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 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歌声美 文化散清香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青山工作室
半日花开、绿草茵茵,夏日的内蒙古鄂托克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达慕上,一阵宛转悠扬的马头琴声传来,伴随着节奏欢快的扬琴声响、抑扬顿挫的草原长调……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民间文艺队,正为当地数百名农牧民送上一场文艺盛宴,欢声笑语在草原上不断回响。
这支民间文艺队,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为“草原蓝色乐队”。听到农牧民们的肆意欢笑与阵阵叫好,乐队创始人、58岁的牧民那音太百感交集,“30多年了,我们的歌声在草原上依然受欢迎,如今,像我们一样的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越来越多,农牧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富足。”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加大对民间文艺队、家庭文化户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范畴内,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为鄂托克旗民间文艺队为农牧民演出。资料图片
“草原蓝色乐队” 焕发新生活力
走进鄂托克旗呼和陶勒盖嘎查那音太的家中,只见一间近百平米的屋内,马头琴、四胡、扬琴、三弦等乐器齐备,各类书籍报刊整齐摆放,墙上悬挂着“草原蓝色乐队”的历史、荣誉和成员照片,这里既是嘎查的小型文化活动室,也是乐队的排练室。
谈起乐队,不善言辞的那音太打开了话匣子。30多年前,自小热爱民乐的那音太和妻子、邻居等4人组建了当地第一支农牧民民间乐队,每逢那达慕等集会,他们都会为周边村镇的农牧民义务演出。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买不起乐器,成员们就自己动手做;不会的曲目,就自学或者请教老艺人;演出路远,骑马、骑摩托去出,十多公里的土路得走大半天,风吹日晒、顶风冒雪更是常态。虽然辛苦,“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感觉都值得!”那音太回忆。
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和音乐家协会在普查全区文艺发展覆盖情况调研时,发现了这支由农牧民组成的乐队,观看了他们的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演奏。不久后,乐队被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命名为“草原蓝色乐队”。
时光荏苒,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丰富,以及不少年轻人离开草原,当地民间音乐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乐队发展陷入瓶颈,那音太几度产生解散乐队的想法。“要想更多人爱看咱们的表演,就得在传承中创新,提升专业能力。”那音太说。2012年起,旗里加大了对民间文艺队的支持,乘着这股东风,那音太和乐队焕发了新生。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专业能力不足?表演形式单一?旗文化馆、乌兰牧骑的专业老师定期前来免费辅导培训,指导队员们创作、编排新曲目;学习新技艺,乐队由过去单一的民乐表演,发展为包含民乐、歌舞、好来宝等在内的多种表演形式;缺乏设备场地?演出平台不多?旗里为乐队免费建设了排练室,配备各类乐器,并提供更多外出表演和比赛的机会……“草原蓝色乐队”焕发新生活力。
“传统的民乐搭配新的内容和形式,特别吸引人,如今看演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聚在一起很开心。”常来看表演的嘎查牧民额定乌拉说。
随着乐队的发展,周边牧民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乐队已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如今的53人,队员年龄从7岁到76岁不等,累积演出近2000场,深受当地农牧民喜爱。“大家因爱好聚在一起,我们夫妻二人每逢演出排练,再远都要来。”53岁的队员乌力吉笑道,乐队使农牧民间感情更加深厚,乡风民风也大为改善,把不少人从酒桌上、牌场上拉到了文艺表演的舞台上。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如今,像“草原蓝色乐队”一样的民间文艺队,在鄂托克旗已达126支,农牧民演员1600多名,年演出场次达1000余场,他们还将草原的歌声带到了全国各地。
牧民办起博物馆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栩栩如生的动物画面、形态各异的人面肖像、极具特色的原始符号……一幅幅穿越千年时光的古老岩画摄影作品,吸引了周边不少游人前来。这里是位于鄂托克旗西部的乌仁都西山脚下,一座由当地牧民杨斯庆毕力格建设的博物馆。
52岁的杨斯庆毕力格,自小在乌仁都西嘎查长大的他,放牧时常发现山上有不少石头刻着形形色色的图画,“虽然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岩画,但是它们的身影,早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杨斯庆毕力格说。
图为杨斯庆毕力格拍摄的“出行”岩画。新华社发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摄影爱好者巴特尔来到乌仁都西山采风,请杨斯庆毕力格作为向导,当看到巴特尔相机中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岩画照片时,他意识到可以通过摄影将岩画“带”回去。为此,杨斯庆毕力格购买了相机,学习摄影技术,开始拍摄岩画照片。2013年至今已拍摄了近千张岩画照片。“咱这山里到处是宝啊,各个时代的岩画都有,据说最远能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杨斯庆毕力格和他拍摄的岩画。新华社发
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蕴含着千年历史印记的岩画,杨斯庆毕力格想建一座博物馆,可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过单薄。2016年起,在旗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被选为嘎查家庭文化户的杨斯庆毕力格开始筹备建博物馆,旗里为他提供了照相机、摄像机、展架等设备,展出上百幅岩画摄影作品,以及收藏的传统民俗用品和动植物标本、摄影作品等。2019年,这座160平米的小型博物馆正式开馆。
图为乌仁都西山岩画照片。资料图片
“作为家庭文化户,能让更多农牧民来到这里,看到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物品,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杨斯庆毕力格说。据统计,开馆以来共有1万余人前来博物馆参观。
图为农牧民参观杨斯庆毕力格建设的博物馆。资料图片
近年来,鄂托克旗按照“实际需要、发挥特色”的原则,对家庭文化户进行扶持,配备文化活动设备、场地、资金等,使家庭文化户在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活跃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旗共有家庭文化户182户,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有以乐器演奏、民歌演唱等为主要形式,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娱乐型文化户,那音太就是其中之一。”鄂托克旗文化和旅游局文化综合股股长乌云毕力格介绍,“还有如杨斯庆毕力格这类的展示型文化户,以文物藏品、民族文化历史用品或非遗作品展览展示,供群众参观欣赏。”此外,还有为周边群众提供读书阅报、科技推广的知识型文化户,以及几种特点兼而有之的文化户。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座悬挂着鄂尔多斯“乃日”(蒙古语意为娱乐)传习所牌匾的巨大蒙古包毡房内,此时,数十名身着蒙古族特色服装的学员,正在一位老人的指导下,拨弄着三线、四胡等乐器,演奏出欢快的民族器乐曲。
这位老人名叫芒来巴特尔,今年63岁,是鄂托克旗民间艺人,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乃日”的代表性传承人。“‘乃日’是在鄂尔多斯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以鄂尔多斯民歌、舞蹈、器乐曲等即兴表演为主。”芒来巴特尔向记者介绍。
图为在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习所内,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芒来巴特尔(左)在教授技艺。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近年来,随着鄂托克旗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对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了兴趣。为此,2018年起,旗里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开设了传习所,邀请非遗传承人免费教授群众各类技艺。“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全新的效果。”芒来巴特尔说。
33岁的牧民宝音娜,已经跟芒来巴特尔学习了3年乐器演奏,虽然家距传习所50多公里,她总会按时前来,“我在这里学会了三弦、打琴等乐器,现在也是我们嘎查民间文艺队的一员了。”59岁的阿拉腾布拉格也是传习所的学员,“90%以上的学员都是农牧民,大家会定期集中训练,希望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如今,芒来巴特尔老人通过“师徒帮带”、“面对面授课”、“手机授课”等方式,教授民乐民歌技法,学员达到300多人。
图为在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习所内,农牧民学员在学习传统文艺技能。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我们以下派文化指导员的方式,建立家庭文化户专业技能轮训制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授课,面向农村牧区定期举办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器乐等培训,年均辅导人数达5000多人次。”鄂托克旗文化馆馆长达古拉介绍。
图为在鄂托克旗牧民家中举办的民族乐器培训班。资料图片
文艺演出如何贴近群众,受到欢迎?59岁的杨乌拉,身为沙日布日都嘎查民间文艺队队长,充分利用学习到的新技能,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以短视频形式,创作了200多部小品、微电影等,“我们的创作围绕农牧民生活,拍摄的是贴近农牧民生活的民间故事、歌舞等,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许多点赞,还吸引了不少高校学生来参与创作、实践。”
图为鄂托克旗沙日布日都嘎查布日都民间文艺队。资料图片
“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使文化活动延伸到农牧民家庭,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实用的致富信息、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牧区深处,在推动民间文化传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鄂托克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乌云特古斯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青山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独具特色的祭祀文化——管窥鄂尔多斯民俗(上)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如今是内蒙古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也是一座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少数民族城市。我已经连续二十五年关注和聚焦这个地区的变化,在注意其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一直留意从民俗角度来审视这里。这座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的地方,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生活着蒙古族群众,也生活着走西口来的汉族群众。这里保存了蒙古族古朴的民风,也有晋陕文化风俗的传承,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民俗十分有趣且有宝贵的人文价值。
作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之地,成吉思汗祭祀是鄂尔多斯草原最隆重庄严的礼俗。
公元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也不能弯弓射雕了,在征西夏途中病殁于六盘山脚下。对成吉思汗的祭奠活动在草原上已经绵延传承数百年。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洛安奉成吉思汗陵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今天人们来到阿拉腾甘德尔敖包畔肃然伫立的成吉思汗陵前,领略最多的恐怕就是盛大而庄严的祭祀成陵活动。
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活动,最早见诸于成书康熙元年的《蒙古源流》。一年中,成吉思汗陵前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活动,每次祭祀活动的日期和规模都是固定的,其中有4次为季祭,亦称大祭。此外还有月祭和常祭。这些祭祀仪式继承了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教的祭天方式,明代以后又加入少量藏传佛教的内容。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季农历三月二十一,是一年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这天祭奠的专有名称是“额苏格(马奶汁)”,是继承成吉思汗在世时的古俗,用一年中最早挤的白骒马奶汁祭上苍,祝愿奶子多得像河湖中的水那样丰盈,是祈求畜群兴旺的祭典,故又称“查干苏鲁克祭”(汉语意为洁白的畜群祭)和“鲜奶祭”。过去,这次春季大祭时间要持续半个月左右。
2018年5月6日上午,年度规模最大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成吉思汗陵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约十万名游客齐聚这里,来到三座“一字”排开的蒙古包式陵宫前,感受了这场传统文化盛会的魅力。人们带着哈达、酥油、羊肉等来到成吉思汗陵前,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夏季的鄂尔多斯,草青畜肥、乳酪生香,成吉思汗陵的淖尔大祭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秋季农历八月十二日这天的禁奶大祭,这个祭奠又叫“玛里亚德”,意即新的毡宫落成典礼,是祝愿草原上马群兴旺,吉祥如意。而冬季的农历十月初三,成陵又迎来了盛大的“皮条祭”,相传成吉思汗出生的那年冬天,他的襁褓外面用山羊皮条包扎起来取暖,并以此祝福,“皮条祭”由此得名,是对成吉思汗和后代子孙都能平安度过严冬的祝福。
一年中的祭祀仪式还有彼此相对应的。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柱拉格”祭,就是和三月二十一日“额苏格”祭相对应的。“额苏格”是开春时祈福于上苍,而“柱拉格”祭奠是感谢上苍的保佑,使草原上畜群兴旺,并用上苍保佑得来的果实──肉、奶、酒祭奠回敬上苍。
成陵祭祀的仪式也在不断改进充实,文化娱乐和经济活动常常是和盛大的祭祀活动紧密相随。目前鄂尔多斯市正努力把成吉思汗陵打造为成吉思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承成吉思汗祭祀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
除了以成吉思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祭祀,鄂尔多斯蒙古族绵延传承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祭祀文化,祭祀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遗存中重要的组成,丰富而独特。在鄂尔多斯采访,经常会不期而遇各种祭祀活动。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敖包祭奠和与牧民们最密切的玛尼宏祭祀活动外,还有许多人们所难以一见的祭祀活动。
当年成吉思汗及其亲兵使用的旗徽大纛,有黑、白、花三种。镇远黑纛的蒙古语为苏勒德,被视为“战神”。今天这柄传说中成吉思汗从长生天那里请到的苏勒德依然供奉在成吉思汗陵,高耸于新建的祭台上。每当农历的七月十四,都要进行苏勒德祭祀,逢龙年则更为隆重。而花纛相传是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儿的神矛,蒙古民族为纪念哈撒儿,将花纛一直供奉于鄂尔多斯的鄂托克草原上,每隔13年在虎年都要对花纛进行一次威猛祭。1997年成陵新建大纛祭坛,将花纛移至祭坛黑纛后侧正中供奉。
对旗徽大纛的祭祀,寄托着获得力量和胜利,是牧人们期望草原兴旺发达。倘若赶巧,游览成吉思汗陵时或许会遇到祭纛的盛况,但祭泉则是难得一见的珍稀的蒙古族祭祀文化。
鄂托克旗查尔苏木的敖伦布拉格,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祭泉的传统习俗。这里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但却神奇地出现了多处泉水,这里的牧民视泉水为神圣所赐,奉之为“洛素伊金”(意为水神),对之供奉祭祀,祈求神泉永远润泽草原,草畜兴旺。
祭祀圣洁的泉水过去是每月逢五必祭,但后来简省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九举行一次。这一天附近的牧民自动前来,带着羊肉、美酒、饼子等祭祀用品。祭祀从上午开始,主持祭泉的老牧民带领众人叩拜“洛素伊金”,焚香绕泉祭洒美酒和奶酪。祭泉的同时,还要举行那达慕和物资交流会。
一曲《敖包相会》为草原上的敖包抹上了浪漫的爱情色彩,其实敖包并非恋人幽会的场所,而是草原上牧民祭祀神灵的圣地。敖包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灵魂,牧人遇有大事要先祭敖包。
敖包蒙语意为“堆子”。为了在茫茫草原上识别方向,牧人们便用石头和树枝垒起了高高的堆子,草原上便有了敖包。敖包也逐渐成为游牧部落划定驻牧范围的界限。清代《大清会事例》曾记“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以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
作为草原上最早的路标,敖包给游牧民族带来了吉祥和幸福,逐渐成为民族崇拜物,成为祭祀神灵的地方。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敖包分为汗敖包和诺颜敖包,统称金敖包,俗称官敖包。清代鄂尔多斯七旗,每旗有13个官敖包。此外,还有牧民自设的敖包,称为家敖包。敖包有以山川为名的,也有以历史事件和人物名字为名的。
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敖包多为圆锥体,按数目分为单敖包和群敖包。群敖包有3个敖包为一组的,分别象征天、地、人。有7个敖包为组的,称为七耀之神。13是蒙古民族认为吉祥如意的数字,因此还有13个敖包为一组的群敖包,13敖包还有代表13尊天神腾格里佑助草原的人们战胜天灾人祸、祈求平安之意。
记者采访鄂尔多斯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与我同行的蒙古族同志路遇敖包时,往往会下车参拜,并为敖包添上石块和新土。草原上的长辈们也经常会把赞美敖包的故事娓娓道给后代们。
每年农历5月13日,是鄂尔多斯草原上祭祀敖包的盛大日子。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如潮而至,在螺号声中,祭祀的人群绕行敖包三圈,献上哈达、炼烛、香枝等,虔城跪拜鞠躬,默默地祈求幸福。古老的敖包祭祀要行牲祭、奶祭、火祭和玉祭之礼。
古老而神秘的礼仪结束后,敖包盛会中的草原上就沸腾了:那达慕、赛马、射箭、摔跤……欢乐的赛事依次进行。近年来,文娱活动、旅游项目为敖包盛会增添了新内容。
过去,女子是不准走近敖包的,但如今当熊熊篝火燃起的时候,映出照着青年男女的蹁跹的舞姿。敖包远处的草原上,一对对情侣在月色中漫步,曼妙的草原情歌时时萦绕耳际。(图自网络及同事。)
来源:殷耀国学苹苑
相关问答
乌审旗的别名?乌审旗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辖旗乌审旗,旧称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与鄂托...
蒙古族的长生天是什么意思长生天指的是谁靠谁保佑- 汇财吧专...[回答]“腾格尔”的一般意思是“天、天空、天气”,也指“苍天、老天爷、长生天”。蒙古族的哈达是有五种颜色的。最常见的是白色,还有红色、绿色、黄色和...
呼和浩特地区蒙古地名及来历- 汇财吧专业问答[回答]内蒙古的城市化呈现出“一群多带”的发展特点,呼包鄂城市群是内蒙古的省域核心,也是内蒙古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最为发达的地区。来历:蒙...
内蒙古乌海市属哪个蒙管?...在行政上,乌海市归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管辖。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多个地级市、盟和自治州,其中有一些是蒙古族自治区域。这些蒙古族自治区域包括:1.呼伦贝尔...
150626开头的身份证是哪里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旗,旧称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北靠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东、...
鄂尔多斯有什么特产?鄂尔多斯特产有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鄂尔多斯羊绒、蒙古奶茶、鄂尔多斯红葱、手扒肉、奶酒、白酥油、杭锦旗甘草、杭锦旗塔拉沟山羊肉、红腌菜、羊油馓子、...
鄂尔多斯你最喜欢去哪三个地方?鄂尔多斯市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蒙古语“鄂尔多斯”意为“很多宫殿”。辽阔和壮丽的鄂尔多斯草原,蓝天、白云、黄沙都有无限的诱惑,苍茫的大漠,甘甜的奶...
内蒙古的所有城市?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的城市: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集宁市、通辽市、赤峰市、东胜市、临河市、锡林浩特、海拉尔、乌兰浩特、阿拉善左旗。内蒙古的旅游景...
宁夏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自驾的线路该如何安排?鄂托克前旗【900KM10h含晚餐住上海庙】6:30石家庄鹿泉服务区集合,驱车900公里,一路欢声笑语前往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16:00抵达【上海庙欢乐大...8:4...