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何以“出圈”?(文化只眼)
殷 波
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簪花围”是蟳埔女簪发戴花的传统民俗,已成为当地文旅IP顶流。事实上,自春节以来,一系列地方传统民俗成为文化仪式、节日旅游等网络话题的焦点,除蟳埔簪花,还有福州游神、广东潮汕英歌舞等。这些活动不仅现场人山人海,线上观看播放量也数以亿计。
原本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并以不同形式进行参与,曾经乡土化的民俗活动成为流量热点。所谓“民俗热”、民俗文化“出圈”,不仅表现在于某一类民俗的受关注度,更意味着民俗文化生态实现了新的建构和发展。
从今年大热的游神、英歌舞来看,新主体、新创意、新媒介和新场景的融入,成为传统民俗活动鲜明的特色。
在这些“出圈”的民俗活动中,年轻人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所谓“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组织模式,体现了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特点。年轻群体的生活视野、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传播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使传统民俗呈现“年轻态”特点。
许多新创意融入民俗活动。例如今年福州游神活动,对庄严肃穆的传统形象进行创新,在脸谱及服饰图案中融入“漫画脸”等当下审美元素,还就“世子天团”的人设等进行人格化解释和生活化演绎,打通了传统民间信仰与当代生活,建立起具有亲切感的关联。又如英歌舞,在原生态民俗歌舞基础上,融入文化IP、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并运用数字虚拟技术营造仪式感,实现了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同时,新创意的融入与新媒介的应用密不可分。特别是短视频的多元化剪辑和网络空间里实时互动、现场沉浸式的直播,使传统民俗热闹的线下活动与网络转发、创作、“造梗”的线上活动连成一体,民俗活动从“在场”到“在线”,快速裂变式传播,使之成为“爆款”。
此外,新场景也是当前民俗活动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文旅融合、虚拟空间等体验需求增长,以往地方性民俗活动场景进一步丰富。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龙年民俗庆典活动此起彼伏,跨越山海奔赴一场传统仪式、文化盛典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文旅消费选择。广东卫视湾区春晚上英歌舞与摇滚乐“混搭”的文娱场景,佛山“行通济”民俗的元宇宙场景——将走古道、逛庙会、燃烟花等民俗活动纳入虚拟空间,都体现了民俗文化数字化、审美化、旅游体验化的新趋势。
当前,传统民俗在新的传播媒介、文化创意、参与人群以及文旅场景融合发展中,正在实现文化生态意义上新的建构。
民俗生态的变迁是文化现代化演进的必然。从古至今,节日民俗从原始祭祀发展到公共交流,从祭天娱神演化为民众游乐,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历史上,古老的游傩、傩祭等突出驱疫避邪、祈福纳祥、酬神娱神的意义,如今的游神、英歌舞在保留吉祥祈福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向现代社会的欢庆、交往和娱乐功能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节日民俗活动中大众的高度参与、创意的更新介入、网络空间的互动传播、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化,都凸显了传统民俗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根本意义——通过活态的实践体验,不断唤起民族文化记忆。
可以看到,今年热度很高的民俗活动往往以鲜明的视觉形态加以呈现和表达,通过歌舞仪式等使人参与其中,古老的传统由此进入当下生活,历史积淀的记忆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要以客观、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民俗的更新发展。比如,网络媒介的介入,固然存在信息“碎片化”、图像“拟像化”的问题,但网络社群和平台算法构建起新的联系,也使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新的逻辑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维度的认知、参与和记忆。又如,新创意、新场景的植入,虽不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改写和功利化利用,但也由此促进了大众的高度参与、跨地域的交流传播,进一步建立起传统民俗与当代生活新的连接点。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对民俗本质意义的把握,包括在社会公众层面,进一步普及提升对于民俗的历史文化认知,普遍葆有对民俗传统内在意义的理解和尊重,确立创意衍生必要的“边界感”,使传统民俗在网络、社群、文创、文旅的新传播生态中处于正向的发展轨道中。
笔者认为,在政府相关工作层面,应把握传统民俗之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从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建设文化家园的意义出发,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活动。从文化赋能经济的角度看,也需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民俗与当下生活深度契合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致力实现文化的深度赋能、长久赋能。此外,在民俗相关研究者、传承人层面,还要持续关注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向审美体验发展的趋势,从传统民俗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维度,推进必要的研究阐释和普及传播,避免民俗活动沦为空洞的视觉影像,使民俗传统始终保持精神纽带的韧性。
民俗如长河,从旷古奔流而来,在当下生活中回旋激荡,时时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也不断融入新的活力。守其根本,建其生态,民俗之河还将涌向更广阔的未来。
(作者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民俗文化需要在秩序中传承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在元宵之夜,赏花灯是我国民俗节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风俗。相对有些地方的红火场面,我市的这种民俗文化氛围不是太浓烈,但从排队买赏灯门票的长龙到水泄不通的车辆,不难看出民众对节日的那份热情仍是高涨。元宵节当晚,方特停车场的一幕让许多人没有了再去第二次的欲望。一次收10元钱的停车费也就罢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数千辆的大型停车场进出均无人引导,导致车辆乱停乱放,出场时更加混乱不堪,全凭司机的见缝插针功夫了,几千辆车在停车场里拥堵近两个小时。
传统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唐寅曾有《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之时,人们却有了不眠不休的兴致,承载着多少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传统元宵节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甚至已经简化为只有“元宵”的食俗。
民俗文化不是固态文化,要不断积淀、传承、发展,在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今天,民俗文化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民俗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这一载体,我们不能让物质生活挤满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也不能让经济效益冲淡了传统文化氛围,更不能让无序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今年的元宵之夜,仅从通往“方特”道路两旁停靠的车辆来看,嘉峪关人对传统节日的那份热情与对民俗文化的精神追求真是让人欣慰。然而,除了停车场停满了车之外,四周的马路两旁也停满了车,有的车主盲目地将车停在了千米之外有明确标识不能停车的主道上,警察正在忙碌地拍照取证,这种无序的现象让人有些担心。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经济的支撑,繁荣文化经济,离不开地方经济这一载体,民俗文化更需要在秩序中传承。从单方面来说,“方特”作为嘉峪关市唯一一个大型游乐场地,场外的系列基础配套设施更应完善,最起码停车收费场所应有人指挥出入的车辆,入口处应有人提示车位的满员情况等。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就像长沙已经有了无人停车场,再没有保安拦车收费,而是车主自己扫二维码开地锁停车,并且支持支付宝支付停车费,场内安装智能视频寻车系统,等等。这种先进的智能管理模式,不光为车主提供了高度便利的停车环境和服务,也为忙碌的车主提高了时间效率。在民俗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的今天,我们有义务为方便群众,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环境,使其永远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生活中自然传承!
相关问答
传统 习俗具有什么 文化 美?一是稳定性。传统习俗是历经千百年的流传、发展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比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几...
民俗 的基本特征,试举例说明。 - 150****5048 的回答 - 懂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
民俗 是什么? - 雷双奕 的回答 - 懂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
举事例说 民俗文化 资源的特征?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
【有哪些 民俗 与当地的地形有关】作业帮[最佳回答]张谷英大屋座落在岳阳县东南的青山环抱中,有6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房屋1372间,聚族而居600多户,2600人,20世纪80年代末被发现后,立...
新房第一年要在里面过年,不能空,是有这个习俗吗?新房第一年不能空房"压新房",是一种地方传统习俗,也可称为迷信。1、主要是说新房无主的话,不干净的东西会进来,影响主人运势。这叫辟邪,尽管对辟邪的说法...
圣诞 空间 怎么发?圣诞节即将来临,为了给亲朋好友送上温馨的祝福,我们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短信、邮件等方式来发送圣诞空间。在撰写圣诞空间时,我们可以选择富有节日氛围的字体和...
“如何保持 传统 节日”为话题写作文_作业帮[最佳回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7年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和清明、中秋一样,...本期的夜郎说事,我们就...
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了解 传统 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
为什么边户内开中户外开?边户内开和中户外开是受到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数建筑物的入口都设置在边户内开。这是基于多重原因的考虑:1.方便进出:边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