剧团、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学员队或带训的演员,为加强培训所排练的剧目,对内或对外演出。有的售票,有的不售票。观众对学员的演出,也不像对剧院(团)那样对等要求。

调演演出:

单位受中央或省主管领导部门或有关群众团体通知、邀请,集中或单独在指定地区进行的一种演出。这种演出多进行综合演出和单项评奖,一般选择较优秀的剧目或新排演的剧目。如1972年、1980年剧院(团)参加的陕西省文艺创作剧目调演;1984年全省青年演员调演等。

义演:

剧院(团)演出的收入全部捐献给某项公益事业和救灾性质的演出。其形式有剧院(团)独立进行的,也有联合进行的,也有由政府或群众团体组织的。这种演出,演出单位和参加的演员均不取任何报酬;其观众也多出于公益和救灾而购票。如1951年7月马健翎、封至模、邴少霞等艺术家参加的陕西省暨西安市民主人士、文艺干部举行的抗美援朝义演;1983年8月剧院(团)为支援安康灾区的义演。

演唱会:

剧院(团)自己组织或受邀请参加的以戏曲清唱为主的演出。这种演出一般为戏曲精彩唱段,伴奏乐队通常排列在台上。演员有时化妆演唱,有时便装演唱。

包场:

剧院(团)担任演出,由其他单位集体购票或由邀请单位承担经费和组织观众的一种形式。其具体办法有三:1.邀请单位与演出单位订立合同,定时定点去演出;2.演出单位主动与愿意包戏的单位联系,商定演出经费及剧目等事宜进行的演出;3.演出单位所排的剧目有特殊的意义或对某行业有直接的教育鼓舞作用,由有关机关通知下属单位包场。包场演出在演出费方面多给予优惠。一般剧院(团)不售票。

日场戏:

50年代前,演出日场戏是经常的事。50年代后,除有的包场等要求日场戏外,一般多为逢年过会或星期天增加日场戏的演出,有时上、下午两场演出。一种是特别受欢迎的剧目为满足观众要求增加日场戏;一种是为照顾夜场不易到场的观众的要求。

加演:

又叫捎戏。50年代前,演出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因而,在大型剧目演出前还要加演一至三个折子戏,叫一本加三折。60年代后,除特殊情况加演外,一般演出时间约2小时左右,仅演出大型剧目,或折子戏专场演出。

AB角:

一个剧目同一角色由两名或多名演员扮演,或轮换演出,剧院(团)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为培养演员,另一方面甲演员如不能参加演出,则由乙演员或丙演员出演。同时,演员之间亦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演出质量的提高,又易增加观众赶台口:

剧院(团)在甲地演出结束后又到乙地演出或在同一晚上(或日场)同一剧目演出结束后,演员不卸装又赶至乙地穿插演出。此种演出,必须调配剧目和安排好演员的接送车辆。

反串:

戏曲演员各有自己的行为,如生、旦、净、丑、末。除个别演员兼演几种行当外,一般都是一种行当或主要是一种行当。解放前戏曲班、社连年过节流行演员扮演非自己行当的角色演出。一般多为观众比较熟悉的演员,演出剧目多为打闹风趣的喜剧。其反串的行当愈反愈受欢迎,赚头愈多愈能引起观众的兴致。此种演出往往带有逗乐性质,有的演员也有以此显示多方面的表演技能。全国解放后,偶尔也举行此种演出。如五六十年代,陕西省戏曲剧院在春节期间常组织联欢反串演出。花脸田德年演《释放》中的姑娘旦,青衣杨金风演丑角争气儿,李瑞芳演丑角杨三小,马兰鱼演孙悟空,郝彩风演《打城隍》中的懒汉,剧场气氛十分热烈。

压轴戏:

一般多为剧院(团)演出折子戏专场时,选择最精彩的一折作为压场,他有以名角的拿手戏压场,以便使全场演出给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也多有以武打戏红火热闹结尾。

堂会戏:

此为旧社会留传的一种戏剧班社为官府私宅婚丧嫁娶祝寿谢神及取乐的演出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种风俗城市农村均不多见.80年代后,此风又逐渐兴起,但多为邀请戏剧院(团)中个人串连组织的演出(虽不称堂会,但仍属堂会性质)。演出剧目也多为或不化妆或化妆的清唱表演,或折子戏。演出收入归演出参加人员所有。政府部门已明文规定,不提倡个人组织形式的演出。

披红:

在演出中,台下组织演出活动的人或观众上台为唱得好的演员身上披一条或数条红绸子(或绫子),以表示赞誉。演员当场鞠躬、握手致谢后,继续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种习俗在农村个别地区仍有流行,城市剧场演出已不多见。80年代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演出又渐有披红现象。一般改为披红绸缎被面。所披之物归演员所有。

拜师:

是确立师傅将自己身怀技艺全心传授给一名或多名徒弟的一种誓约形式。一般都要举行较为隆重的拜师仪式。徒弟恭恭敬敬向师傅鞠躬致拜礼(解放前为作揖、磕头),师傅点头或上前握手表示接受。有的还备酒席酬谢师傅及宾客。

民俗文化 灵台秦腔艺术

  灵台地处陇东南部,南及西部与陕西毗邻,历史上曾属秦昭王灭义渠戎国后置的北地郡,秦始皇统一前,在今邵寨镇曾置鹑觚县。秦人秦风的引导熏陶,加上“地连畔、屋连脊”的地域关系,使灵台成为秦腔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地区。

  在旧社会,有的乡镇过会,叫两个戏班,在戏台对面再搭一个戏台,谓之“对台戏”,两路人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观众掌声雷鸣,热闹非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提高,传统的庙会也恢复起来,每逢庙会,一定要请来戏班,祭神祈福,把自己对来年的美好希望全部寄托在这热闹的庙会上。

  灵台人除了爱看戏,也爱唱戏,一些稍上年纪的人,高兴时都能唱几句花音唱腔,情绪马上高亢激昂;压抑时唱几句苦音唱腔,心中的郁闷便得到排解。多数人说起戏剧情节,头头是道,绘声绘形。

  灵台有专门班社演唱秦腔的历史始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灵台独店人王天虎自筹资金创建了“王家班”,因箱具简陋,人称“一台笼戏班”。主要艺人有吴金民、熊娃、于水娃、冯老五等。演出剧目有《十万金》、《破宁国》、《上煤山》、《铁兽图》等十余本,1929年散班。“王家班”解散于前,崇信人孙富魁创建“孙家班”,在灵台各乡镇巡回演出,两年后回崇信,更名“三胜班”。1949年7月20日,灵台解放,灵台原有一些私营剧社多数解散,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陷于停顿状态。1951年,县政府文教科决定成立灵台县文艺实验社,派小学教员姚忠义、张效贤两同志进行筹备工作,从社会流散艺人中挑选出30名人员,接收旧班社马玉堂的箱具,暂作演出之用。1952年1月,灵台县文艺实验社正式成立,由张效贤同志负责,当时主要是配合农村政治运动在本县进行义务演出。1953年县文艺实验社与本县龙门区组织的文艺社合并,改组后仍定名实验社,吸收了原文艺社李新林、胡玉兰、柳玉兰、董仲民等演员,使演职人员增加到51人,队伍壮大,行当齐全,除在本县各地巡回演出外,还在邻县的泾川、长武、崇信等地演出。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演职人员待遇相应得到改善,并用积累的资金购置箱具,在县城原财神庙临时住地修建宿舍、伙房、露天舞台。经过初创和发展,灵台秦腔艺术终于迎来了兴盛时期,1954年前季,随着实验社的发展和壮大,演出节目增多,活动范围扩大,收入不断增加,于是从积累中拿出2000多元,从苏州购回一批新箱具,开始在县城修建的露天舞台售票演出,生意红火,誉满县城。8月,实验社更名灵台县秦剧团,随着剧团工作逐渐走向正规,演出业务日益增多,在改善演职人员生活条件的同时,不断扩大公共积累,利用这些积累充实家底,改善演出的配套设备。1955年,剧团又增加了近5000元的箱具、布景等,从而成为平凉地区力量雄厚、设备齐全的一流剧团。至1958年,灵台秦剧团上演的大型历史剧达100多本,折子戏80多折,并排演了《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梁秋燕》、《半夜鸡叫》等现代戏。由于秦剧团的发展壮大,原建的露天剧场已不能适应演出需要。1958年,当时的县委书记陶义清倡导,县财政拨款二万元,剧团抽出公积金5000元,在县城西门外寺嘴底动工修建文化会堂,1959年3月竣工,这是灵台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崭新的剧场,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颇为壮观,剧团随之迁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艺战线全面开展对历史剧的批判,倡导工、农、兵形象占领舞台,过去所演旧剧目一律禁演,平凉地区剧团整编,组织了一个乌兰牧骑式小型演出队,灵台县演职人员仅20名,演出《红灯记》、《血泪仇》等现代剧和一些小型现代戏、快板之类节目。1970年,整个文艺界十分萧条冷落,县乌兰牧骑小型演出队解体,人员分散,老艺人按退休处理,其他人多数被安排在本县一些工厂、公司当工人。1974年10月,县上决定成立灵台县业余文艺宣传队,不搞营业性演出,以下乡慰问、政策宣传为主。演出节目有现代剧、舞蹈、快板、小演唱、音乐独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被禁绝了十年之久的历史剧陆续上演,灵台县秦剧团逐渐恢复,先后排练上演历史剧《逼上梁山》、《十五贯》等大型剧目。进入八十年代,先后排练上演大型历史剧四本,折子戏42折,现代剧6本,曾多次赴兰州、陕西一些市、县演出,颇受观众好评。

  灵台秦腔的发展,离不开功底深厚的演员队伍。在文艺队伍的建设上,灵台经过长期的秦腔演唱实践,培养出了一批群众比较喜欢的本地明星。清代王天虎的“王家班”,主要艺人有吴金民、熊娃、于水娃、冯老五等。民国时期孙富魁创建“孙家班”及培养的一些演职人员于1946年被国民党一二0军十一团接管,1949年秋在岷县随军起义,艺人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后开赴西宁,并入西宁市秦剧团。解放后成立的灵台县文艺实验社的演员,主要是从社会流散艺人中挑选出的30名人员,主要有徐彦洲、朱桂兰、强新彦、刘来民、赵文忠、孙宝华、吴醒民、何生华、张义民、袁发民、孟新民等。后来的实验社吸收了原文艺社李新林、胡玉兰、柳玉兰、董仲民等演员。1952年,秦剧团陆续招收曹天兴、何克诚、姚重娃等几名学生跟班学艺,这是灵台县秦剧团第一批从头学艺的学生;1952年2月,又从陕西招收张石头、蔡建华、李惠霞等18名学生,并从本地招收邹刚、王秀芳等四名学生,这是灵台县秦剧团第二批从头学艺的学生。在加大培养人才的同时,还从秦腔发源地陕西直接引进人才,灵台秦剧团在改革开放后历史剧重新上演的振兴时期,团里的主力演员刘斌、张治国、孟乐民、李秀英、党春红等人都是当年从陕西引进的人才。这些莘莘学子,经老艺人严格教练,手把手一式一招的教,再加上本人刻苦用功,大都成才,有些后来成为秦剧团的名角,一些演员后来还进入了省一级秦剧团,成为全省的演出骨干。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灵台一批比较有艺术风格的秦腔演员,徐彦州、王栓梅、柳玉兰、朱桂兰、强新彦、赵文忠、孟新民、曹天兴、刘斌、邹刚等都是全县群众公认的秦腔艺术表演“明星”。

  灵台县不仅出名演员,也出优秀的戏剧创作人员。1958年至1961年,县剧团改为灯盏头剧团,这一时期,灯盏头剧创作演出曾一度繁荣。1959年8月,剧团集体创作的灯盏头现代剧《争先恐后》在《甘肃戏曲》上发表,并获得创作奖。1960年8月,在甘肃省戏剧会演中,剧团排演的灯盏头剧《槐荫配》获得金质奖,该剧主演、县秦剧团青年演员邹刚被选拔调入甘肃省秦剧团。改革开放时期,是灵台编剧的又一发展时期。1979年10月,平凉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文艺汇演,灵台县秦剧团编剧王忠学创作的灯盏头剧《分家》获得创作二等奖。1987年,平凉市全市戏剧调演,文化局副局长吕仓兴创作的历史剧《假县官断案》获市剧本创作奖,剧团获集体表演奖。1995年,博物馆馆长王忠学创作的灯盏头现代剧《金牛湾》获得剧本创作奖,县剧团获得演出特别奖,该剧被推荐参加甘肃省地方剧演出大赛,荣获二等奖。群众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使灵台成为秦腔艺术发展、繁荣的肥沃土壤,这里出过名艺人,尽管没有专业的戏剧创编人员,但在新中国各个文化繁荣时期,都产生过受专业人士和观众好评的戏剧精品。(郑平)

来源:灵台县文旅局

相关问答

句中提到的 秦腔 属于下列哪一地区的 民俗 ()A、东北平原B、青...

[最佳回答]分析: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

陕西的信天游和 秦腔 是匈奴族的习俗遗留吗?

首先是信天游和秦腔跟匈奴族的习俗遗留没有关系秦腔是流行于陕西等西北地区的戏曲信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

秦腔 、其他地方剧种和京剧比起来哪一个能被现代的年轻人所接受?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了,结论和你批评的一样,地方戏嘛当然只有那地方和周边的人喜欢。因此得罪了喜欢秦腔的人,声称我如到唱秦腔的地方非弄死我!弄死我也只能说实...

 江阴市委书记蒋洪亮  black box rec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