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小孩 过年,给娃讲讲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让娃过个充满“仪式感”的新年

小编 23 0

过年,给娃讲讲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让娃过个充满“仪式感”的新年

虽说现在已经临近新年了,但是街上的新年氛围却没有以前那么浓烈了。

而现在的孩子相比以前的孩子,虽说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不过却很难感受到完善的传统跨年文化,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要知道,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仪式感获取、民族自豪感的建立等问题。

新年到,为什么有的孩子感觉春节平淡无奇,有的孩子却觉得新年充满欢乐?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发现,不同的孩子对于新年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之前老家的一个孩子,就非常喜欢过年,觉得过年很有意思,为啥?

比如过年能够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过年期间的文化仪式,像是贴对联、剪窗花等等。

比如过年能够知道很多有意义的故事,比如说年兽、门神、鞭炮等。

又比如,过年可以吃到很多有意义的美食,“年年有余”的鱼,“辞旧迎新、招财进宝”的饺子等等。

正是因为过年和平时有着很大的不同,才会让他感觉过年非常有意思, 到处都充满了欢乐。

不过,我现在在城里住的小区中,一位邻居的孩子却觉得过年不但“好没意思”,还“好累”。因为他觉得:

过年前要打扫卫生、准备东西等,活儿太多,就算不是自己干,看着也感觉累。过年的时候要走亲戚,整天东跑西奔的,太累。过年没什么新奇的事物,没意思。

为什么两个孩子对于过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呢?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过年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否。

老家的那个孩子,之所以觉得过年好,在过年的时候非常积极,产生极大的正面情绪。

就是因为他知道了很多传统文化,知道祭灶是为了什么,知道为什么要扫房子,知道年兽是什么等等。

这会让孩子感觉这些事情很有意思,哪怕是“干活儿”也感觉是在完成某项意义非凡的仪式,强大的仪式感让孩子根本不会觉得累,而只会觉得有趣、快乐。

同样的事情,要是孩子不知道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可能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比如城里的这个孩子,对于父母过年的时候准备年货、清扫房子等行为,根本不了解,就觉得和平常一般无二,所以才会索然无味,无法产生积极的心态,反倒会因为过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变化,而感觉不适应,甚至是厌烦。

这就是孩子对于新年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新年、一个有意思的新年,我们就需要让孩子了解过年传统文化。

这不但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也对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以及个人的成长等,都造成正面的促进作用。

快过年啦!父母若想要让孩子过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新年

不妨将这些传统节日习俗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祭灶

在腊月廿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孩子们也能够吃到很好吃的“糖瓜”,也叫“芝麻糖”、“祭灶糖”等,那么,为什么在这天要这么做呢?

传说,灶王爷是专门执掌灶火的神仙,同时也兼负考察人间善恶的责任。而每到腊月廿三的时候,灶王爷就到了“回天庭述职”的时候了。

而为了防止灶王爷在玉帝前面说自家的不是,人们就开始给灶王爷上祭品,奉糖瓜,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关于为什么要奉糖瓜,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让灶王爷吃糖瓜的时候“把嘴粘住”,这样灶王爷就没办法多说话了。

●除夕

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我们都叫“除夕”,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为什么从除夕到初一就算是“过年”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只叫做“夕”的怪兽,每到腊月卅就会出来害人,人们叫苦不迭。

而负责监察人间善恶的灶王爷看到了,就将神农的孙子“年”请来,帮助人们对付“夕”。

“年”是一位少年,带了两个奇怪的武器,分别是一条红绸和一串爆竹。

“年”在见到“夕”的时候,立马就与“夕”战在一起了,只见“年”用手中红绸一抖,就将“夕”打翻在地,“夕”见敌不过“年”,便仓皇逃走了。

“年”见“夕”被打跑,便准备离开。哪料“夕”非常地狡猾,看到“年”离开,便杀了个“回马枪”,又跑到村子里准备祸害乡邻。不过,就在“夕”准备伤害人的时候,突然背上“噼里啪啦”地产生了一连串的爆炸声,原来“年”并没有走,在看到“夕”回来之后,便将爆竹扔到了“夕”的背上。

“夕”被爆竹炸伤之后,无力逃走,最终被爆竹产生的大火给完全消灭掉了。

后来,人们就将腊月卅这天叫做“除夕”(除掉夕兽),因为“年”的到来帮助了人们,于是也就有了“过年”的说法。

并且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将红绸(后演变为对联)挂在门框上,并且还会燃放烟花爆竹,以“驱除夕兽”。

●守岁

一些地区将“熬年夜”称为守岁,就是在除夕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所有房间灯火通明,通宵不灭,象征把所有给人带来灾难的人或事物赶跑驱走,希望在新的一年孩子健康长大,全家平安,父母长辈延年益寿。

●初一到初五的习俗

大年初一: 人们会放鞭炮、拜年等,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事事如意。另外,这一天不能用扫帚扫地,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正月初二初三: 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一起携带礼品,以及红包等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四: 传说灶王爷要查户口,所以全家人要在家等着迎接财神。

正月初五:这天俗称“破五”。按民间的习俗就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所以这天各家要打开窗户,燃放鞭炮,吃饺子,迎接财神进家门,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写在最后

过年期间,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值得向孩子普及,让孩子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但能够增加孩子的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使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也会促进孩子的通识知识增长,有助于孩子更加全面地健康成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绘彩蛋、吃青团、编柳帽,孩子们体验清明民俗

记者 周青先 通讯员 房德华

4月3日,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尚城嘉苑小区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绘制彩蛋、制做青团,编织柳帽等活动。

清明节来临之际,尚城嘉苑小区在幼儿园开展“体验民俗迎清明”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社区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编柳帽、做青团、绘彩蛋,体验清明传统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迎接清明节到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问答

哪些 传统民俗文化 适合孩子传承?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因地方不同,民俗文化也不一样,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我认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绝大多数适全孩子传承,为什么呢?中国传统中国传...

有哪些关于年的故事和习俗可以讲给年幼的孩子,传承中国的 文化 呢?

不走偏路。没有素质,一切都是错误的路。孩子从小看到大,自然就能明白了!不必要什么都哆嗦一大堆,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比猴精,现在除了大人不知道的,没有孩子不知...

孩子圆锁有什么 民俗 讲究?

当地的说法为,小孩子出生以后在未成年期间魂魄不全,每长一岁就会增之一分,并用面做的生肖锁锁命,当到十二岁的时候才可魂魄齐全,这个时候要举行开锁仪式(称...

马上要开学了,大家有没有这个习俗,给孩子书包里放大葱、糕等等?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正好的一年级的家长今年也是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许多人的朋友圈里上演了“开学大片”可论吸睛指数都敌不过爆红的“背葱哥”!...

伞上站 小孩 民俗 叫什么?

伞上站小孩的民俗叫“撑伞龙”。据说这个民俗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认为是吉祥、神圣的生物。而撑伞龙就是一种民间传统的表演...

苏中地区有给十岁 小孩 过生日的习俗,其他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吗?

首先,我们这边是没有这个习俗的。习俗是每个地方的特色,我们中华泱泱大国上下可是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地方都沉淀了每个地方的特色文化...

华北地区孩子出生的时候有哪些习俗?

、产俗域内称生孩子为“坐月子”。旧俗,孕妇临产,娘家接回吃面条,俗称“过道面”。意为促其早生,祝分娩顺利。产后,让产妇吃鸡蛋(生男吃8个,生女吃7个),...

小孩 过十岁的习俗?

按照传统说法小朋友10周岁算是正式进入少年期,告别儿童年代(当然传统的定义和法定的定义是有差异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满10,是孩子生日首次过10,也应该值...

一岁的孩子要抓阄,抓阄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回答]抓周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孩子一周岁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举办一个周岁宴,然后在地上铺一块地毯,在上面放上很多的小玩意儿,然后让孩子去抓。小孩子...

小孩 过百日都有什么习俗?

小宝宝穿的衣服也是有讲究的,老北京讲究:“姨家出布,姑家做活”。姑家和姨家一起给小孩做一套衣服,还要故意做成不同的颜色的两袖或两腿。据说小孩穿这样的...

 逐爱天涯  米脂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