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挽联 对联知识讲座:怎样写挽联

小编 23 0

对联知识讲座:怎样写挽联

第一节 挽联由来

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它和悼词不一样,悼词篇幅较长,可以对死者的功勋德业、学问建树、为人处世作全面介绍,而挽联仅寥寥数语,虽也赞颂死者功德,但主要表达联作者的悲哀。中国人以言辞哀悼死者起源很早。在汉代,送葬时有唱挽歌的习俗。汉应劭《风俗通》载:“酒酣之后,续以挽歌。……挽歌,执绋相倡和之者。”那时著名的挽歌有“薤露歌”和“蒿里歌”。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说:“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这就是后世挽联中常引“薤露”、“蒿里”为辞的典故。晋代文人为自己写挽诗,也题作挽歌。陆机、陶渊明都有自制的挽歌传世。唐代有所谓挽词,送葬时令专门的挽士唱和。《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载:“(李)泌为挽词二解,追述倓志,命挽士唱。”从这些记载来看,挽歌或挽词都有一定的格式,都有固定的曲调,内容大抵涉及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志趣。

至于用文字形式写成挽联,则是后来的事情。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云:俞俊籍松江上海县,据其嫂为妻。既而死,俊缚彩缯为祭亭,缀银盘十有四于亭两柱,书诗联盘中云:“清梦断柳营风月,菲仪表梓里葭莩。”盖柳营藏亚夫二字,菲仪谓菲人,表梓谓婊子,总贱倡滥妇之称,葭莩皆是夫也。郡人莫不多其才而秽其行。挽联则始见于此。清代联家多认为挽联起自宋代。梁章钜著《楹联丛话》引《两般秋雨庵随笔》的论述说:

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则但有挽词,即或有脍炙人口二句者,亦其项腹联耳。惟《石林燕语》载:“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之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人熙宁四辅中。”此则是挽联之体耳。

韩康公(韩颂)死于元祐三年(1088年),苏子容(苏颂)写了《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五首》以为哀悼,上文所引是第三首的颈联。《两般秋雨庵随笔》认为挽联起源于挽词或挽诗的对仗联,梁章钜大体上同意这种观点。我则以为这种观点大可斟酌,如果说挽诗的中联就算挽联的话,那唐代多有悼亡诗,如元稹“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就是很好的挽联,为何说是“起自宋代”呢?

而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有《挽联》一节,引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记载,谓赵元镇丞相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并把它当作挽联之始。唐代已出现不少挽诗,至宋代写挽诗很流行,挽联在这个时候出现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完整的、独立的挽联记载应该还是前引元末陶宗仪《辍耕录》所载。

从现存的联语材料看,挽联的盛行当在清代康乾以后。康熙本人写过很多楹联,也写过挽联;纪昀、梁同书就写得更多了。

挽联的基本内容是对死者的一生作出颂扬性的评价,所谓“盖棺定论”。宋李曾伯《挽史鲁公》诗云:“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挽联的法式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二节 切合对象

挽联要有针对性,适合受联人的身份、经历、性格、职业等等特点。例如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噩耗传出,举世震惊,许多知名人士纷纷写挽联表达悼念之情,兹举数联如下:

蔡元培先生撰联云:

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重,莫作空头文学家

郭沫若先生撰联云: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章乃器先生撰联云: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先生撰联云: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动彷徨

各联都十分切合鲁迅的身份,包括其著述、遗言及影响。

人的一生总做过一些好事,或有功于国,或有利于民,人死了,人们总是叨念他的好处。挽联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心理特点,总是隐恶扬善,总是称颂死者的功绩和品德。诸如流芳千古、肝胆照人、名垂青史、光启后人、风范永存、德及梓里、前世典范、后世楷模、高风亮节、山高水长之类的赞语,虽大多夸大,却都是挽联中常用的。

一般的人,做工务农,默默无闻,似乎无功可称、无德可颂。但挽联总是要找到一个集中的称颂点,或赞其勤,或夸其劳,或表其家声,或述其善终:

怅望白杨衰草

长怀矩范高风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噩耗惊传恸邻里

遗言长在示人间

一生务农勤稼穑

全心爱国勉儿曹

硕德享遐龄,绕膝芝兰娱晚景

秋风传噩耗,盈门车马悼乡贤

福寿全归,音容宛在

齿德兼隆,名望常昭

但凡医生、教师、乐技百工之类,虽云平凡,联语可依其职业而立意。自古以来,挽教师的名联就不少,如杨子方挽师刘少达联:

点也受业,参又从游,化雨总无私,何润一门桃李

藜阁云封,少微星陨,先生宜不朽,永垂千古文章

点,曾点;参,曾参。父子均师事孔子。作者父子亦均为死者门生。联语紧扣两代师生之谊,颇具文采,用典贴切,如行云流水,通畅自然。笔者所在学院黄副院长访美期间,车祸身亡,笔者曾撰联挽之:

西学中藏无间道

沅兰澧芷有啼痕

上联赞美其学富中西,下联点出其教育岗位并抒写学生的哀思。联语紧切其事业,引典为颂。恰如其分,不故意拔高,这是颂赞一般人物必须遵守的原则。

哀悼名人的挽联普遍采用歌功颂德的手法。有各方面的名人,有各方面的功德。或政绩突出、或军功显赫、或文采飞扬、或声名远震、或赴汤蹈火、或行止惊人……一副小小的挽联,只能集中称颂其一点两点,不能面面俱到。毛泽东挽蔡元培联仅用了八个字: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林则徐挽关天培则从大处落笔,述其事令人敬佩,论其功使敌敬畏: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关天培是广东水师提督,鸦片战争中在虎门守卫战中牺牲,同时阵亡的还有麦廷章,故云“双忠”。贺龙挽彭雪枫联只写其“奋战中原”一点:

奋战中原,功在史册

壮志未竟,我来复仇

一些名人,特别是伟大人物,一生成就了多种事业,一身萃集了多种优秀品质,同一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颂扬。兹举挽黄兴的几副挽联为例。蔡松坡时卧病日本九州,他的挽联从二人的战斗情谊着笔,以英雄哭英雄: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造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陕西省长李根源的挽联高度概括其功绩:

非流芳百世,即遗臭万年,前途方遥,成败英雄公自论

未围项三重,而止纣七步,大武远震,艰难吾道此身孤

黄周庠的挽联把主人平生功德归纳为六个字,虽不一定准确,然而别具一格:

临危得脱见其智,履险不咥见其勇,高位首辞尤证其让

辛亥覆清曰公功,癸丑抗袁曰公忠,丙辰死沪是完公名

杨度一直主张君主立宪,依附袁世凯,政治上可说是黄兴的对立面。他的挽联以“挚友”私情惜其早逝: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自古困英雄

黎元洪的挽联引古人为喻,唯有叹惜:

正倚济时唐郭李

竟叹无命汉关张

由此可见,挽人只以能挽其一点,一联难以包举全人。只言片语,对一个人的概括是否准确,取决于联家对主人公了解的深度,更与撰联者自身的素养有关,这就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了。

有的挽联不直接称死者的功德,往往引用典故,借古人以喻今人。孙中山挽蔡锷联云: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护波

东汉名将班超少有大志,投笔从戎,长为西域都护,军威大震。这里借以喻蔡锷出洋学军,成为近代军事家。东汉名将马援封伏波将军,历千难万险,至马革裹尸,时人论其功,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之语。这里借以喻蔡锷讨袁功成,心力交悴、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此联用典平实恰切,概括力强,起到了以少胜多的作用。

有的挽联用典太多,且典故又偏,有如短小骈赋,非饱读经书之人难以解其意。辛亥时,浙军都督朱瑞攻金陵有功,抚浙五年,病死于天津,年仅三十。朱少有大志,喜读《左传》。徐时勉撰挽联云:

下巨鹿十余郡,楚兵常冠诸侯,算五年开府钱塘,风鹤不惊,史称周亚夫将军,如是如是

圈云台廿八人,安阳独尊儒术,把一卷征南左癖,江山坐啸,天靳郭令公寿考,已而已而

出幅赞其军功,对幅惜其早逝,语亦雄杰,可惜用典太多了,令读者有艰涩隐晦之叹。

第三节 概括生平

挽联要写人,当然要知人论世。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死者生平突出的事迹,是挽联立意常用的手法。

一种概括是并不提死者的具体事迹,只言其生平作为的主要特征。如蔡元培挽孙中山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孙中山先生一生革命,贡献很多,但作者重点只写了推翻帝制这一桩主要功绩。联语虽对仗欠工,但通俗流畅,亲切感人。

另一种概括是罗列主人公生平大事,勾画出主人公生平轮廓。1972年1月10日,中央为陈毅举行追悼会,张伯驹撰联云: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结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助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数红旗

联语概述了联主仗剑从军,领导了江南新四军,指挥了淮海战役的盖世奇功,也重点写了联主作为新中国外交部长酒宴酬酢的豪爽个性,再现了陈毅叱咤风云的一生。

又如邓赓元挽左宗棠联云:

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

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出幅概述主人公由幕府小吏升至封疆大臣、由一介书生升至侯伯高位、由普通孝廉升至军事首脑、由平民庶士升至军机重臣的过程;对幅概述他由湖南起兵,转战浙闽、收复新疆、回师河南的军事生涯。把左宗棠一生的重要行为镜头剪拼起来,清晰地勾画出其生平轮廓。

再如许姬传挽言慧珠联: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园梦想牡丹亭

言慧珠是优秀京剧艺术家,“文化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作者以言慧珠表演艺术的代表作《惊变》、《埋玉》、《洛神》、《生死恨》、《凤还巢》、《牡丹亭》、《游园惊梦》撰写成联,通过巧妙构思组合,产生了新意。全联概括了她的艺术成就,而且进一步深刻地概括了她一生的际遇。上联借惊变埋玉(原戏写唐明皇惊变,杨贵妃自缢),点出言被迫害致死。下联表达对死者的无限怀念,使人看到这些剧目的演出,就不能不追念言慧珠。联中嵌用的戏名不仅多,而且典雅工稳,极具悲剧气氛。

第四节 评述死由

挽联是由联主的死亡所引起的,死亡当然也就成为挽联的基本内容之一。人有正常死亡,有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者易挽,而有些非正常死亡者不好落笔。高明的联家往往紧扣主人公死亡的原因,或寻根究底,或借题发挥,或遮掩不好起齿的地方。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他的密友唐才常挽联云:

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随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漫赢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此联立意高远,文采斐然,是大手笔。联中仍奉光绪帝为“至尊”,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为“群阴”,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桃源渔父”宋教仁反对袁世凯专权,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1913年3月20日被袁世派人刺杀于沪宁车站。张季直挽之云:

何人忍贼来君叔

举世谁为鲁仲连

笔锋直逼杀人凶手,不亚于一篇讨贼的檄文。又有张之芳挽之云:

世无晋国触槐人,何地何时,忍令鉏麑乘赵盾

书有楚辞香草泪,独清独醒,始知渔父即灵均

笔墨虽淡,但中藏机锋,已暗寓宋被刺原由。

又有佚名挽联云:

天下已定,吾固当烹

司马之心,人所共见

而当时主管司法的许世英则表示有责任去打好这场官司、要揭发奸宄、惩治元凶:

是豪杰下场,爱国舍身,名已千古

这迷离公案,摘奸发伏,责在藐躬

陈敬孙挽联不用典、不加修饰,直言声讨:

坏尔长城,问谁实为之,殆出诸野心勃勃者

何来刺客,亦大可疑也,果能逃万目睽睽乎

当时做代理印铸局长的易实甫的挽联则拟袁世凯的口吻,抉出老贼杀人之心,结语咄咄逼人:

卿不死,孤不得安,自来造物忌才,比庸众忌才更甚

壮之时,戒之在斗,岂但先生可痛,恐世人可痛尤多

对死于非命的,交代死因一般都用含蓄的笔法。如音乐家聂耳在日本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赵星海撰联云:

乐府近凋零,学就成连人已逝

吹台遥怅望,化为精卫客应归

上联成连是春秋时著名音乐家,也是伯牙的老师。下联用精卫填海的典故,暗指聂耳死于海,并且表达对吞没音乐家的大海的愤怒。

还有一些挽联,采用宽慰的口气写死亡,把不幸说成有幸,把祸事说成天意,与其说是宽慰死者,无宁说是宽慰生者。旧时有个叫李奎甫的溺水而死,黄翰钦挽云:

百岁亦何为,世路崎岖,不如破浪乘风去

一抔安足恋,江流浩渺,同在高天厚地中

与此异曲同工者,还有龙韬挽钓友一联:

石洞访神仙,桃花流水杳然去

烟波寻钓叟,斜风细雨不须归

“杳然去”、“不须归”语意双关,何其巧妙!读其联,仿佛那位钓友仍然在世上活着,这也是一种“虽死犹生”的表现手法。还有一些死于非命的,无以名之,只好借题发挥,化无名为有名。辛亥革命后有个叫朱侠平的,以酒自隐,一日以蟹佐酒,大醉而卒。汤蛰仙挽以联云:

左持蟹螫,右持酒杯,看世界糊涂,不如沉醉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兼自家残杀,何以生存

第五节 抒发情怀

吴恭亨《对联话》卷九云:“挽联以言情为上。”泛言之,挽联都得言情,都要寄托对死者的哀思。狭义地讲,撰联者与主人公生前有过某种交往,有过某种感情,永诀之日,其悲痛至深,其哀思绵长。把这种特定的感情注入联中,挽联才成上品。

呼天抢地、幻想生还,这是骨肉分离时常见的情怀。以此入联,大有法门。邹子松哭父联云:

一堂骨肉,大半凋零,蜡炬纵成灰,到死难干流泪眼

数口家人,纤毫仰赖,毛锥安作用,他生莫养读书儿

邹子松毕生以教育为业,此联上联反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意而用之,痛骨肉之凋零;下联自责于己之无能,这比空言悲哀更能动人。

马君武的挽母联则历数贫贱时的家庭往事,下联联系国家危亡,以日常小事做大文章,文情并茂,生动感人:

守寡三十年,用手杖教儿子读书,用工资给儿子吃饭,夜半且缝衣,且课字,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至今辜负慈恩,大罪弥深何可赎

离乡廿九载,以祈祷祝国家兴盛,以悲哀痛国家危亡,迩来益念旧,益思亲,天下滔滔未容归去,自有永生乐土,灵魂不死岂能招

彭玉麟的哭子联立意也很奇特:

怎能够踏破天门,直到三千界,请南斗星、北斗星,益寿延年将簿改

恨不得踢翻地狱,闯入十八重,问东岳庙、西岳庙,舍生拼死要儿回

此联奇在“以妄塞悲”、借迷信之事传悲切之情。

攀家庭琐事,叙儿女私情,显得沉痛而亲切,挽骨肉之亲或平常之人常用此法。朱恂叔挽兄联云:

撒手两无难,一局残棋难我着

招魂更何处,半床书乱为君收

兄去矣,留下的惟有半床乱书,一局残棋,死者已无知,生者倍辛酸,其悲苦之情是通过酸苦的实事表现出来的。

胡君复挽弟培生联一往情深,亦悱亦怨:

莽乾坤靳汝聪明,月余病断送三十春,嗟呼生有涯,知无涯,唤作梦梦天,追忆无非成痛史

好男儿忍他负担,闺中妇交付几多事,剩了七岁女,五岁子,还有呱呱者,前涂从此悸盲人

出幅惜其早逝,哽咽忆旧;对幅哀其妻女,怨悱苦多,因为是亲兄弟口气,倍觉痛挚感人。

演义小说家蔡东藩挽妻联曲折多致,不愧小说家的手笔:

无父母,无兄弟,无姊妹。卿似我,我亦似卿。十七年苦况齐尝,总怜同病相依,合当偕老

多患难,多险阻,多疾厄。死复生,生而复死。四万里征夫闻讣,自悔临岐忍别,有负深情

以平常语叙深情,以平常事写挚爱,如泣如诉,真切动人。

抒写情怀的另一种方法是重温旧事。朋友、同事、同窗等血统之外的人,有交往情深者,追忆重要的往事,体现不忍诀别的感情。

1931年,著名诗人徐志摩死于空难,因为徐是名人,写挽联者极多,其中郁达夫撰联声情并茂,脍炙人口: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联语用典贴切,韵味无穷。郁与徐同是诗坛高手,文章知己,尤于爱情婚姻上,遭遇相似,(徐与前妻张幼仪离婚后,经重重阻力才与陆小曼结婚。而郁因王映霞而与前妻孙荃离婚)同病相怜,写来感人至深。

左宗棠挽曾国藩联更是一段趣事。本来,左是靠曾推荐走入军界的,后来地位与曾相当,二人龃龉渐多。相传左宗棠晚年见客,谈话内容离不开两条,一是吹嘘自己在新疆的功绩,二是责骂曾国藩。但是,曾死后左的挽联却大出意外: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以致吴恭亨评论道:“悔过之诚,溢于言外,岂所谓矜平骄释者欤!”这是交际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楹联史上的一段佳话。

上边说的是挽联构思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近百年来,挽联佳作如云,立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文无定规”的话,挽联就更加没有定规了。但在挽联的撰写中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一是避“死”字。挽联中不能没有死义,但一般不直接言“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的委婉说法很多,挽联表述死义的方法就更多了。

方法之一是用别的词语代替,如“去”、“终”、“归”、“逝”、“丧”、“含笑九泉”、“鞠躬尽瘁”等等:

寿越七旬

含笑九泉

公去大名留史册

我来何处别音容

苦我半生,可怜举案荆妻,先归天上

祝卿再世,不遇登科夫婿,莫到人间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方法之二是沿用称代死义的典故。如鲁迅挽同学丁耀卿联:

男儿死耳,恨壮志未酬,何日令威来华表

魂兮归来,知夜台难瞑,深更幽魄绕萱帏

“令威”典出《搜神后记》,本称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后用以比喻去世。元邓文原《郎中苏公哀挽》诗:“夜静燕台山月冷,只疑化鹤一归来。”

挽幛常用的“千古”,本指年代久远,如“千古长存”、“留芳千古”、“名垂千古”之类。又特用为哀悼死者之词,《新唐书·薛收传》载,收死后秦王哭之恸,曰“岂期一朝成千古也”。

方法之三是用悲哀痛哭之词表现死义。如张难先挽石瑛联云:

哭公只有泪

提笔竟无言

又如马叙伦挽杨度联云:

功罪且无论,自有文章惊海内

霸王成往迹,我倾河海哭先生

所谓“哭公”、“哭先生”当然意味着斯人已经逝去了。

联家又常取法诗文,用移情的手法使应时景物带上人的悲哀感情,令物与人同悲。如杨子方代友人挽父联云:

邀阿父为天上神仙,俗务频抛,岛瘦郊寒都不管

同嗣君作人间孝子,哀情难节,梅花白雪两相愁

梅花点点如泪,白雪皑皑含哀,岛瘦郊寒,两家同吊,此联以比兴手法,古典活用,深刻感人。曾国藩挽其弟国华联云: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李秀成追悼阵亡将士联更显得技高一筹,将军之威、学人之思、才人之笔,结语非凡:

魂兮归来,三藐三菩提,梵曲依然破阵乐

悲哉秋也,一花一世界,国殇招以巫阳词

挽联一般讲究不直接出现“死”、“亡”等字,如不得已一定要出现,则须有一定的语境。“死”字在挽联中往往不单用,或于其前加上状语,或与“生”相对为辞,或用含“死”字的成语,多用于发议论的场合。如胡厥文挽李公朴、闻一多联:

李君为生活编者,闻君为死水作者,生死云何哉!生为才人,死为雄鬼

右面有朝廷王师,左面有野战义师,朝野如此耳!朝有灾黎,野有饿莩

上联两用“死”字(死水作者之死水为闻一多诗集名),都是与“生”对论。

毛泽东挽续范亭联云: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二是别男女。就一般而言,挽男之联可以用于挽女;但同寿联一样,挽女之联有些特殊的词语,有些专用的典故,不能用以挽男。

如称女子之德为懿德、称女子垂范为懿范:

懿德永垂家族史

慈容犹绕子孙行

“懿”本义为美好,唐以后多用以指妇女的行为。白居易《祭故赠婕妤孟氏文》:“方资懿范,以茂嘉猷。”朱熹《挽董安人》诗:“闺门传懿范,汤沐感恩私。”

挽女联中引以为喻的物品亦多为妇女用品或香花幽草之类,如:

兰摧玉折

花落水流

绣阁花残,悲随鹤泪

妆台月冷,梦觉鹃啼

钗逐燕飞,影分鸾凤悲菱镜

梭停龙化,尘染鸳鸯废锦机

宋代欧阳修四岁而孤,母亲郑氏教他读书。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笔,常用芦荻画地而书。后人便以“画荻”作为母教的代称,挽母之联常用:

画荻踪难觅

扶桐泪欲倾

画地曾传贤母荻

引刀谁断教儿机

三是明身份。内外长幼不同,措词口吻各异。挽父、挽母、挽岳父母、挽伯叔父、挽姑姨父、挽舅父母,虽然同是长辈,旧时各有讲究;挽夫妻、挽兄嫂、挽姐弟,都是同辈,历来分别甚严;挽子孙是人生大悲之事,往往作痛哭之语。这里不一一论及,仅举数联以为示范。曾国藩挽乳母联云: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

这幅联之所以高明,是因为它准确地概括了乳母的功德,提出了对待乳母的正确态度。张伯驹《素月楼联语》载学士余集悼亡联云:

济艰辛,尝险阻,贫家妇信难为,痛今朝破镜钗分,欲图梦影重圆,除异世再同青玉案

习荆布,厌绮罗,半生俭应可法,奈尘海飚驰雷掣,赢得褶痕如旧,到秋宵怕检缕金箱

夫妻情深而又具体而微,悱恻悲哀而又兼绮丽典雅,实在是才人手笔!

徐懋庸鲁迅联云: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此联以与逝者在三十年代文学争论,遭到鲁迅严厉批评着笔,深感愧疚,引以自责。胸怀磊落,语言简练,颇有特色。

徐志摩死,前妻张幼仪撰联挽之云:

万里快鹏飞,独撼翳云悲生路

一朝惊化鹤,我怜弱息痛招魂

因其时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结婚,张欲挽徐,颇难措辞。而此联既痛逝者,又兼自怜,言简意赅,贴切得体。小凤仙挽蔡锷联云: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馀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以上诸联本来都难于着笔,能写得如此光彩,足见其功力不凡。尤其是小凤仙所撰联,情真意切,如泣如诉,既切身份,亦具文采,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有人将其评为悼蔡诸联之冠冕,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说一说自挽联。

东晋陶渊明诗云:“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已有一点点自挽的意味。如果把北宋赵鼎的那副自题铭旌联语算作挽联的话,挽联该起于自挽而不是挽人。就诗歌而言,挽人者居多,自挽者少见;挽人者时有佳作,自挽者鲜有传诵。自挽联也是一样,俗话说:未盖棺难以论定,又说:自知者鲜。自挽联不可自我拔高,也不可自我菲薄,更忌酸腐气。有清以来,自挽之联渐多,其内容不外二途,一是自慰自足,坦然归去,有如陶渊明的挽歌;二是心有所念,告慰生者,有如遗书然。

有点名望的人回顾生平,往往作自谦之语。清代纪昀自挽联云: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作者虽然在朝为官,却一生以读书、著书、编书为业,以治学为好,故感受良深,比喻恰当,发人深思。一般读书人,或小有名利,无大作为,清高一世,万事看穿。毕秋帆自挽联云:

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不少读书人满腹济世心,平生不得志,临终之时未免带三分傲气,二分惆怅:

五千里北辙南辕,看人富贵受人怜,落拓穷途,何处洒狂生泣泪

十一次东涂西抹,呕我心肝催我命,仓惶歧路,再休提名士风流

告慰生者之联或嘱家人从俭节哀,或告后代继承己志,或诫子孙注意事宜。清季广东嘉应才女璧华在弥留之际自挽云: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愿他时重缔姻缘,莫向生妻谈死妇

子随严父卧哉,小孩儿终当有母,待异日再承慈训,须知继母即亲娘

出幅别夫,对幅教子。少年永诀,从劝夫再娶立意,胸怀远胜须眉,无涕泪而催人泣下,无哀词而感人至深。

杨度早年依附袁世凯、鼓吹帝制。1922年投向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奔走,晚年拥护中国共产党,1929年入党,为无产阶级革命鞠躬尽瘁。他的自挽联追忆这一转变过程,构成一种特殊境界:

帝道真如,而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自无产阶级革命兴起,自挽联跳出了个人命运、家庭私情的小圈子,境界为之一新。无数先烈的自挽联表现了为革命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人民必胜、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强信念,表现了抛除一己私利、换取天下解放的高尚情操。湖南衡山北岳农民协会的负责人周树屏,1928年被反动派杀害。他在狱中撰自挽联云: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碧血洒中华,革命精神留世界

共产不避难,避难不共产,雄心振岳北,共产实现定他年

要之,自挽联的主人公就是联家自己,一应哀情与哀词,其核心是抒写自己的生死观。如果没有正确的生死观、没有健康向上的情操,写出来的顶多只是自我调侃、滑稽无聊的文字。

“花圈”上面一定要写挽联吗?有什么样的讲究和要求?

实际生活中,奔丧吊丧,上花圈花篮或者送花圈花篮是一般操作,非常常见,为流行性习俗,绝大部分人也都实际做过。那么,丧事活动中,花圈花篮一定要写上挽联吗?不写可行?我们结合丧礼典籍文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花圈是吊丧人的礼赠礼馈,在花圈上标注丧事语词和吊丧人身份,是对吊丧人的尊重,是一种礼仪之举,所以花圈上面是一定要写上挽联的

家有丧事,用长条状的布帛或纸张,上款(上联)写吊唁告慰之词,下款(下联)吊丧人落款,然后黏在或别在花圈上面。主家有了吊奠之仪,也彰显了吊丧人的礼仪之举。在传统文化下,什么叫知礼懂礼?什么叫识事懂事?这就是!

严格意义上讲,花圈上的吊挽语词不是挽联,而是挽幛。对联是特定文体,有上联下联和横批,讲究平仄与对仗。家有丧事,灵堂大门两边是应该用对联的。其他衣被、布帛等物品上用挽幛。有人将花圈花篮等上面的语词叫挽带或挽幅,其实都是挽幛,只是形状有差异,基本内容设置和功用都是完全一致的。

幛,从巾从章,巾是指丝制品和布麻制品,幛是彰显、显示的意思。幛的本义是用于祝贺或吊唁的整幅布帛。在幛上面写字,包括祝贺语词或丧事语录,并标注出幛人的身份和名姓,就是喜幛或挽幛。

丧事活动中,吊丧人对丧事主家有许多礼赠和礼馈,包括衣衾、布帛、财物、钱物、车马用力等等。按礼仪要求,主家得到的所有礼物,都必须进行文字标注,包括哪些人送的?送了多少?价值几何?等等。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人们对这些文字进行文体修饰,加上特定丧事语录或语词,就是挽幛(挽联)。

2、“挽幛”(挽联)来源于古法丧礼的“陈衣”,即主家将收到的衣衾、布帛、财物等摆出来给人看,并标注礼赠人的名姓

古典时期,确切地说民国之前或49年之前,家有丧事,要设账房,账房专门安排一人唱礼。吊丧人到账房上礼,什么东西?多少数量?值多少钱?给多少钱?等等,唱礼人都要大声喊出来给人听,然后账房对物品还要进行文字标识。这种习俗是有来源的,源头就是古法丧礼的“陈衣”。

《仪礼----士丧礼》有“襚”的规定,国君要襚,亲戚要襚,兄弟要襚,朋友要襚。襚就是赠送衣衾布帛。大家一起帮助丧事主家办好丧事。

《仪礼----士丧礼》还有“陈衣”的设置。“陈袭衣”、“陈小殓衣”、“陈大殓衣衾”,作为丧事操作的特定程序,必须实施。陈就是陈列、列示的意思。所谓陈衣,就是将收到的“襚”摆出来给人看。在之后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主家对收到的“襚”等物品进行文字标注和标识,逐步形成挽幛。

作为礼赠和吊奠物品,应当纳入礼仪规范,所以花圈是挽幛的一种,丧事主家收到花圈,应当进行丧事联语的制作。既是对自己的讲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3、花圈“挽幛”(挽联)使用的文化逻辑和一般思路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家庭的立足和不断发展,需要稳定、有序、和睦、和谐的环境,其基本手段就是礼仪,即宗法伦理规制。乱了家庭规制就是乱了伦理,这是古代社会管理和家庭管制的关键要点和最大忌讳,一旦违反,往往会采取极为严厉甚至残忍的手段进行制裁。

维系家庭稳定和谐的基本途径就是血缘关系和家庭亲情,而“孝”就是实现家庭关系稳定、有序、和谐、进步的基本载体。所以,中国历史几千年,“孝行”一直都是行为人的根本品行。而“养老”和“送终”是衡量和评价人们“尽孝”“行孝”“孝道”“孝行”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标准。所以,传统文化下,中国人特别“重死事”,家有丧事叫“当大事”。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儒学,儒学一直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的原创人就是孔子。孔子重礼,特别喜欢丧礼。《礼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丧礼的。这就造成中国文化在原创阶段有一个重大设置,也是一个重大缺陷,即厚葬,丧事活动极其靡费。在“尽孝”的框架下,按规定的礼仪等级和要求操办丧事,是家庭的沉重负担。所以,实际生活中,为了既能遵守礼仪规定,又不至于家破人散,丧礼设置中有了补救措施,即赙赠。

所谓赙赠,包括赠与丧事主家衣物、用物、财物、钱物、车马用力等等。一家有丧,大家帮忙。届时不仅亲戚朋友,包括国君、领主、上位人员、僚属等,都得以衣物、货物、财物提供帮助。而且所有这些帮助都是无偿的,应该的。

为了彰显人的德操、人品、家资,为了弘扬、倡导、推介孝道和丧礼文化,对赙赠人进行身份标识是必要手段。这应该是“挽幛”(挽联)产出的一般生活逻辑和文化来源依据。

相关问答

挽联 纸是什么纸?

挽联纸一般是蓝色的。咱们中国人有个习俗就是婚丧嫁娶都会贴对联。结婚嫁女儿都会贴婚联,用红纸写好喜庆的,寓意成双成对的婚联贴在大门上院落里。同样老人...

有一种对联是用于哀悼死者的,称为 挽联 ,一般以歌颂死者或...

[最佳回答]有一种对联是用于哀悼死者的,称为挽联,一般以歌颂死者或...

民间拜石碑为父对联怎么写?

民间拜石碑为父是一种特殊的纪念习俗,通常出现在无法找到祖先遗骸或无法确定祖宗身份的情况下。对于这种习俗,对联的书写应当体现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

家中有老人去世,春节应该贴什么颜色的春联?

有亲人逝世,家里三年不贴红对联春联是我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经年经岁,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春节渲染节日气氛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

写春联习俗?

关于写春联的文化习俗:一、春节贴对联的由来: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

祠堂或者祖先堂中的香火对联知多少?

常用香火对联……一: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二:香篆平安字、灯开福寿花。等等。三:香火对联天地君(君或改國)親師位书写规矩、人不顶天、地不离...

民风 民俗 。对联10副?

上联:马首是瞻跟党走下联:羊毫在挥为民挥上联:马岁荣光辉日月下联:羊毫遒劲续春秋上联:马岁事事合民意下联:羊年处处沐春风上联:马岁事事如人意下...

民俗 谢土对联?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气...

怎样写 挽联 上的悼词?

需要具备相关文学知识的人才能够写出合适的挽联上的悼词。通常需要遵循悼词的几个要点,比如对逝者的缅怀、表达家人的悲痛、描述逝者的优点等等。写悼词需要注...

春联衰落与保护? - 懂得

春联是我国春节传统习俗,非常喜庆,要想保护,首先要学习书法,诗歌,才能写出春联。然后大力宣传。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从来没有衰落过,更谈不上需...

 王晓璐  实验室lims 

上一篇内蒙传统民俗文化 民俗丨细说最有特色的内蒙古民族风情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