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服饰 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你喜欢哪一款?

小编 23 0

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你喜欢哪一款?

电视里层出不穷的古装剧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的主人公穿着或威严端庄、或洒脱肆意、或荣华绝艳、仙气飘飘的。你是否对那些令人惊艳的服饰抱有好奇?的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另外还有胡服、旗装等。在各式各样不同特点的中国服饰中,你更喜欢哪一款?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的服饰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又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所以衣服衣料也有用绸、纱等,且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王室公卿,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冠服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 ,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 ,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春秋战国时期,王侯本人多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争相效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

秦汉

秦汉服饰主色以黑为尊,相比商周制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但纹绣的图案更为精致,并将文字融入花纹中。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

魏晋南北朝

风流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这一时期男子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有所改进,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习俗,称为袍的袖端当收敛,并有祛口,袖口宽敞。骑马者会穿裤褶,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

隋唐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

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

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代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汉服服饰制度。明代皇帝戴乌纱折上巾(乌纱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在年轻妇女中间,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便活动。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裙幅初为六幅,后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明末,腰间的褶裥变密,每褶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 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 1652 ),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清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

民国

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主要采用马褂、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在款式、质料、色彩及具体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在初春或深秋之季,常在长衫上加着一件无袖马甲,以代马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以庄重、儒雅之感。孙中山先生当年十分喜欢穿着这种服装,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

纹饰

或许有人会以现代女性服装中的旗袍为例,来证明中国女装也着重表现人体的自然美,其实,这种旗袍是在本世纪上半叶受西方服饰审美趣味影响的结果,直至光绪年间,旗袍还不是目前的式样。传统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现与突出人体美的西方女性服装完全不一样。和西方服饰艺术不同的是:中国服饰艺术不是突出人体美,而是充分调动艺术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种装饰美,即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空间。

总的说来,各朝代的服饰是不断发展的,它们的特点鲜明各异,体现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的智慧。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关系,每一个朝代的服饰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国文化如此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徜徉在这些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古代服饰中,你更喜欢哪一个朝代的服饰呢?

图片来源:百度

关注设计癖,发现好生活。关注设计癖微信公众号(shejipi),下载「设计癖 App」同样精彩。

唐装、汉服、旗袍,到底哪种才是华夏传统服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还有一周就要到端午节了

在一些人眼中,端午节已经成为

甜粽子和咸粽子南北方之争的日子

渐渐忘记了这个节日的传统意义

然而有一批年轻人选择了不同的过节方式

他们穿上汉服,恢复古礼

给端午带来不一样的清凉气息

供图 / 四川汉服

汉服复兴

世纪之初的APEC让唐装展露于世界眼前

也由此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疑问

“唐装是唐代服饰么?”

“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中国传统服饰不是旗袍么?”

唐装

汉服

旗袍

在2001~2003年间

一些有志弘扬民族文化的年轻人

借助新兴的互联网

发起了一场名为“汉服复兴”的民俗文化运动

“汉服复兴”顾名思义

即是先自中华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着手

复兴汉民族衣冠文化

辐射向传统民俗礼仪、古典乐器、

古典文学、古典舞蹈等方面的复兴

而汉服爱好者们互称的”同袍”

取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意在复兴路上互为战友,彼此砥砺同行

供图 / 四川汉服

2003年被认定为现代汉服复兴元年始

16个年头以来,汉服从无人知晓

到逐渐被世人所熟知

无论是国产动漫的崛起、文创产业的发展

还是古装剧艺术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很多事情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汉服的影子

综艺《国家宝藏》

电影《白蛇:缘起》

汉服是什么

“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在中国古代,衣冠服饰更非等闲之事

它承载着礼制 的观念

具有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

所谓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总的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不仅仅指 汉代 的服饰

更不是古装

供图 / 西藏华服协会(筹)

关于汉服的最早起源

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黄帝时期

如《史记》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

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

我们在说汉服的时候

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套服装

而是包含着一整套的冠服制度

然而到了清朝,满族 入关后

下令汉族“剃发易服”

华夏服饰制度忽然面临着被颠覆、被取代的命运

清朝旗袍

改良民国旗袍

取而代之的旗袍,原为清朝满族 的一种传统服装

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

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

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但是“旗袍”概念是特指民国旗袍

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 的观点

一直存在争议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

旗袍并不是华夏(汉族)传统服饰

而前面提到过的APEC唐装

满族马褂 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结合品

它吸取了满族服装的文化韵味的款式和面料

同时采用了西方服饰的元素

至于为什么叫“唐装”

是因为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

称之为“唐”(如:唐人)

总之这衣服跟唐朝没什么太大关系

也并不是一种传统服饰

端午传统文化变迁

端午节源自古越人天象崇拜

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

南北朝以来,悼念屈原开始与端午结合起来

扒龙舟 (隐寓苍龙)与食粽子 (隐寓主星心宿二)

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传统端午习俗活动围绕

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 等形式展开

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

端午浴、晒百日姜、佩香囊、佩长命缕、

食粽子、采药制茶、浸龙舟水等等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供图 / 北京汉服协会(筹)

节庆食品诸如粽子、五黄、艾草糕、

茶蛋、五毒饼、雄黄酒等等

粽子

雄黄酒

五毒饼

然而随着近代以来社会节奏地加快

中国传统节日仪式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许多年轻人过端午的方式只有“吃粽子”

对端午的历史了解只有“祭屈原”

现代汉服爱好者组织的端午活动中

最常见的几项仪程是:

避五毒图 :躲避、踩踏、射击五毒图的活动

画额 :指端午节时

以雄黄涂抹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

制(佩)香囊挂艾 :即制作香囊配艾草

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以及祭祀

画额

拴五色线

挂艾草菖蒲

祭祀是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极为强调的庄重仪程

端午祭祀大多分两种

一为 屈原 ,二为祭龙

江苏一代还有某些城市会祭祀伍子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祭祀的冠服选择上

献官和执事用玄端、深衣

舞乐生用深衣或襴衫

观礼者着普通汉服

玄端,供图 / 汉服吧

撷芳主人著《大明衣冠志》

深衣

或许有人会问

为什么要祭祀?

复兴不利于行的汉服

与繁琐冗杂的传统节日意义何在?

中国人对宗教的认知不及西方

但对天地、祖宗的崇拜为世不及

这种敬畏也成为了我们数千年来强大的源泉

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强大基石

汉服是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

也是刺绣、染织等三十余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

在全球化的今天,凸显自己民族的特色

彰显华夏古族的风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图 / 孙曦轩

外来文化传入

的确是复兴汉服、复兴民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汉服复兴的目的却不局限于文化自卫

同袍更多的还是希望在现代社会里

为传统文化找到些许再次生发的可能

也开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新方式

话题

你对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汉服的人有什么看法?

- END -

撰文 / 孙曦轩

编辑 / 干脆面

别错过

地理界的情话,才是真的“土味情话”

关于机场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环球航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5分钟学会50句方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

相关问答

河南 服饰民俗 特点?

河南自古以来,很重礼仪,传统的婚丧嫁娶以及现代的家庭礼仪社会礼仪都使河南的礼仪风俗在对古代礼仪扬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加丰富多彩。服饰载礼,重视礼仪的...

汉族地区的民风 民俗 服饰 ,饮食,民居,节日风俗等民族 文化 。谢谢啦?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

中国十大国粹 服饰 ?

10刺绣刺绣是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刺绣织物主要是丝绸和丝线。中国四大名绣:苏绣...

五大自治区的 民俗 特点及 服饰

踩花山节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

具有 民俗服饰 特色的建筑?

1.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南靖、华安及龙岩永定,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东方古城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以分布广、保存完好著称。...

中国 传统服饰 的四个特征?

中国人的传统服饰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1、中国传统服饰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

56个民族新婚服装?

1、古代汉族纵观历史,如今人们所熟悉的汉族婚服大多为彩绣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等,其实“大红婚礼”并非自古便有,先秦六朝则多以玄黑色为婚服主...

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及 服饰 有哪些?

习俗:1.蒙古族(měnggǔz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

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和服装?

中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和服装。例如,汉族人的传统服装是中山装和旗袍,而藏族人的传统服装是藏袍和藏袍裙。还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

三月三民族服装特点?

传统服饰展美丽广西,多彩民族。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广西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

 乡村论坛  余刚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