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风俗概况
南阳人多以面食作为主食,部分地区以水稻为主。饺子的始祖“娇耳”就发源于南阳。南阳人早餐以羊肉汤、牛肉汤、糊辣汤、油条、油烙馍、豆腐脑、煎饼、水煎包、小笼包、菜合(韭菜盒子)等为主。午饭主食各类面条,比如汤面、捞面、蒸面条、浆面条、炒面,糊汤面,臊子面,炝锅面,扯面等。晚餐俗话说叫“喝汤”,一般“苞谷糁”或“面疙瘩”配馍和菜。南阳的地方特色食品有:淅川酸菜、南阳油茶、桐柏豆筋、玄妙观斋菜、镇平烧鸡、博望锅盔、界中米醋、新野臊子、唐河肘子、白土岗辣子鸡、阎天喜饺子、方城烩面等
民歌
南阳民歌大多为劳动、生活和爱情等内容,有着浓厚纯朴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南阳地区的民歌种类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各类民歌首先得以发展的是山歌、田歌及劳动号子,其次是灯歌、小调等。
戏曲
南阳曲艺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历史上南阳曲艺的“三大支柱”大调曲、三弦书、鼓词影响最大,在三个主要曲种的基础上,清末和民国时期逐渐引进了评书、坠子、相声、莲花落等曲种,清代中叶以后,活跃在广大民众中的戏剧种类有20多种
来源: 南阳市人民政府
南阳这些过节习俗,你还都记得么?
南阳自古便以农业著称于世,在日常生活中最揪民众之心的也恰恰是地里生长的粮食。因此,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祈祷庄稼丰收便成了他们永远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农耕文化的发达使得南阳农民的日常生活与土地的关系甚为密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广大的农民是乡村社会赖以维系与发展的主体。“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终要归结于土地能产粮食这一基本问题上。因而对于歉收的恐惧便往往以对丰收的渴望的形式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内在的,与人的灵魂紧密相连的自下而上的恐惧。这种恐惧与南阳历史上频仍的灾荒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无数次大灾荒、大饥馑在广大民众心理上造成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千百年来受饥饿威胁的历史凝聚成为人们对饥饿的深印在灵魂中的恐惧,而消除与抗拒这种恐惧的惟一办法和途径就是使得粮食丰收。千百年来农作物的丰收成了成千上万农民祖祖辈辈永恒的渴望。留存于南阳民间大量的年节风俗资料更集中更有力地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从正月到腊月岁时节令和传统节日各有风俗。这些节日,不仅是民族风貌、风姿、风采的展现,而且还是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播、推广和发展。对于这些节日的梳理和阐释,可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勤劳质朴的南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精神。
春节
春节又叫过年,它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比西方的“圣诞节”还要隆重。俗话说:“三天戏,五天年。”实际上,从腊月初八到翌年的二月初二,这年终岁首的将近两个月,都属于过年的时候。春节前叫早年,腊月二十三叫小年,春节叫年下,春节后叫晚年。南阳民谣说:“小娃小娃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这个意思。在南阳传统习俗中,春节习俗最具亮色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吃年饭。在南阳民间最为受重视的年节民俗中,南阳各地乡村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吃年饭。南阳民众十分看重年饭,有民谚曰:能抠一月,不抠一节。就是说平时无论怎样节约都行,惟独在节日,尤其在春节的年饭上不能节约,越讲究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年饭的主食一般都是扁食(即饺子),同时还配有各种菜肴。为表示连年有余的含义,农家在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置备下鱼和莲藕。年饭是不能吃完的,还要留下一些,表示饭食丰盛怎么也吃不完的意思。在这里,年饭的“吃不完”、“鱼”、“莲”等已经超越了这些食品的自然状态而成为一种具有比较复杂的意蕴的象征物。“莲”与“连”、“鱼”与“余”的读音相同,其所包含的连年丰收有余的意义不言自明。
吃年饭
第二是贴春联。春联之出现,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载,春联由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首创。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亲笔写了一幅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西蜀孟氏》。世人倍感新颖,乃从宫廷到民间,竞相效仿,进而成俗,一直延于今日。南阳民间的春联,总体而言,其内容多为祝颂庆贺和讴歌褒奖之类,细分之,有如下数端:一为讴歌历史风流人物。如南阳为越国上将军范蠡的故乡,联云“五湖寄迹陶朱业,四海交游晏子风”;卧龙岗为蜀相诸葛亮躬耕之地,联曰“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二为热爱家乡风光。南阳城背倚独山,面向白水,于是撰联曰“背靠青山龙虎地,门对绿水凤凰池”;“洛阳牡丹艳,宛城桂花香”等。
贴春联
第三是挂年画。挂年画,目的在于驱鬼。它与贴门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南北朝时南阳涅阳(今邓州穰东)人宗懔在其所著《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写道:“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这种门神,乃是而后所流行的年画的滥觞。至唐,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常感到其寝室内外有厉鬼呼号,难以入眠。李将此事告于群臣,询问驱鬼之法。秦琼禀告愿与敬德披挂盔甲、手执兵器于门外护卫。夜间果然秋毫无犯。秦琼敬德虽武艺高强,然毕竟血肉之驱,总让其夜间伴护,时间一长,过于劳苦,终究不是上策。于是便命画工将二人之像画于门上以驱鬼,此后,果无鬼怪鸣号。另外,尚有将钟馗画为门神贴于门上的。以秦琼敬德为门神出于二人威风凛凛,一身正气,而以钟馗为门神乃是出于其相貌丑陋,使人望而生畏和善于捉鬼之故。年长日久,世代相袭,人们将门神演变成年画,则是发扬光大了其中的消灾灭祸、四季祥和的文化内涵。南阳年画围绕新年喜庆吉祥这一中心主题,题材有如下6个方面:其一为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秋翁遇仙记等;其二为福瑞吉祥,如仙翁庆寿、观音送子、天女散花、鲤鱼跳龙门等;其三是农家生活,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耕田、耕读传家等;其四为四季风景,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好月圆等;其五为历史题材,如三顾茅庐、关公夜读、木兰从军、岳飞抗金、武松打虎、太白醉酒、戚继光平倭等;其六为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天仙配、梁祝缘等。南阳年画的制作工艺多为木刻水印,具有线条单纯、粗犷浑实、苍劲有力的艺术特征。
挂年画
第四是放鞭炮。“爆竹一声辞旧岁,金鸡三唱迎新春。”在南阳民间,每当熬年守岁到子夜、雄鸡报晓之时,便要鸣放鞭炮,一来驱邪除疫,二来增加欢乐热烈气氛。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据说这种怪兽,平时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凶神恶煞,每年到春节时,都会出来抢夺财物,祸害百姓。但是它最怕响声,所以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后来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了明、清时代,爆竹烟火已在全国盛行。特别到清末,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火,拜神祭祖,表示 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序,万事如意。腐败透顶的封建统治阶级,却借此不惜重金,大肆燃放爆竹烟火,一夜耗资白银数百万两。李鸿章为讨好慈禧太后,进献一盒大型烟花,价值六万金。各级官绅,效法竟起,一时侈风大炽,这在客观上对爆竹烟火的发展,也起了一些剌激作用。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年”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 “月之元” “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寓意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吉祥如意。但是鞭炮烟花有污染环境和危及安全的弊端,近些年来,政府加大的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制,南阳城区已开始禁止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缺少了鞭炮,南阳的年味渐渐消淡了。
放鞭炮
第五是穿新衣。南阳人无论男女老少,过年时都有一种由衷的心愿:穿新衣。正月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辞旧迎新之意。旧时,富绅、富户毛呢绸缎穿戴一新;贫户所穿即使是粗布旧衣,也都整齐清洁,异于平日,以应新春吉日。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过年穿新衣是我国人民的古老习俗。在宋朝,《东4102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这个朝代很有意思,是市民之风非常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到处去逛。到民国的时候,《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所以这个新衣几乎成了春节的品牌。一过新年,大家都穿新衣。在中国的传统中,过新年穿新衣的历史由来已久,它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节日喜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姿多彩的春节新衣,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穿新衣也与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过去是农耕社会,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年一熟,也就是到年底才总结、才发点薪金,就是总结一下,所以不象现在一个月就开支一次,一个星期开支你可以周周买新衣,甚至天天买新衣,因此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所以穿新衣,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另外,据说穿新衣还是可以辟邪的,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新年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穿上新衣服。
穿新衣
第六是大拜年。拜年之俗与除夕守岁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从而消除了年兽的侵扰和祸害,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恭贺平安无事,“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鲜衣往来拜节。”吴自牧:《梦粱录》。旧时民间过年多拜亲朋、父兄、师长、亲族等,拜年时人们以恭喜、发财、如意、长寿等吉祥语互祝。南阳民间拜年时多行跪拜礼。在昔日南阳富贵人家,既不在乎那点礼物,又嫌拜年时互致礼物费时费力,遂改用名帖相互致贺。名贴,即贺年片,两汉时称“名刺”,唐代称“门状”,宋代称“门刺”,明清时叫“红单”,并流行拜盆,即将贺年片放入盆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一般写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财源旺盛、健康长寿等吉语。清代书画家文征明作《拜年》诗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用贺年片拜年之俗一直沿袭到今天,但在南阳民间,仍看重登门拜年的习俗。
大拜年
第七是破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人们是为了避穷神才称初五这天为“破五”的。“三天戏,五天年。”广大民众都把“破五”看做是春节后一个重要日子。由于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因此民间常置办酒席,燃放鞭炮,欢天喜地迎接财神的到来。这天所迎的财神不止一个,有正财神,偏财神,文财神,武财神。民间最崇拜的是正财神赵玄坛,许多商店和民宅中都供着它的神像。神像上的赵玄坛面黑如锅底,手持钢鞭,身骑黑虎,左右两员大将侍立,威风凛凛。赵玄坛被姜子牙射死后封为元帅,并把曾被哪吒打死的陈九公和姚少司配给了玄坛作为随从。当人们把赵玄坛尊为财神时,陈、姚二人成了“招财是利”。偏财神伍氏兄弟五人,生前喜杀富济贫,死后仍替穷苦人家求财,人们称其为“五显神仙”,很崇拜他们,常焚香朝拜,默祈赐福。文财神财帛星君白脸长发,气度不凡,人们把他的神像与“福”、“禄”、“寿”、“财”、“喜”画在一起,他的手上托着一个聚宝盆,体现着“招财进宝”的含义。武财神关云长平生虽不爱财,但他可以帮助人发财。因为关在得到曹操的奖赏之后,蓄积了大量的财物,因为他不爱财,所以乐善好施,把自己拥有的财富赐给那些善良贫困之人,因此,世人都尊他为神,于初五这天祭祀他,求他招财进宝。初五这天的中午全家要吃饺子,俗称“食元宝”,此俗和接财神目的一样,反映了普通民众希冀远离贫困、享受荣华富贵的心情。“破五”过后,年才算彻底过完,可以开展一系列生产活动了。
招财神
元宵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叫灯节。南阳人俗称“十五下”,节日共四天,正节为三天。十四为试灯,城镇中各机关、学校、商店、住户都在门前悬挂灯笼,灯笼上贴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以示祝福。有的还扎上彩门,上面插上松柏树枝或竹竿枝,贴上纸花,以示四季长春。十五为正灯,即灯笼在主要展区全都挂齐,等候游人前来观赏。十六为会灯,即继续供人们游览观看,并举行大型的文艺、体育表演活动。有的地方,正月十七仍然继续进行各种欢度活动。过去,为了庆祝元宵节,人们用杂面蒸制成像酒盅一样的台灯内放香油和竹签、布捻等,正月十五夜晚放在神案、门墩、鸡笼、碾盘、磨盘、石上面,点亮之后一片光明,预祝丰收年景。灯节期间,机关学校、商户还组织有奖灯谜活动,以示普天同庆,万民共乐。元宵节期间,要举行传统的“踩街”活动,即大型的文艺、体育表演活动,其中包括打狮子、玩龙、撑旱船、踩杉木腿(高跷)、跑竹马拉举驴、打霸王鞭、扭秧歌、打腰鼓、大头和尚、十八罗汉、独杆轿,依、抬装古饰,唢呐、打拳、要大刀、玩武术等各种表演队河蚌伍,依次排列,整队出发,载歌载舞,进行表演。前面放着鞭炮,响着土铳,敲锣打鼓,彩旗飘拂,大街两旁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动辄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前来观看助威,万人空巷,满城轰动,堪称群众性的大型文艺盛会。
2019年元宵节新华城市广场猜灯谜
焰火晚会也是元宵节的重大活动,往往由政府或商会选择字街口、空场、河边等空闲场地或开阔地带,组织燃放焰火。名目繁多的焰火如旗杆斗、狮子座、文武伞、火鞭、火马、火龙、钻天雷等,渐次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然后纷纷升腾空中,火树银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照彻夜空,引起人们的声声欢呼和阵阵喝彩,堪称佳节盛事。搭灯棚也是南阳元宵节的大景观。不少商户在门前搭着台子,四周挂着戏剧人物画像,张灯结彩,邀请唢呐班或戏剧乐队进行演奏。还请著名演员登台演唱,精彩的文艺演出,使台下观众如醉如痴,乃至午夜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南阳人对元宵节有“散百病”之说。大概是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人们都在休闲之中,睡眠充足,体力消耗不大,又吃着大鱼大肉营养过多,不好消化,就很容易积食厌食,得上“吃”的病。于是便借着元宵节涌上街头,争先恐后地观看“踩街”表演,与亲朋好友们相见后海阔天空地拉拉家常话,晚上又扶老携幼走上街头观看灯笼,品尝戏曲,散步散心,大说大笑,赏心悦目,很有益于肠胃消化身体健康,因此俗称“散百病”。正月十五这天三官一同从天而降,“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世人纷纷张灯结彩迎接三官下凡赐福,于是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南阳民间灯节时间三天,正月十四上灯叫开灯,正月十五叫正灯,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七叫落灯。灯节里,所挂的灯多为吉祥灯。置身于元宵之夜,会使你感到奇花异卉铺天盖地,火树银花流金溢彩,晶莹剔透辉煌如昼,异彩纷呈,目不暇接。
吃汤圆
南阳在元宵这一日除了一些求吉祈福的习俗和文艺踩街活动外,还要吃汤圆。汤圆又称元宵,洁白如银,圆滑似球,元宵佳节人们除了吃饺子以外,普遍要吃元宵。南阳的汤圆多用湿糯米粉在簸箩里滚筛而成,也有人工揉包而成的。汤圆内包上红糖、冰糖、花生仁、核桃仁、芝麻、红绿果脯等,圆润甜美,是老幼咸宜、别有风味的一种美味食品。汤圆又称为糖圆,乃因用糖做成之意。元宵节吃汤圆,始于宋代。“元宵节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周必大:《平园续稿》。浮圆子即汤元。“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周密:《武林旧事》。从汤元的制作来看,开始时是用糯米做成的圆球,不用糖作馅,而是把糖放在汤里。南宋时,才开始用乳糖作馅,称为乳糖元子。后来汤元品种发展迅速,食用方式多样,既有带馅的,亦有不带馅的,既可煮食,亦可炸食,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元宵节在南阳民间还有“躲灯”的习俗。所谓“躲灯”,指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夫妻相携到岳父母家过元宵节。至今在个别乡村仍然相沿。传说正月十五闹花灯时通过灯花的大小可以判断出来年棉花收成的好坏,灯花大预示着来年棉花丰收,小则预示着歉收。为了表达一种美好愿望,正月十五做花灯时人们往往将灯芯做得又粗又大,以便结出大而漂亮的灯花。
二月二
农历的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看做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民间各户用青灰撒在房屋四周,并在院内和麦场上撒作囤仓图形,中间挖一小坑,置五色杂粮,取五谷丰登之意。在这一天要迎春龙。龙王主管云雨,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春雷唤醒,就要抬起头来,开始兴云布雨。从此春耕大忙便要开始了。南阳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大囤满,小仓流。民谣表达了民众祈求龙王保佑民间,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除此之外,民间还有熏虫习俗。“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这天,家庭主妇要在门窗、炕沿处插香熏虫,并剪制鸡形图案,悬于房中,以避百虫,保护全家安康。
龙为百虫之长,具有兴云雨利万物的能力,在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过程中,靠天吃饭的现实使得南阳广大民众不敢对龙有丝毫的怠慢。根据虫类的作息规律,人们相信,龙与其他虫类一样,在头年冬至蜇伏,来年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行云布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为了让龙多降几场透雨,让庄稼取得一个好的收成,二月二这天一大早,大人便招呼孩子们围着自家的粪堆边走边唱《屯满歌》:
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粮丰收。
大囤满,小囤流,
打的粮食过梁头。
清明节
清明一词,乃指万物至此皆洁净而明丽矣。此节令,是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一节,从此,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它昭示着黄河长江之间广袤的大地上,万木凋零的寒冬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来临了。清明在南阳农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农谚曰:“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并未争功讨赏,反而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火熄后,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时节(公历4月5日前后)民间有扫墓之俗。清明扫墓,以追忆先辈和悼念亡灵。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俗称上坟,一方面要给坟墓清除杂草,另一方面还要为坟墓增添新土,以示怀念之情。解放以来,每年到此节日,除了上坟对先辈进行悼念外,一些单位、团体和学校还组织员工和学生到烈士陵园给烈士献花扫墓,以示敬仰。南阳的清明扫墓之风,具有久远的历史。据《汉书》记载,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汉承秦制,东汉时每月晦日(初一)、望日(十五或十六)、伏日(头伏的首日)、社日(春社和秋社之日)、腊日(十二月初八日),对处在洛阳的各个帝王将相陵墓都要上供品,至此清明扫墓之俗始定下来成为永式。由于清明节具有重要的民俗意蕴,故而南阳民间甚为重视这一节日,除了正统文献大量记载的相关民俗事象外,流散于南阳民间的大量民歌也对相关内容作了生动的反映。例如,南阳民歌《大姐二姐去上坟》这样写道:
三月清明雨纷纷,
大姐二姐上新坟,
乖男娇女随后跟。
祭典过后除杂草,
泪水涔涔沾湿襟。
……
《刘郎观灯》唱道:
三月里来是清明,
桃花杏花满园红,
树木林浪都发青。
……
对于农事的安排,南阳亦有丰富的谚语。如“清明前,去种棉”、“三月三,北瓜葫芦往上窜”。流散于南阳城周边乡村的民歌《锣鼓一打颤咚咚》歌词是这样的:
清明前后种棉花,
夏至前后耩芝麻。
红薯种子早留下,
那个东西能养家。
端午节
南阳民间又称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据传为战国时楚国人纪念屈原的祭日。古人为纪念屈原,将包好的粽子和蒸好的糖糕投入河内喂鱼,以免它们吞食屈原的躯体。每年此时,南阳民间户户门前插艾或菖蒲,意为祛毒和辟邪。幼童于脖颈、手腕、脚腕处系五色丝线。鸡鸣起床洒扫庭院后,用雄黄酒涂抹幼儿的七窍和肚脐等处,以辟五毒。把带着晨露的癞哈蟆放在两块墨锭之间晒干,涂擦患处可以治疗肿毒脓疖。妇女和小孩佩戴用彩色布料缝制的香囊,以避汗味和蚊虫。亲戚朋友在这一天相互走动,用粽子糖糕果品之类作礼品。
邓州、新野、唐河等地河流密布,水运发达,古时在端午节前后有龙舟竞赛习俗。对此,唐代邓州南阳(唐代时邓州下辖南阳)人张建封曾作《竞渡歌》,予以形象生动的描绘: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水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河上间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
据说端午的早晨人们或到河边,或到坑塘边洗脸可预防眼疾,洗澡可预防皮肤病患。至于五月初五端午门首挂艾的风俗,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古人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门前挂艾,用香汤沐浴,以求辟邪免灾,健康平安。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在一年中五月五日采摘的艾疗效最好。因此,每到此月,人们就采来作成人形或虎形挂在门上或戴在身上,以噬食鬼魅和祛邪驱恶。
白娘子醉现原形
南阳民间在过端午节时,历来有食“五黄”的食俗,即黄瓜、黄蒜、蛋黄、糖糕、雄黄酒。传说许仙听信法海的谗言,在端午节这天,向白娘子劝饮雄黄酒,使白娘子醉现原形,故而民间相信雄黄酒能解五毒即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之毒和辟邪鬼。在端午节家宴上,大人往往喝得一醉方休,儿童不会饮酒,就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抹一个“王”字,与虎额头相似,以辟鬼魅。端午节这天,人们还将雄黄酒洒在屋角以杀死百虫。除此之外,家家几乎都悬挂朱符,插着蒲龙艾虎,用软布缝制“老寿星”、蒜头、“五毒”、老虎等给小孩戴。有的用切碎的蒲根,伴上雄黄泡在酒里,抹在小孩五官上,以避虫毒的侵害。
六月六
旧时为叫闺女回门节。相传春秋时晋国宰相狐偃,后期高傲自大,气死了亲家公。女婿决心为父报仇,谋划趁六月六狐偃生日在祝寿中杀死岳父。偃的女儿得知丈夫计谋,六月五日回娘家向父亲报了信。此事使狐偃猛醒,不但未加害女婿,次日反将女儿女婿请回,宾客相待,以诚相见,反省了自己的过错。从此狐偃真心改过,翁婿关系亲密。为记取教训,每年六月六日狐偃均要请回女儿女婿招待一番,叙谈家常,消除仇怨。后传入民间,六月六招待闺女女婿相沿成习。“文化大革命”以来,演变为叫未过门的媳妇过节,改善生活、添置衣物、送零花钱。
晋国宰相狐偃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南阳民间俗称七夕,又称七巧或乞巧。相传该日为天上牵牛星织女星一年一度的聚会之夜。是夕,南阳各地的女子尤其是待字闺中的女子,结五彩丝在庭院中对月穿针,如能一次穿过,则谓之心灵手巧运气好,当年有喜气临头。或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察其结网疏密,以此判断得巧多少。人们常聚座于庭院,既谈牛郎织女的故事,又谈老鼠嫁女的故事,一些顽童常在长者的唆使下于半夜躲到床下偷听老鼠嫁女时的吹打欢闹之声,虽然是失望而返,但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层内容而增加了几多情趣。年轻女子出于对织女的崇拜,晚上把针撒于院内地上,双手寻摸,摸得到者,即谓织女已经赐巧。七夕除乞巧外,还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惟得乞一,不可兼得。旧时南阳民间乞巧风习甚盛,其盛况,有民歌《乞巧》一首为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歌声反映了普通民众乞智乞巧、求富求寿的迫切心情。
七月七,穿针乞巧望秋月
中秋节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名八月节,是民间比较讲究的节日。这天月亮上升时由主妇或未嫁女子在庭院中供上月饼、瓜果、干饼,烧香拜月,口中默念心事,祈祷月神关照,然后全家共食月饼、瓜果,欢聚赏月。此时,凡在外行旅之人也要回家,取团圆之义。同时南阳民间还以中秋之夜的月光的明暗来推测次年元宵节的阴晴,“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揭示了自然界不同季节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时至今日,虽然在中秋求神愿月之俗逐渐消失,但长期沿袭下来的赠送月饼、家人团聚赏月之风仍经久不衰。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据西汉《淮南子》记载,因为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结果就飞进了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嫦娥奔月”神话的故事。“嫦娥奔月”的神话,主要表达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中秋节便成为人类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嫦娥奔月”神话
重阳节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登高看鸟飞
每逢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南阳民间许多家庭多蒸面糕相互赠送,朋友亲眷相携登高饮酒赏菊,文士则赋诗唱和以乐。“重阳食高赏菊,士人登高为乐。”明嘉靖《南阳府志》卷十二《风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阳人米至亭亦在《南阳中学乡土地理》中作这样的记述:“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列菊花于庭中。”南阳民间亦有《重阳》民歌行世,歌曰:九月里九重阳,菊花做酒香,菊花做酒郎先尝,二人过重阳。由此观之,重阳节俗在南阳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今过重阳节未必一定食用重阳糕,但登山旅游、到公园或街头观赏菊展、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则成为每年南阳城乡的必有之仪。古老的重阳之节,已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为南阳民间传统鬼节之一,民间多于是日祭墓祀祖,并剪纸为衣于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旧时迷信传说认为,寒衣节为“放鬼节”,即谓从今天起阴间要将鬼放出来了,可以到处走动。所以家人或亲人要于此日去送寒衣或钱免得鬼外出寒冷或没钱花,当然这种说法是荒唐可笑的。此节日在南阳民间相沿已久,深含履霜凄怆之意,乡人甚为重视。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供品须是油炸食品,南阳民间早已有“十月一(儿),油浸浸(儿)”的谚语,油馍、油条和油饼是祭墓的首选。此外,进入农历十月初一,意为秋天过完,冬季开始。所以过去南阳有民谚说“十来一,胖堆堆”。意思是一到十月初一,人们就开始穿上御寒的冬装了。
寒衣节,上坟
冬至
冬至节是南阳人非常重视的节日。此节令一到,即谓开始交九,标志着寒冷季节来临。在这一日,家家户户团聚吃饺子,据说此举可预防在寒冷的冬季被冻掉耳朵。南阳民间自古以来对冬至节就十分讲究,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后汉书》)。南阳米至亭编的《南阳中学乡土地理》中说,“南阳冬至官吏师生拜贺,一如元旦仪”。除此之外,民间一些文人雅士或巧妇才女,用一些数字、表格或词句逐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情况。例如,过去曾有人创造出《九九消寒图》,用以记录日期的循序渐进,图上绘素梅一枝,花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染其一,红梅画遍,“九九”即毕,预示和煦春风将至。有的创造出《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每天将不同颜色涂于一格之中,上表阴天,下表晴天,左表风,右表雨。待格涂完则意味着冬尽春至。更有高雅之人,做出了九体对联,谓之“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有九字,每字九笔,例如:故城秋荒,屏栏树甚枯;庭院春幽,亭巷草重茵。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即可迎来明媚春光。这些高雅别致的文化游戏,既反映了民众雅士的心智,又加重了冬至节令的文化气息。
九九消寒图
腊八
腊月初八,在南阳民间,家家户户要用小米、红枣、花生仁、核桃仁等近二十种象征吉祥的粮食和果实,熬成稠粥,称为腊八粥,供全家大人小孩食用。腊八熬制腊八粥,其用意有三:一曰驱寒,二曰祭神,三曰辞旧迎新。腊八粥熬得越多、剩得越多越好,因其象征年年有余,兆示“年事毕,六陈足”。南阳民谣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从腊月初八起,以后每天凡盛饭必舀进一勺,一直延续到腊月二十三全部用完。此俗在某些乡村仍有保留。由于腊八粥具有“稠、柔、软、粘”的特点,成为南阳民间老少咸宜的食品,故而逐渐演绎成街头别有风味的时令小吃了。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岳飞拜谢“千家粥”
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因为民间传说,灶神是一家之主,它经常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如果被它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寿命。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显示祭灶神的诚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到天上“言好事”后下界“降吉祥”。南阳童谣道:“二十三(儿),油滋腊(儿)”。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每户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当做灶王去天宫骑的马,以烧饼(民间称作“火烧儿”)作为路上干粮,以灶糖糊其口免说坏话。鸡的前面还放上干草料豆及水,作为草料。这时由男主人面朝灶王,焚香三柱,斟酒三杯,跪拜祷告。祷告词多是“去天宫时好话多说,坏话不提,下界多带五谷杂粮”等语,此时屋外鞭炮齐鸣,以示欢送灶王上天。若某家主人早殁,祭灶应由该户长子行施,女子靠后,因为南阳民间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对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盛况,南阳有民歌曰: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边摆下两盘果,当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灶马拴在灶板上。
香炉焚香燃蜡烛,照得灶爷明晃晃。
当家跪地来祷告,嘱托灶爷降吉祥。
灶王爷像旁边的对联除“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外,还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
阴子方杀黄狗
民间之敬灶神,盖始于汉。据《汉书·阴识传》载,南阳有一男子名阴子方者,做饭时遇灶神显灵,子方立刻下拜,并把自己心爱的黄狗杀之以祀,灶神不负阴子方的一番美意,赐富于阴家,让阴家一夜暴富,子孙也都享受高官厚禄。自此以后,世人便纷纷效仿,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荫。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亦甚为敬崇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宁宫祭灶,6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侍祭灶王爷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细表。民间祭灶的行为清楚地透析出平民百姓希望平安的心理愿望。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之后,南阳农历实际上已进入年序,,腊月二十四为民间打扫庭宇的日子,自腊月二十四后,民间嫁娶不择吉,逐日皆为吉日。除夕易门神桃符,静候新的一年到来。民间有顺口溜世代相传:
腊月二十三,油滋腊儿,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六,去割肉,
腊月二十七,杀道鸡,
腊月二十八,贴嘎嘎,
腊月二十九,去灌酒,
腊月三十,捏鼻儿(包饺子)。
除夕
腊月三十晚上为除夕,旧称守岁,南阳俗称“熬年”,它是一年的尾声,又是春节的序曲。农历腊月有大小之分,除夕节大月在三十日,小月在二十九日。它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节日,又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吉日良辰。
除夕之风由来已久,大约在东汉时已经兴起,起初只是晚上庆贺而已。到了晋代,加进了“守岁”的内容,人们深夜不眠,举行很多活动,使其内容更加充实。唐宋时期,守岁之风更加兴盛。这个传统风俗经久不衰,而且相沿成习,一直流传至今,并且更加丰多彩了。南阳的除夕节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白天收拾房间,打扫院落,把一些春节不用的农具、家具收拾起来,整理得有条有理的。妇女们赶制家人的新衣服、新鞋帽等。人们忙着挂年画、贴春联、贴福字、贴春条(红纸条子),在春条上写着“满院春光”、“喜气盈门”、“阖家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祝福吉祥的短语。
下午,全家人忙着包饺子,准备菜肴;或到祖坟上或到神龛前摆上供品,焚香膜拜,一为悼念亡人,寄托哀思;二为敬奉神灵,祈祷平安。晚上点蜡烛,放鞭炮,全家欢聚一堂吃包子,吃饺子,饮美酒,还吃糕点、水果等美味佳肴,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南阳旧俗有亲人在外地不能回来过年者,家人则多放一碗饭,一双筷子,以示思念团圆之情。
晚饭后,便是“熬年”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才有这个全家欢聚、数世同堂的良宵。于是,或围绕在炭火熊熊的炉子旁,或偎依在年长的老人身边,吃着糖果、瓜子、红枣,叙旧话新,气氛活跃,或谈论劳动生产,发家致富,或议论子女成长,工作学习,或回顾一年的收获,或规划新年的打算。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促膝谈心,沟通思想,消除隔阂,促进团结,充满天伦之乐和骨肉之情。“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等到半夜时刻,好动的孩子们便到门外点燃鞭欢呼雀跃,一时鞭炮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充满欢跃气息。
在南阳各地,吃过年夜饭后为消磨除夕长夜,也为了给单调乏味的生活添加一些生动的浪花(大家知道,电视的普及才是近几年的事),大人常支使孩子们抱一抱院中的椿树,一边抱一边口念歌词:“椿(取椿与春同音)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这种风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对于万物生长的渴望。
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
旧时的除夕节这天,有个古老的风俗习惯,即谓“百业封门。这天各行各业一律停止正常活动,就是“文官封印,武将停操,厨子封刀,戏班封箱,读书人封板(桌案),铁匠封火,讨饭的封棍,商号粮行也要封存算盘、斗秤和各种帐册。”家家户户在下午都要把水缸挑满,以备初一使用,旧的习俗认为初一不能到井上打水,以免扰乱龙王休息。还要在大门框上插上竹子或松柏的嫩枝,象征平安长寿。在大门外横放一根木棍,谓之“挡门棍”,意为避邪。
相关问答
南阳 十大 民俗文化 ?1,泗洲火腿制法;来自于明宫廷御膳秘方,因明亡,由一唐河籍御厨带入民间,清末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现以唐河县宝塔宾馆所产最为有名。2,西坪民歌是南阳市西峡...1...
南阳 地区春节的习俗?南阳的风俗习惯很多,不知道你指的哪方面。春节要贴对联;腊月二十三吃烧饼、豆腐汤;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春节里面要拜年,老人给小孩包红包;正月初十吃洛馍;...
南阳 婚嫁习俗?目前,因外出打工等因素,闲居家中的年轻人较少,更因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闹房”习俗逐渐淡化。城镇结婚闹房则多在婚礼仪式举办过后,仅男方同事或年龄...
南阳 市区嫁娶风俗【婚礼纪】[回答]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婚礼策划或者问一下父母吧男方:1.新郎母亲a.做被子单数条,其中一条要在结婚当天铺在新床上,其余的偶数双则在结婚当天摆放在新...
河南省 南阳 市60大寿有什么习俗?南阳市60大寿一般摆酒席,唱大戏应祝随后寿宴正式开启,60岁的寿星坐在上位。然后大儿子需要跪下,抬起头,将前三碗菜端上桌,以示对客人的感谢。首先,寿星一定...
南阳 非遗有哪些?南阳非遗全面覆盖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大种类,目前有国家级非遗...
河南 南阳 订婚习俗?箱...新娘的新衣服,需要用红线象征性的缝一针,再放进红色拉杆箱里。新娘母亲也会提前包饺子,很小个的那种,饺子的数量和新娘的年纪一致,结婚当天由新娘带去...
小年马上到了,为什么 南阳 小年吃火烧?-九州醉餐饮网[回答]小年马上就到了,在南阳他们都喜欢在小年的时候吃火烧,就是因为火烧意味着红红火火,来年一定很旺。小年是在冬天,冬天是个寒冷的当家人,见面或者朋友...
南阳 结婚回门习俗?一般,新人结婚回门时,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这就是回门宴。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
南阳 饮食 文化 是结合了南北方的融合吗?南阳现地处三省交界,东西南北有名的交通要道,客货过往交流频繁,导致形形色色各类人群集中,相当多走南闯北商客群居,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国家高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